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周丨观影记:这些年看过的电影(44) - 世说文丛

学周丨观影记:这些年看过的电影(44)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亲爱的同志》

这是一部拍摄于2020年的俄罗斯剧情片,由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执导、监制、编剧。影片获第77届威尼斯影展评审团特别奖,代表俄罗斯参与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影片奖竞逐,入选短名单。
影片讲述的是1962年的新切尔卡斯克屠杀。1962年6月,苏联新切尔卡斯克城并不平静,物价上涨、食物短缺,工人发动罢工,人民带着列宁像与红旗走上街头,包围市政厅,本意是作为社会主人夺回自己的权利 。随后,政府立刻行动起来,柳达米拉目睹了工人们在政府的命令下被射杀,当局不允许当地人向他人透露该事件的一丝一毫,试图掩盖发生的大屠杀。当柳达米拉意识到自己的女儿斯威特卡也参与了罢工并且失踪了。心碎的她开始踏上了寻找女儿的路程,作为母亲,她不顾当局大肆抓捕示威人士,在戒严的城市中四处寻找女儿的踪影,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失踪的女儿,这一寻找过程,彻底改变了柳德米拉对世界的看法……
单亲母亲柳达米拉是政府的中层干部,她一个人照料着父亲和女儿,并与市委书记有暧昧关系。影片的开头便发生在柳达米拉和市委书记偷情后的清晨,她一边收拾衣服一边与情人聊起最近邻里间议论。在这场由段落长镜头组接成的戏中,仅用对话就勾勒出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因为赫鲁晓夫粗放式的经济货币改革,工厂发不出工钱、供销社拿不出食物、物价却比斯大林时期高出几倍。从柳达米拉发问的态度上看出她的立场:她是一位对政策不怎么自信的中层干部,而她的情夫市委书记给她的答复是:“你有额外配给,你不该疑问,中央会解释一切。”接下来柳达米拉来到了供销社,跟随店员拿到了属于党员的额外食品配给。而此时供销社店内挤满了领不到食物而抱怨的工人。当店员向柳达米拉试探上级是否会解决普通工人的副食品供应问题时,柳达收起了和善,严厉地批评了女店员,勒令她管住自己的嘴。在这场有自然主义倾向的戏中,导演有意用具象化的视听语言强化了书记对柳达的告诫,也引出了贯穿于全片的一组并行的阶级矛盾和人物内心矛盾——官僚与民众,人性与秩序。

