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这部电影被贴上很多标签:剧情、 爱情 、亲情、 婚外情、 黄昏恋曲、 婚姻关系、家庭失和与社会百态等。编剧是以《悲惨世界》《神鬼战士》出名的威廉·尼可森,这是他执导第二部剧情长片。
外景:
电影拍摄地是一处海边小镇,“希望沟壑”其实是孩童眼里和脚下的海边滩涂,海岸白色的断崖,在不同的拍摄角度中,又是显得险峻,又是显得孤寂,又是显得冷漠,又是也呈现坚强。每次不同的呈现,都契合人物的现实处境与内心状态。有几次,片中人物走上断崖,会让人担心她(他)是不是要自杀。
角色:
安妮特·贝宁在片中的表现获得许多媒体和影评人的好评。《Deadline Hollywood Daily》评价“安妮特·贝宁用精湛的演技在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里,演绎了一段漫长婚姻的破裂。”《Stabroek News》称“贝宁是这部电影的灯塔”。
剧情:
安妮特·贝宁和比尔·奈伊扮演一对结婚29年的夫妻爱华德和格蕾丝,乔什·奥康纳饰演他们的儿子杰米。某个周末,定居在伦敦的杰米回到海边老家相聚,没想到,儿子刚回家,夫妻就爆发了一场冲突,格蕾丝缠着丈夫试图交流,而爱德华却一味回避,得不到回应的妻子掌掴丈夫,丈夫默默地挨着,冷冷地回到自己房间,客厅里,失去对峙的妻子愤怒地掀翻了餐桌,儿子听到响动,下楼看母亲一人在生气,他帮母亲收拾残局,安慰母亲。
第二天,格蕾丝去教堂礼拜,爱华德告诉杰米,他已经计划好隔天就要离开格蕾丝、离开这个黯淡又边缘的海滨小镇!原来这对夫妻的关系早已来到地狱般的最低潮──格蕾丝成天唠叨爱德华对于生活缺乏热情,爱德华却觉得在婚姻里从未得到满足,隐忍多年,终于决定奔向另一个温柔乡……他和她的未来还有希望吗?电影展示了这一家三人一起走过冲突、愤怒、悲伤,却也交织着温柔、嬉笑,最终归于平静的真实;人生从来就不简单,通往救赎的路也没有捷径──这是一个关于重生、关于希望的故事。
人物:
片中爱德华是位教师,业余编辑维基百科词条,他痴迷于拿破仑率大军从俄罗斯败退的细节,不仅自己思考,还让学生思考,他为自己不能重置人生而遗憾多年,生活中,他话很少,对妻子“相敬如宾”却冷车到骨,甚至被妻子扇耳光都冷漠以对,果真是哀莫大于心死了,最后终于选择离婚。而格雷斯这个角色则一直活在“诗”中,她咄咄逼人、盛气凌人,她试图把生活过得看起来很快乐,然后也要求别人跟她一样快乐,可是事实上,她的生活连“还好”都称不上,这让她的丈夫还有儿子也跟着变得不快乐。儿子杰米夹在二人中间,他理解父亲,也深为母亲担忧。最终,还是他帮母亲走出阴影。爱德华出轨对象安吉尔几乎是一个不存在的人物,直到电影快结束时才出现,但她的出现却像灵光一闪,直接把影片的主题点了出来。走不出阴影的格雷斯一直好奇安吉尔,就像作为观众的我一样觉得是不是不存在这样一个人,一天,她暗暗走近爱德华的新住处,从没有拉紧的窗帘的缝隙,她看到爱德华瘦瘦的身影孤零零在房间里,释怀后,她突然闯进爱德华的住处,才终于和安吉尔直面相对,安吉尔和爱德华的关系融洽,这应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话:“在爱情的世界里,没有先来后到。不被爱的那个,才是第三者。”
启示:
影片故事很简单,几乎没有枝节,却显得枝蔓丛生,《希望沟壑》就像一场辩论赛,不论是葛瑞丝与爱德华之间,还是杰米与葛瑞丝之间,没有是非对错的,与其说是争吵,倒不如说更想把对方辩倒,他们没办法达成共识,因为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就像开篇一幕:葛瑞丝怒甩爱德华一巴掌,让本来因杰米睽违多月终于回家的开心气氛变调,而杰米从楼上跑下楼看到厨房被母亲东砸西摔的惨样,无奈的问着葛瑞丝发生了什么事,她带着怒气的说着“我要他有反应!我要真正的婚姻!”,杰米只是一脸愁容的认为母亲对待父亲太凶、太苛刻了,是她让他不敢对她说出真正想法、是她让他变得抑郁寡欢,可葛瑞丝却不这么想,她觉得丈夫在这个家过得很快乐,她就是快乐的因素,她还用近似逼问的口气问杰米过得怎样,说希望他过得(和她一样)快乐。这样子的辩论直到后来都还在持续,甚至对夫妻关系的定义都拿出来论辩,不能简单说葛瑞丝强词夺理,只能说是她所想的、所要的,和杰米还有爱德华所想所要不尽相同。
29年婚姻会走到离婚这步,难道真像葛瑞丝指责的,是因为爱德华破坏了结婚时的誓约,爱上了另一个女人而出轨造成的?还是因为强势的葛瑞丝让爱德华喘不过气,累年消磨让他身心憔悴?他有错还是她有错?其实都错也都对,没有人是真正的主因,是他们一起把婚姻推落了悬崖,二人都是扼杀婚姻的凶手。
