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周丨释“指鹿为马” - 世说文丛

学周丨释“指鹿为马”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出处


查“指鹿为马”有二出处,一为陆贾《新语》,二为司马迁《史记》。《新语》所记,文学性强,褒贬对象更多的是指向秦二世;《史记》所记,则将矛头指向弄权乱为的赵高。
陆贾《新语·辨惑第五》:
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其目,而从邪臣之说。
《史记·秦始皇本紀》:
(秦二世)三年,章邯等将其卒围巨鹿,楚上将军项羽將楚卒往救巨鹿。冬,赵高为丞相,竟案李斯杀之。夏,章邯等战数却,二世使人让(指责)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赵高弗見,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見邯曰:“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项羽急击秦軍,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侯。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陆贾其人与《新语》


陆贾(前240年-前170年),楚人。西汉初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对早期道家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于其身世有两说,按《陈留风俗传》的记载,春秋时陆浑被晋国消灭后,该国国君投奔楚国,陆贾就是陆浑国君的后裔;而《陆氏谱》《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则都认为陆贾是齐宣王幼子通的后裔。
在秦末楚汉之争和汉朝初立的政治、外交舞台上,对于刘邦集团陆贾地位举足轻重,他有口才、善辩论,长于外交,早年随刘邦楚汉战争时,常出使诸侯,在和项羽签订鸿沟条约中起到关键作用。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奉命出使南越(今两广一带),招谕故秦南海尉赵佗臣属汉朝,立为南越王,立下大功。出使归来,陆贾跃升为太中大夫。刘邦即位之初,重武力、轻诗书,陆贾谏言道:“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 也就是说帝王虽然可以在马背上得到天下,却不能够在马背上治理天下。于是,屡屡向刘邦称说《诗》《书》,并劝其重文治、行仁仪、法先圣,提出“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的统治方略。高帝遂令其作书言秦失天下而汉得之故及古时成败诸国事,陆贾遂受命总结秦朝灭亡及历史上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乃粗述存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皆称好,左右呼万岁以庆贺,号其书为《新语》。高祖死后,吕后擅权。陆贾参与诛灭诸吕、迎立文帝刘恒,出力颇多。
据四库全书本《新语》存世两卷十二篇,内容详下:“卷上:道基第一、术事第二、辅政第三、无为第四、辨惑第五、慎微第六;卷下:资质第七、至德第八、怀虑第九、本行第十、明诫第十一、思务第十二。”后人称《新语》开启贾谊的思想,成为汉代确立道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先声。据其书论之,则大旨皆崇王道,黜霸术,归本于修身用人。其称引《老子》者,惟思务篇引上德不德一语,馀皆以孔氏为宗,所援据多《春秋》《论语》之文。
《新语》是司马迁写史记的所本之一,《汉书‧司马迁传》称司马迁取《战国策》《楚汉春秋》、陆贾《新语》作《史记》。由此可知,“指鹿为马”这一成语最早的发明者应该按在陆贾的头上。



“指鹿为马”寓意演变


陆贾写《新语》,目标读者是皇帝,他引用这一历史史实,目的在于劝诫马上皇帝刘邦不可为奸佞魅惑,要有自己的判断。到了司马迁那里,意义发生了变化,在司马迁的故事里,秦二世的疑惑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赵高的心思,他要用一头鹿来检验朝堂之上有多少“自己人”,或者说有多少愿意牺牲自己的判断而选择依附自己。毫无疑问,他成功地完成了测试,为自己下一步清洗阶级队伍获取了详细的数据。到了司马迁这里,“鹿”或者“马”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指”,后世也在不断强化这个动词“指”,因为“鹿”和“马”的事实原本不容辩驳,凡物皆有名,各从其类,绝无差池。当有人生生将其混淆,还得让这一混淆被承认为“事实”,其背后的用意就不是物质本身的属性归来了,而是对其认识、动机和表现进行归类,看看那些人会无条件或者貌似无条件依附。这一依附当然是有条件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这一“指”里面隐含的危险性与务必强大的威力,一“指”的背后是“刀剑斧钺”,不服从这一“指”,就得脑袋搬家。进而,指鹿为马也就不是单纯的混淆是非,而是一种是否服从权力的实验,不能做到维护和跟从,你在庙堂上就无从立足,一代代,一辈辈下来,愿意为事实付出代价的人越来越少,指鹿为马却可以大行其道矣!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学周丨释“指鹿为马”》 发布于2023-1-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