一九零零——一九四九
用外国零件和材料,1883年唐山出现了中国组装的第一辆铁路客车。
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通车时,始建于1900年的四方工厂,竣工前已经开始客车组装。车辆由德国运来后,分解的地板、纵壁、车顶连同遮阳顶篷等重新组装起来,两年组装了38辆。 1902年参加德国杜塞尔多夫莱茵工业博览会,四方工厂1辆头等客厅车便获得好评,可谓旗开得胜。
花厅车和头等车外形一致
胶济铁路最初配置德国小型客车近百辆,分头等、二等、三等客车、小三等客车、食堂车(今餐车)、行李邮政车等九个车种。木质车体,长16米,车内油灯照明,火炉取暖,只有公务车、豪华车有蒸汽采暖和水暖。
上图右侧和下图左侧为头等车
山东铁路公司规定,头等车欧洲人专用,二等欧洲人和上层中国人专用,普通中国人只能乘坐三等车。最初的三等车厢有80个座位,为降低成本,棚货车被改装成三等客车,没有座位和厕所,没有采暖采光,靠很少的小窗户通风。这种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是殖民时代的产物。1905年,清朝大员黄慧中赴青岛途中被赶下头等车,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波。
与头等车、二等车车窗形状不同,这可能是最初有座位的三等车
上图左侧为二等车,右侧是棚车改装后供中国人乘坐的三等车。
与后来被称为“马笼子”的车不同的是顶部有凸出部,可能是用于采光通风
与后来被称为“马笼子”的车不同的是顶部有凸出部,可能是用于采光通风
车顶有凸出结构的是三等车
1914年日本军队占领后的四方工厂,被炸车间内外可见客车尾部和侧面
四方工厂1923年才开始少量制造三等客车、头等寝食车、头等客车
约三十年代前后停放在青岛火车站的客车
胶济铁路上的客车,30年代前后
30年代中期前后胶济铁路高密小学校春游
至青岛解放前,四方工厂改装、制造百余辆,组装70辆。这半个世纪中,客车业务主要是修理,总数4000多辆。
(待续)
张同俊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