电影中的“第三者”有两位,一是两人的儿子杰米,他同时以有关(儿子)与无关(旁人)的角度来看待、平衡“父母离婚”事件;另一位就是爱德华的出轨对象安吉尔,她几乎不在场的状态与格雷斯无处不在的状态形成对比,而她所营造的恰好就是爱德华所需要的生活。在第一幕不愉快场景之后,后面每个镜头里都有杰米,有时是葛瑞丝与杰米,有时是爱德华与杰米,有时候会是杰米和他的朋友,导演让杰米贯穿整部片,他象是个倾听者,也是个倾诉者,同时还是个分析者,他夹在两人中间,综合父母亲的想法与说法,来回奔波于葛瑞丝与爱德华,时而传话时而提出建议,让他们都能明白过去不明白的事,告诉父亲他不该在母亲面前假装,不该让母亲错以为他很快乐,不该再用他的默不作声对母亲造成伤害;他也想告诉母亲,希望她明白这段婚姻的结束,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有时能做的往往只剩放手与面对,假使仍旧执着着,勉强把对方留在自己身边,最后就是两个不快乐的人过着不快乐的生活直到终老。但葛瑞丝不愿也不想去理解,她拼命想拉住爱德华,甚至不签离婚协议书,她想说服爱德华回来和她一起修补婚姻,想用两人孩子来绑住爱德华,而最后真正让她醒悟的,不是杰米对她吼着的那句“妈!他爱上别人了!”,而是爱德华新对象告诉她的“当时我觉得有三个不快乐的人,现在只剩下一个了。”狠狠地打醒葛瑞丝。
《希望沟壑》里一些桥段颇有哲学意味,随着剧情展开,透过他们的对话,从中学习到对错是非的断定从来不能只听一个人说、只看一个人的反应程度,而在一段关系里,缺少的永远不会是自认为,而是真正的替对方去想,不该把自己的想法加诸在对方身上。对于格蕾丝,是诗歌的浪漫压抑了她的理智,而对于爱德华,是历史的理性战胜了他的优柔。两个人都没错,婚姻或许需要谅解和宽容,但离婚并不需要。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关系到了尽头,伤心可以、气愤可以,这些情绪过后,重要的是收拾好自己去接受现实,重新再找回属于自己的快乐。分手,然后快乐,因为无论是自己还是对方,都因分开而从一团糟里解脱出来,分手不再是件悲伤的事,而是会让自己还有对方再次快乐的事。
感悟:
电影开始,对格雷斯很反感,觉得她是自作自受。看到最后,却是敬佩。29年的爱情大梦被最爱的人硬生生砸醒,29年的时光,29年的信念,29年的爱人,统统烟消云散。想过死,但还是蹒跚的一步一步在时间里熬出来。
她最终还是那个强势的女人,背负着这一切过往和痛苦继续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独行,她没有因为这个巨大的打击而发生任何变化,爱德华离开后,她养了一条狗,取名爱德华,将其训练得百依百顺。
对杰米而言,受了巨大创伤的母亲选择坚强乐观的继续自我人生路,懦弱犹疑的父亲终于为了爱情为自己做出了选择,这是他乐见的。人生的选择题不会因为年老就停止出现,父母即使已经老去也要给出答案。父母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远走在前面,他们面对人生境遇变化而做出的选择,会不断影响杰米的一生,杰米最后的念白让人感动:
I begin by thinking I could save you but in the end all I can do is honour you.
My mother, first among women, my warmth and my comfort,
My safety, my pride, you are the one I want to please.
You are the one I want to applaud me,
My father, first among men, my teacher and my judge. The man,
I know I will become.
You grow older now,
You'll still ahead of me as you'll always be, forever
Further down the road.
Forgive me for needing you to be strong forever,
Forgive me for fearing your unhappiness,
As you suffer, so I shall suffer,
As you endure, as I shall endure,
Hold my hand and walk the old walk one last time,
Then let me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