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老报纸的新发现 - 世说文丛

张勇丨老报纸的新发现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7_副本.jpg

1952年8月7日《青岛日报》,在第二版刊有一条简讯,题目是“华北火柴厂职工通过算细账增加增产节约数额”。
 
文章提到,华北火柴厂在制定了增产节约的计划后,“通过职工算细账、找窍门和改进操作法等”切实有效的行动,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报纸的新闻,在字里行间透露的这些措施,包括“彻底清理物资和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还有职工们“提出了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的具体办法”。
 
涉及装盒支数,华北火柴厂能够做到严格执行“每盒装到七十八根到八十三根”的质量标准。在排杆部,针对铜箩3300个空的实际状况,经过努力又将梗枝的排列水平从过去的2800-2900根提高到3100根以上。由此,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在电力、滑机油等方面,也进一步达到增产节约的具体要求。
 
8.jpg

华北火柴厂的历史,可追溯到1928年民族资本在台东镇利津路开设的一家专业生产火柴的大厂。青岛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华北火柴厂。至1952年9月,华北火柴与新华火柴等多家工厂陆续合并为新的青岛实业火柴厂,成为企业实体模式下的核心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在国内百废待兴的情形下,全体劳动者热情洋溢、满怀信心地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1952年年初,青岛市召开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精简节约、深入开展“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决议并成立了专门的青岛市节约检查委员会。
 
在“节约检查委员会”的组织和领导下,全市工商业者和企业干部、劳动模范以及广大的工人群体开展了一系列增产节约的运动和劳动竞赛的活动。报道中的华北火柴厂,就是对当时社会层面的具体展现。
 
9.jpg

巧的是,在报纸同一版面的下端,是“读者来信”的专栏。“批评建议反应”的板块,正好还登出“实业火柴厂第一分厂领导检讨错误对待合理化建议”的来信。从“编者按”的评述可见,“实业火柴厂领导上对错误的对待工人合理化建议的检讨还不够深刻,希望早日把重新考虑徐呈龙的合理化建议的结果来信告知本报。”
 
首先,是实业火柴厂第一分厂。从档案资料查询到,创建于1949年的青岛市人造板厂,其前身是山东省军区胶东企业公司机械厂木工组。1951年5月改称国营青岛胶东企业公司电锯厂。1952年7月为青岛实业火柴厂一分厂。
 
从时间脉络上看,实业火柴厂第一分厂形成时,与华北火柴厂大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阶段是吻合的。从厂方给报社的来信可知,徐呈龙同志于1952年6月7日提出第一件合理化建议后,企业领导在全厂范围内“启发大家前后提出合理化建议二十六件,实行了十件”。由此看出,作为该厂工人的徐呈龙颇具独立创新的精神和引领示范的作用。
 
同时,厂方的来信还提及“改进割钉桶底盖用料方法的合理化建议”,以及对徐呈龙同志在各项改进措施过程中所提的建议不够重视、所述的意见不愿理睬的“官僚主义作风”予以检讨。
 
10.jpg
《青岛五十年新闻图鉴》中的徐呈龙

简单的文字描述,似乎已经勾勒出合理化建议人徐呈龙的独特形象。他的名字,还在随后几年的多条新闻中出现。比如:
 
1954年11月,青年团山东省委授予青岛市工人徐呈龙“青年技术革新者”奖状。他发明的木板对缝机、电动磨刀机等工具,使手工操作逐渐发展为半机械化的程度。
 
1958年4月,共青团青岛市委通报表扬青岛木器厂共青团员徐呈龙,团中央授予他“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1959年3月,中共青岛市委召开工业技术革命活动分子大会,分别授予青岛木材综合加工厂与先进生产者徐呈龙为“技术革命红旗”和“技术革命尖兵”称号。
 
上述线索的徐呈龙,还是实业火柴厂第一分厂时的徐呈龙吗。据了解,1952年7月的青岛实业火柴厂一分厂于1953年7月成为青岛建筑工程公司木厂第一分厂。之后的1954年1月为国营青岛电锯厂一车间,1956年2月改称青岛木器厂,1959年时又改为国营青岛木材综合加工厂。
 
在此不难发现,1958年荣获“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的青岛木器厂徐呈龙是在1956年2月改称的青岛木器厂工作。1959年是国营青岛木材综合加工厂的单位时,恰恰验证获得“技术革命尖兵”殊荣的徐呈龙就来自青岛木材综合加工厂。
 
从1952年8月见之《青岛日报》到1959年获得如此荣誉称号,前后跨越八年的徐呈龙应为同一个人。1960年3月,企业在楼山后建设新厂,1965年5月改称中国木材公司山东省青岛胶合板厂。同年11月1日迁至小白干路570号,改名为青岛人造板厂。1978年11月又改称青岛市人造板厂。
 
一份老报,历经七十个春秋。岛城火柴工业的历史,有着这么多动人的故事。它应当被常常提起,并让人时时铭记。因为老一辈从辉煌中走过,预示着新生代迈向的正是未来的生活。

未来是没有来,尚不知何时来。

2022.12.27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老报纸的新发现》 发布于2022-12-29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