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强丨释羌——《易经》中涉及羊的文字不少,由此推断商民族有羊图腾(简化字版《易经里的秘密·前言》增补之三) - 世说文丛

王晓强丨释羌——《易经》中涉及羊的文字不少,由此推断商民族有羊图腾(简化字版《易经里的秘密·前言》增补之三)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所收羌字字形多种(见图1、图2),今再归类如下:

图1·A以羊头借代羊,象形以打了环的绳索套羊。
图1·B象形手拖着套了羊的绳索。
图1·C象形手拖着被绳索套了的羊。
绳索套羊,至今仍然被牧羊人所用——它不仅可以套放牧的羊,也可以套获野羊(图3)。
以上A·B·C三种羌字,都是以羌人有别他民族生活特征之套羊,来作为羌字的造字基础的。它们用以象形绳缚的部分,显然不是缚绑人的。
图1·D象形以羊角饰头的人。因为羊是其人倚傍的图腾。
图1·E在象形以羊角饰头之人的头下,画了一道短横,这短横应该是强调羌人以羊角为头饰之民族服饰特征的。
图1·F·G 在象形以羊角饰头之人的角下,画了一个象征土地的符号,对照甲骨文“望”字,我们知道这符号象征着突出土地的高坡(图4)。站在高坡上放羊,乃放牧监视羊群的必须,现代放羊人依然如此。
图1·H在象形站高坡羊角为饰之人的头下,画了一个套羊索的符号,以会意羌人乃套羊制羊为生活特征的人。
图1的字例,说明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一期)时期甲骨文几种羌字基本象形羌人服饰及牧羊生活的特征;羌人的服饰,突出了羊图腾崇拜。
图2·A·B·C·D·E·F·G字例分别为廪辛、康丁(三期)及武乙、文丁(四期)、帝乙、帝辛(五期)时期甲骨文几种羌字的构形。
图2·A在象形羌人的肩部加以甲骨文“石”字,按图1羌字构形规律,对照现代陕甘宁地区牧羊人的普遍装备来看,这个好似荷在羌人肩上的“石”字,应当借代牧羊铲——就当时的造字字境推测,这种牧羊铲是石质的。今天牧羊人使用牧羊铲是用来控制头羊和离群之羊的,多用它铲起一块石子或土块甩出去制羊(图5)。
如果图2·A象形并会意的意思可准,那么图2·B·C在象形羌人的肩部加以绳索的象形(甲骨文“系”字象形绳索,其绳索的起始在上,而此处绳索的起始在下),是会意牧羊鞭。今天牧羊人有单独使用牧羊鞭的,也有将牧羊鞭和牧羊铲合在一起使用的(图4)。
图2·E·G在荷牧羊鞭站在高坡上放羊的羌人脚下,有甲骨文“火”的象形字。这火也应该是羌人生活环境的突出特征之强调。游牧生活夜晚似乎离不开篝火。
图2·F和图1·H基本相似,由羊崇拜之服饰、人、代表牧羊人之工具的绳索三者构成,它们显然是羌人存在特征于造字元素的聚结。
我认为卜辞中的“羌”就是姜,是指和周人一同生活在今甘肃宝鸡一带的姜族之一支。《后汉书·西羌传》所谓的“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这个“西羌”,或即甲骨文中的“羌方”(见《前》六·六〇·六、《甲》一九四七),也就是姜方国。就甲骨文造字规律来看,从“女”从“人”不别,所以姜、羌为同一字。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乳养)帝颛顼如此。”颛顼之后为帝俊伏羲氏(《国语·楚语下》谓颛顼之后为重黎氏——亦即即帝俊氏)。《大荒东经》:“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左传·哀公九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去繁就简,此乃是:少昊氏——颛顼氏——帝俊氏——炎帝。我们从《山海经·北次三经》所载“炎帝之少女”女娃变精卫鸟衔石填海的故事中,知道炎帝姜姓部族起始自中国东方沿海。
既然炎帝起源于东方沿海,为什么《左传·昭公元年》所载“有邰氏”是西方“金天氏”少昊之后炎帝的支脉,而周祖后稷的母亲姜嫄是“有邰氏”女,周太王古公亶父亦娶“有邰氏”之女太姜(见《史记·周本纪》)呢?
姜嫄、太姜是《左传·昭公元年》所载“有邰氏”之女,即也是“金天氏”少昊(见《山海经·西山经》)之后炎帝的支脉,为什么《国语·周语下》有“我姬氏出自天鼋”的声明呢?要知道天鼋是一颗星宿,其下星土本在周代的齐国境内呀?
答之曰:少昊之后大昊一族,曾经有支脉西迁——我认为这就是《左传·昭公元年》所载高辛氏二子阏伯、实沉分裂,小者实沉西迁,并将族号直接承续以少昊之后的一族。因为这一支脉近周人居住区域姜姓者在商代后期与殷人作对,周人怕得罪殷人,因此有了“我姬氏出自天鼋”的声明。
