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起庆丨零星的感想(10) - 世说文丛

王起庆丨零星的感想(10)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昨夜的梦

昨夜有梦,梦上高山。凝固的云黛,倚天绵延。回望山下,很淡很远。久无祥梦,星月沦陷。转瞬间,生存布景全部更换!而此刻有如重置,请把生命肯定在灾变之后,在新的家园。

无癖和无疵

有个拍西湖雪景的视频,讲到明代诗人张岱的趣事。张岱是个随性而有趣的人,他在西湖写了《湖心亭记》美文。视频讲解者还提到张岱对交友的看法。
儒家所称道的交友原则是:友谅、友直、友多闻。交这样的朋友自然是安全的、有用的;而交往经历也必然是解构的。张岱的看法则有所不同,他建议要远离两种人,即“无癖者”和“无疵者”。无癖,即没有什么癖好,不好酒、不好玩、不好色等等。无疵,即没有什么瑕疵,不犯错误。在张岱看来,一旦与这种人关系破裂,他们是可以对你进行“降维打击”的。
何以会形成降维打击?难道这两种人生活在更高的纬度?且存疑。我觉得,不一定是什么高维,但一定是错维。无癖、无疵,太偏离正常人的状态。这种人就是不来打击,也叫人望而生畏了。再者,“两无”状态即便是真的,也真的有所遮挡。此前我写了短诗《社会生态学》,说的是与此相近的亲历之事。

意志的本性

痛苦是意志的本性,就像食肉是狮虎的本性。从因果关系来说,痛苦是自我意志的分泌物。人内心的根本冲突就是:世界不按我的想法办。
意志为何物?当然看不见。就像我们看不见感情,但可以看见眼泪和拥抱;看不见意志,但可以看见态度、立场、行动。意志与感情、理性基本无关,二者对意志而言是外在的。感情是宝贵的;理性是稀缺的;而意志是没办法的。
艺术稀释乃至消解意志,在叔本华那里叫做“自失”,就是意志直观对象时把自己忘了。佛教说“寂灭”,其实就是指骚动意志的寂灭,而不是指生命,因为佛教是讲生命轮回的。基督教对意志的看法最为透彻,“意志主义”哲学是从基督教神学发展起来的。
基督教神学认为上帝有意志,并赋予人自由意志。人有了自由选择能力,却顺便选择了犯罪和堕落。这样,人们就把自我意志看做罪的宿主,悔改的努力要从“破碎”自我开始。破碎,意味着释放和重生的组合。


王起庆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起庆丨零星的感想(10)》 发布于2023-1-2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