微信图片_202304070928033.jpg

《亲爱的同志》使用的黑白影调与纪实影像,揭示了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根深蒂固的阶级矛盾和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匮乏。影片发出对非人道社会制度的质疑,表达了对当局践踏人权的不满。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对斯大林、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否定从早期反思电影的“明示”转为了“暗示”,在影像上更多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支撑苏联庞大军政体系的官僚机器和隐藏在帷幕后的意识形态卫道士——克格勃。
影片中的新切尔卡斯克和顿河流域曾是白军哥萨克活跃的中心,“伟大的卫国战争”中,俄、哥两个族群间的不信任和猜忌促使大量哥萨克人投奔纳粹,成立了数支哥萨克伪军与苏军抗衡。影片中,柳达米拉与拥有哥萨克老兵身份的父亲信仰上的选择是影片一道看不见的暗线。面对信仰的真空,柳达米拉和她父亲都寻求新的填充物。柳达米拉所生活的1962年,斯大林虽然已被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批倒批臭,但他因在二战中获得的权威成为了苏联民众集体潜意识中的一环。曾经的二战女兵柳达米拉,不止一次在自己情绪、价值观崩溃时重复道:“如果斯大林还活着就好了,这一切都不会发生。”显然她已被斯大林的意识形态和国家机器成功塑造洗脑,已经丧失了个体性,几乎无选择地融入主体秩序当中。她在亲历了屠杀并与女儿失联后,对于当时的领导层产生怀疑,而填充其内心真空的“神”是对她产生巨大影响的斯大林,这是她唯一能依靠的“信仰”。
柳达米拉的老父亲是她的一个截然不同的对照,布尔什维克的改造没能让他放弃原有东正教信仰,他瞒过所有人,包括至亲,衣柜的角落的圣母像和哥萨克军服是他的底色。当老人意识到当局用鲜血为主义“祛魅”的行为制造了信仰真空时,便毫不犹疑地请出了这片土地的固有信仰——民族主义和东正教。父女在面对信仰真空时的选择,正是今日俄罗斯社会的写照。
临近影片结尾,影片所要表达的阶级与心理冲突的悬念被“揭开”,柳达米拉自认为她发现了失踪女儿的尸体,影片的镜头语言由客观固定镜头一改为主观的手持镜头跟拍。不稳定的主观镜头使用,似乎意味着个体的觉醒,完成了婴儿脱离母体的“重生”。镜头里,柳达米拉和帮助自己寻找女儿的克格勃大尉来到顿河岸边,伏特加烈酒让她醉意朦胧,她步入河流,捧起水洗掉自己沾满坟土的脸,就像完成了“重生”的洗礼。当她抬起头眺望,见河对岸有一群嬉戏的哥萨克儿童与骏马,她蓦然意识到马与俄罗斯或哥萨克的历史密不可分,它象征着斯拉夫民族源远流长的生命力和自由果敢的天性,传统的力量让柳达米拉从丧女之痛中暂时解脱。影片真正的结局是一个玫瑰色的结局。柳达米拉的女儿没有死,她被一位邻居收留了。导演戏剧化地让主角完成“重生”之旅后重新拥抱女儿,这是在得到传统力量之后重获希望的象征。一刹那的圆满,她心怀感激地说到:“她活着啊,上帝啊,她还活着!”此时,她的“神”不再是原来她心心念念的那位,而是她父亲心里的那位。
综合《Variety》和《洛杉矶时报》评论:《亲爱的同志》生动地展现了曾经被隐瞒的新切尔卡斯克屠杀事件,全片以黑白影像拍摄,具有一种鲜明锐利的美,配以方形的画幅设计,营造出了强烈的禁锢感。与此同时,黑白影像也让观众可以纯粹地去探索故事的发展和细节。全片也没有任何配乐,但音效设计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和协调性,渲染出了冷冽的空虚和残酷。尽管该片整体上十分严肃,但也带有一种荒诞的幽默感,或者说是对荒诞现实的讽刺。此外,主演朱莉娅·维斯托斯卡亚出色地演绎出了女主角柳达米拉·梅米娜对信仰的纠结与矛盾,以及她对女儿深沉的爱意。

微信图片_202304070928032.jpg

背景资料:
新切尔卡斯克惨案,或称新切尔卡斯克事件,被称为苏联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1962年5月31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决定从6月1日起将食用油和肉类零售价格分别提高25%和30%。还说这是“劳动人民代表完全赞同”的“临时”涨价。恰逢此时,全苏联工人工资不升反降,因而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导致许多城市发生罢工和动乱。最为血腥的当属1962年6月2日发生在罗斯托夫州新切尔卡斯克市的枪击工人事件,这起事件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讽刺的是,就在一年前的1961年,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还声称要在1980年前最终建成共产主义,结果却发生了这样一个“惊喜”。几周前,由于标准生产定额、奶制品和肉类价格的全国范围的上升,新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厂工人举行罢工,对市中心行政大楼的大规模抗议,武装部队通过枪击驱散抗议者。根据官方调查,有26人被杀害,被克格勃特工偷偷埋葬在假坟墓里,位置从未向亲属透露过,87人受伤。随后发生逮捕、审判和掩盖事件,200多人被捕,7人因“大规模混乱”等“罪行”被定罪并被处死,其他约数百人被监禁长达15年。直到1992年事件才被解密,26名死者遗体于1994年6月2日被发现并重新安葬。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学周丨观影记:这些年看过的电影(44)》 发布于2023-4-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