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青岛的TSINGTAO及其他 - 世说文丛

张勇丨青岛的TSINGTAO及其他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提起青岛的别名,人们往往以岛城、琴岛称之。与其对应的汉语拼音,是目前世界通行的Qingdao。不过,历史上“青岛”的拼音化文字,则先后以Tsingtau、Chingtao和Tsingtao的方式呈现。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青岛”二字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明确的记载,但作为行政区划的名称,青岛得以广泛使用是在德国强占胶州湾之后。1899 年10月,德皇威廉二世将租借地的新市区命名为“青岛”。因此,出现Tsingtau的标注应理解与汉语读音相符的德文拼写。
 
近代的中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的船坚炮利下,天朝不堪一击、国门随之洞开。政治的干预、经济的侵略、文化的渗透,皆以炮舰政策为背景而体现极不对等、更不平等的一种特殊的国际关系。

 01.jpg
威妥玛(1818-1895)与公使馆人员

英国人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凭借四十多年在中国的外交经历,成为剑桥大学的第一位汉学教授。1867年在出版的汉语教科书中,他以北京地区的语音为基础,采取拉丁字母标注的方式创造出“威妥玛式拼音法”。
 
同样在华从事过外交工作的英国人翟理思(Herbert Allen Giles),在1892年编辑《华英字典》时,将“威妥玛拼音”稍作改良编入辞典。后成为政府、外交、海关、电信等各部门机构用来翻译中国人名、地名、事物名称外译的译音标准。“威妥玛-翟理思式拼音”,又称威妥玛式拼音法,或简称威氏拼音法。
 
02.jpg
翟理思(1845-1935)

威氏拼音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它除了将中国的人名和地名采用趋同西方人的发音而标注字母外,还使用送气符号表示与之关联的声母。比如,青岛的拼法是 Ch'ingtao 或 Chingtao(省去送气符号),北京则写作Pei-ching。
 
1906年,大清帝国邮电联席会议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对中国地名的拉丁字母拼写法进行统一和规范,即以翟理思所编《华英字典》的拉丁字母拼写为依据。这种不采用任何附加符号的拼写方法,被称为“邮政式拼音”。实际上,它仍带有威氏拼音法的影子,也算是威妥玛拼音的变体。
 
03.jpg
TSINGTAU“青岛”显现在酒标上

依照邮政式拼音,北京的写法是Peking,青岛则成了Tsingtao。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作为德语拼写的Tsingtau,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仍沿用日占青岛八年保留下来的Tsingtau一词。以1922年青岛主权回归后出版的《接收青岛纪念写真》为例,书中在英文对照部分涉及的“青岛”仍标注为Tsingtau。
 
04.jpg
日占时期的酒标上出现的TSINGTAU和TSINGTAO

始于1903年的青岛啤酒,在德占与日占时期的生产经营中,都曾在酒标上显现过TSINGTAU一词。其中,还有TSINGTAU再连接ER后缀的情况。青岛啤酒的标贴文字,何时由TSINGTAU变为TSINGTAO,或许是寻找两种拼写发生时空转换的重要线索。与此同时,威妥玛拼法的Chingtao,也期待能发现几则全新的实例。
 
2023.1.8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青岛的TSINGTAO及其他》 发布于2023-1-10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