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起庆丨改变 - 世说文丛

王起庆丨改变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美国物理学家李·斯莫林谈人的改变,说:“当思想改变你的思想,那就是哲学;当上帝改变你的思想,那就是信仰;当事实改变你的思想,那就是科学。”这段话暗示了对人而言外在力量之强大,即外在力量对人发生的作用,“改变”就是互动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心理学上说的“对象化能力”,也是指这种内外作用力的迹象。
另一方面,这段话也让人想到另一种强大力量,即自我意志的强力。宇宙间只有上帝和人具有自由意志,由此,那最根本的冲突、最普遍的战争性质便是上帝与人的两极对峙。对于具有自我意志的人来说,改变绝非易事。种种社会模式的变化、文明的发展进程,其根本的作用力来自于人。人不变,社会结构的改变就是徒劳的。人世纷争,诸如不同的价值观念、相异的政治体制等等,深入到最后的那个焦点,都与“自我”或“个人意志”有关。
这样说请别奇怪,比如说:民主体制就是为了防止权力被个人意志滥用;三权分离和民主监督,最起码可使权力欲强烈的执政者失去充分发挥“自我”的机会。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女王,一点都不急于去“担当”什么,而基本把王权“闲置”了起来,从而使她的臣民在商贸、科技及殖民开拓上发奋努力,造就了当时强大的英帝国。
《威斯敏斯德信纲》开篇就把人生的目的定义为“荣耀神”。初读没什么体会,而看当下世态,不去“荣耀神”,难免就要“荣耀自己”了。这份“自我荣耀”的诱惑力太大了,以致于“给我20年,还你一个祸害斯拉夫的千古一帝”。
《威斯敏斯德信纲》坚称:我们主张高举神,反对高举人。初读并不理解,以为这与人本主义相违。其实不然,尽可爱人、人道、人本,但不必“高举”,人也经不起高举,高举之下必出妖孽。希特勒、史太林都被高举过,高举的代价夺去了多少无辜者的生命!查韦斯也被高举,仅13年,一个富庶的委内瑞拉就变得一贫如洗。
“偶像化”的个人崇拜是所有专制独裁者的病根,公义与邪恶之战也就成为千古对垒。独裁者崇拜自己,追随者也崇拜自己。那为什么还会有追随?因为某个独裁者会成为大批追随者的“自我”投射,就像小说《1984》中“老大哥”形象所产生的作用。终极之战关乎善恶,而善与恶是握在不同个体自我手中的旗帜。在历史的沉浮中,上帝的打击通常叫做“惩罚”,上帝的劝降则叫做“悔改”或“顺服”。
“人”是上帝怜悯、呵护和拯救的对象;“自我”是上帝赋予的个体存在的基点。自我不仅存在,而且应该改变、更新和发展,但膨胀式的发展路子必然拒绝改变,而且丑态百出。圣经所指出的“自我”成长的道路最为明智:要谦卑。是的,在逻辑上、审美上、形而上、经验上,都是这“谦卑”二字。

QQ截图20230406112340.png


王起庆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起庆丨改变》 发布于2023-4-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