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俊丨青岛四方铁路客车:百年嬗变的诗和远方(上) - 世说文丛

张同俊丨青岛四方铁路客车:百年嬗变的诗和远方(上)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始于早期胶济铁路,奠基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跃升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回望青岛四方工厂百年,新中国铁路客车驰骋八方的历史缩影生动呈现,人在旅途的冷暖体验也成为时代变迁的侧影。

一九零零——一九四九

用外国零件和材料,1883年唐山出现了中国组装的第一辆铁路客车。
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通车时,始建于1900年的四方工厂,竣工前已经开始客车组装。车辆由德国运来后,分解的地板、纵壁、车顶连同遮阳顶篷等重新组装起来,两年组装了38辆。 1902年参加德国杜塞尔多夫莱茵工业博览会,四方工厂1辆头等客厅车便获得好评,可谓旗开得胜。

花厅车和头等车外形一致

胶济铁路最初配置德国小型客车近百辆,分头等、二等、三等客车、小三等客车、食堂车(今餐车)、行李邮政车等九个车种。木质车体,长16米,车内油灯照明,火炉取暖,只有公务车、豪华车有蒸汽采暖和水暖。

3-.jpg
上图右侧和下图左侧为头等车

4-.jpg

山东铁路公司规定,头等车欧洲人专用,二等欧洲人和上层中国人专用,普通中国人只能乘坐三等车。最初的三等车厢有80个座位,为降低成本,棚货车被改装成三等客车,没有座位和厕所,没有采暖采光,靠很少的小窗户通风。这种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是殖民时代的产物。1905年,清朝大员黄慧中赴青岛途中被赶下头等车,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波。

5-.jpg

6.jpg 供欧洲人和上层中国人乘坐的应该是二等车

7.jpg
与头等车、二等车车窗形状不同,这可能是最初有座位的三等车

8.jpg
上图左侧为二等车,右侧是棚车改装后供中国人乘坐的三等车。
与后来被称为“马笼子”的车不同的是顶部有凸出部,可能是用于采光通风
车顶有凸出结构的是三等车
1914年日本军队占领后的四方工厂,被炸车间内外可见客车尾部和侧面

13.jpg
四方工厂1923年才开始少量制造三等客车、头等寝食车、头等客车

1928年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日本军队借口保护日侨出兵山东,侵占胶济铁路,制造了“五三惨案”。

14.jpg
上图为日军乘专列抵达济南火车站。下图为1928年5月1日,第六师团长福田彦助到达济南,走下头等车厢

15.jpg
约三十年代前后停放在青岛火车站的客车

16.jpg
胶济铁路上的客车,30年代前后
18.jpg
19.jpg

20.jpg 30年代胶济铁路运行、四方工厂制造的客车
30年代中期前后胶济铁路高密小学校春游

至青岛解放前,四方工厂改装、制造百余辆,组装70辆。这半个世纪中,客车业务主要是修理,总数4000多辆。
(待续)

张同俊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同俊丨青岛四方铁路客车:百年嬗变的诗和远方(上)》 发布于2022-12-13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