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青岛火柴厂推出“喜凤”牌号的新商标。从外观看,它是出口双喜的文字商标更为具体的图案化表现。为此,喜凤的组合图形,用到了多种题材的火柴盒面。
广告宣传,是产品营销的方式。火柴盒的广告,更是飞入万户千家的大众传播途径。但青岛火柴厂在喜凤商标的背面,印制的既非公益广告又非产品宣传。它是青岛火柴厂求购原材料的广告,具体如下:
我厂收购
地方鲜杨木,直径20厘米以上,长4米以上,无腐朽疤节,以质论价,数量不限,欢迎到供应科联系。
电话:334025 电挂:2480
六位数的电话号码,是在1986年完成升位后。也就是说,青岛火柴厂收购木材的时间段在1986年之后。杨木的质量指标,一目了然。“数量不限”四字,表达对于原材料的需求程度,即“有多少要多少”。
回顾岛城火柴生产的历史演变,最早开办的日资企业,使用的原材料全部来自日本本土。随着民族工业的兴起,东北地区的木材成为进口的替代品,以至在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出现诸多火柴厂家投资建设梗片厂的热潮。究其原因,在于拥有就地取材的便利条件。作为山东民族火柴工业先驱的丛良弼,生前还曾与济南振业公司负责人商议在西北种植杨树的可能,以缓解火柴用料的紧张局面。
据史料记载,1962年9月,青岛火柴厂和山东省轻工业厅向国家轻工业部呈报《关于青岛火柴厂拟在即墨县建立火柴用木材基地的报告》。同年11月,轻工业部向国务院和国家计委、经委、林业部等部门报告后,得到谭震林副总理的批示。其中明确指出,“这个基地的建设,应当由林业厅和当地林业部门共同负责,青岛火柴厂负责监督和协助。所需经费由造林费内开支,国家投资造林,目的是取得火柴用材……”
第二年,湖南湘江火柴厂也向国家提出类似的建议,并且得到相关部委的积极回复。鉴于当时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和各种原因的影响,直到二十年后,全国范围内引种意大利杨树和建立专用林基地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火柴行业使用木材的根本问题才最大程度地得到解决。
显而易见,青岛火柴厂借用火柴盒面做广告,试图尝试新的渠道采购木材。但这个时期,意杨的引种尚未达到普及的程度。据火柴厂知情人介绍,求购木材的广告,原本是计划收购本地杨木。因木材的直径小、出材率低,结果是并无太多的实效,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与此文字相同的广告,可见一枚小青岛图案的火柴外皮。琴屿飘灯的地标,时至今日依旧闪亮。可那些在家家户户驻留和使用的火柴,却早已远离大众的视野、慢慢退出人们的生活。
2023.3.3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