学者近年在甘肃陕西渭水流域发现周、早周文化遗址,并以其主要墓葬文化特征——瓦鬲作为断代及分期依据。瓦鬲墓第一期大约相当于商王廪辛至帝辛之间,瓦鬲墓第二期相当于商末,墓的腰坑有仿殷人殉狗的现象。瓦鬲墓第三期相当于早周,墓的腰坑不但殉狗的现象普遍,并还有殉人的情况。从周人瓦鬲墓中可以看出,随着周人势力东进,开始渐染殷人之风,这就是所谓的“周因于殷礼”(瓦鬲墓到了第四期时当西周穆王,其腰坑仍有殉狗殉人的葬俗)。
上面说过,瓦鬲墓第一期大约于商代廪辛至帝辛之间,第二期相当于商末,这时间恰逢甲骨文廪辛、康丁(三期)及武乙、文丁(四期)、帝乙、帝辛(五期)。且不说羌字造字的字形更加突出了羌人生活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周先王公季,被商王文丁杀死——公季的儿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阴谋家周文王,他一生韬光养晦,一心灭商,或者为了撇清自己和与殷商的敌对羌人无关,才有了“我姬氏出自天鼋”的声明吧。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北齐之国,姜姓”的记载,也许还有居住在其他方位的姜姓。和周人一同生活在今甘肃宝鸡一带的羌人,也说不定就是“西姜”。今山东许多地方的人还有掉牙齿死亲人的传说,其源头是大汶口文化曾经有凿齿风俗的遗留。“凿齿”即姜姓所出的“黑齿”,这“黑齿”可谓“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范围所及的地方,即“我姬氏出自天鼋”的在地,若“西姜”存在的话,《大荒东经》“有黑齿之国”之“姜姓”,可谓东姜矣。
如果有邰氏之姜,就是高辛氏二子分裂实沉西迁者的胤脉,那么商王族那些所以以羊为造型的彝器就让人明白了:羊是少昊、大昊共有的图腾,羊造型的彝器是代替图腾崇拜者自我献身的替身,正如传说中为消除旱灾商汤献出指甲毛发以代替自己那样的举动,抓羌人祭祖,也可能作为自己的替身吧(图5)。
图5·A是商王族玄鸟图腾的本鸟猫头鹰和羊角异质同构——玄鸟的胸腹上生着几排龙蛇的腹甲,角是地地道道的羊角,这种羊角还生在作为太阳神的“日头”头上,而作为商朝国徽图案之核心一头双身龙的头顶(过去人们误称其为“饕餮纹”),也生着这种羊角。显然商王族认为自己有羊图腾。商民族是炎帝氏的后人。
图5·B之四羊方尊上的羊形象,其羊角的模样和图5·A之羊角一致,这可能是一种岩羊的角。
图5·C是商代的羊并封与玄鸟并封一体尊。“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玄鸟是龙和凤的交合产物,所以玄鸟并逢生着龙的角,猫头鹰的身子。诚然玄鸟生了商王族,青铜器上的玄鸟也作交配状(“并逢”拟两物交配状),那么青铜器上的羊并逢呢?显然也在作交配状,它们交配当然是要生育羊图腾的传人。由此可知玄鸟并逢产的是商王族,羊并逢产的也是商王族。商王族多图腾崇拜当中有羊,这羊就是炎帝之构成民族的图腾。
甲骨文的美字象形头戴羊角并羽毛起舞的正面似“大”的人形(图6)。甲骨文“大”字,多有隆重、正规等义。隆重、正规的起舞,或者这就是美的会意内容。这说明羊图腾之于装饰,在大昊、少昊民族,是美的共同象征。
甲骨文一期姜字象形女子以羊角为饰(图7),此处它指从与羌人战争俘虏来作为祭牲的女子,同时也说明了自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之时羌人便与殷商为敌。
羌人与殷商为敌,叫人又想起“我姬氏出自天鼋”这句话。天鼋星星土住着羊图腾的姜族。《诗经·大雅·生民》有一句诗透露了羊图腾和姬周的关系:姜嫄怀孕周人祖先弃,时间长短、分娩顺利就像母羊产出一只小羊羔——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达”,羊羔。在羊图腾崇拜的图腾角度上,姜嫄和图腾羊的位置可以互换,她腹中的胎儿位置也可以与羊互换,所以周弃足月如图腾之羊怀胎之期,虽然他是头胎,也像羔羊那样顺利的生下来。
也许正因为周人与羌、姜亲缘、地缘的关系,才使得羌人与殷商为敌的机会加剧了吧。

1.png
A·B·C

 2.png
D·E·F·G·H
图1·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一期)时期甲骨文几种羌字的构形

3.png
A·B·C·D·E·F·G
图2·廪辛、康丁(三期)及武乙、文丁(四期)、帝乙、帝辛(五期)甲骨文几种羌字的构形

 4.png
图3·以绳索套羊的现代人(撷自网络)

 5-6.png
图4·王国斌《我的前夫》等画作中的牧羊铲和牧羊铲上的牧羊鞭

7.png

8.png

9.png
图5·A·商代妇好墓出土的商族主图腾玄鸟与羊角异质同构玉雕B·商代的四羊方尊C·商代的羊并封与玄鸟并封一体尊——这些都说明了商族多图腾中有羊图腾崇拜。

10.png
图6·姜

11.png
图7·美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