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丨再访马立宪 - 世说文丛

阿杰丨再访马立宪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午后,天暖洋洋的。按照昨天的约定,乘车去城阳去看城阳区作家协会主席马立宪老师。
马老师住在城阳区夏庄办事处马家台。
在源头站下车。马老师立即打来电话:你到了吗?我去接你。
这是通往崂山北线的路,几年前来过,到后金去见黄克浩老师。也组织岛城的书画家到崂北山村办笔会,走过这条路。不过那时是条简易路,不似眼前的道路这般宽阔。
路边的迎春花盛开。泥土的芬芳。不由得深呼吸。道路东依旧是平房。路西正在盖楼房,脚手架林立,屋顶是彩色的,蓝色,红色,青灰色,墙也是多彩的,想起了去年从南通到无锡的高速公路沿途所见。禁不住掏出相机。拍了没几张照片,听到有人喊。
循声望去,是马老师。想不到这么快。
搭了个便车,要不来不了这么快。马老师拉着我的手,很热情。这是去年9月南方回来时隔半年的再次见面。依旧脸庞黑红,敦厚、慈祥的微笑。
这里北边距城阳10公里,南边距李村10公里,正好在两地的中间。边介绍,马老师边带我沿着大路向北走,约百米,西边一个岔路口。那就是刚才看到的建筑工地。
看见那座黄楼了吗?那是彭台村,隔壁那座楼就是我们村——马家台。胡同两边一边一个村,外人不了解根本看不出是两个村。果然,路北并排三幢四层的高楼已经竣工。外墙刷着不同颜色的涂料,很艳丽。路南是刚才在车站见到的正在建筑的一片楼——那是我们村的。等盖起来,现在住的平房就要拆除。土地被征用,要盖工厂。
向西去的路笔直,平坦,柏油路面。
路北的楼是村里给打工妹盖的,努,北边那里就是厂房。
是你们村的企业吗?
不是,村里给他们盖的。远一点的有班车,近的步行就能走到。
哦,那你们村挺会做生意的!筑巢引凤。我笑道。
那是!马老师也笑了。
走到路西头,北拐,临近路边有一个门头,有“东夷画廊”四个大字,一看“东夷”就知道这里就是马老师家的,因为刚刚认识马老师时,他曾提议成立一个有关东夷的研究会。东夷人是春秋及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居住在青岛地区以及山东半岛一带的先民,近几十年来一直有与之相关的考古新发现出土。东夷可以说是青岛地区最早的居民。但是这方面更深层次的探究还欠缺,于是马老师想成立这样一个研究会,邀我加盟。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马老师的设想没有实现。或许以此命名儿子的画廊,正是从某个角度来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吧!
在大字的下边有一行小字:马震装裱工作室。马震是马老师的儿子。自学了装裱技术,马老师买下这处房子,给儿子开画廊用。
叔叔好。马震跟我打招呼。这是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很腼腆,短发,好像当过兵,精干。
房子很宽大,房间很高,有五六米。大门内是一个很大的厅堂,空中张挂着很多装裱好的字画,门外吹进来的风吹着字画,像迎风飘扬的经幡。屋内左右各有一些镶在镜框里的艺术画。对面有两组博古架,上面摆放着一些工艺品,前面有一个硕大的玉质的砚台,直径有米许。博古架中间,一边一个门,右边是卫生间,左边是一个楼梯,楼梯下面有一间小屋——这是儿子的装裱工作间。
到楼上看看。
楼梯上面的空间是马老师买下房子后找人隔出来的,左右各有一间。门很矮,进门需弯腰,因为有过梁。左边一间堆积很多书,是马老师近几年出版的著作。还有书架。我经常到这里读书。马老师很得意自己有这么个书房。其实,去年写那篇专访时,在一张照片上看到过他的书房。不亚于一间图书馆。楼梯旁边的一个书柜架上,是马老师获得的大约二十多个各级奖杯、奖章。作为青岛市十大藏书家,他这些书是他藏书的一部分。这位来自黑土地的作家是踏着书铺展的路一路走来的。
马老师吩咐他的儿子拿来茶罐,很快,浓香的茶味弥散开来,与屋里书画特有的墨香融在一起,升腾,浸润心腑。对面墙上和博古架上各挂着一只牛头和羚羊的头骨,上面有一些藏文吉祥符号,还各有一条洁白的哈达,羊毛质地,第一次见哈达,好奇地端详。显然这是马老师当年受青岛市政府委托去西藏日喀则慰问青岛援藏干部时带回来的。当年他写的长篇报告文学《来自日喀则的报告》《雪域之歌》曾引起很大反响,岛城人民通过这些文字进一步了解了援藏干部在西藏工作生活的实绩。而作为援藏干部之一的辛克竹写的一篇以援藏工作真实生活为素材写的长篇小说,更是引领读者近距离地接触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世界。
茶几上有几本马老师的书。一本是《感恩母亲》,为了迎接今年的母亲节,他要把一段时间写的有关母亲的散文结集出版。要赶在五月份之前拿出来。还有几本是近几年出版的,前几天,他在莱阳农学院,现在叫青岛农业大学演讲,很受欢迎,顺便签名售书,很受欢迎。
这应该是条路啊,你别那么保守,写了那么多东西,该回报一下了。我提议。
他很赞同,其实,马老师实际并不看重签名售书,也无所谓讲课费。能够有机会接触学生,与他们互动他认为更重要。
实际上我讲的所谓文学写作的技法对学生用途不大,因为写作是一种完全个人化的东西,很大程度上靠悟性,讲课,只能启发一下学生的思路。不仅如此,把自己想的东西,写的东西讲出来,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条理化,而且讲的过程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马震将茶杯斟满,忙别的去了,门口有两张台球桌。
靠卖画、装裱不是办法,马老师叹口气说。这楼上住的都是四邻八方的打工妹。没人来买字画的,倒是常来打球。
话题自然转到了马老买的这间房子。对于我的惊讶——110平方米,以2000元计,加上装修、间二层,怎么也得小三十万——马老却不以为然。作为公务员,他跟村民比较,还算不上什么。近郊的村民,可耕种的土地已被国家收回。村民已不靠土地过活。年轻人自不必说,到邻近的合资企业打工,周边仅韩国企业就有数千家;年纪大的,有儿女的孝敬,身体许可的,自己做个小买卖。村里按人头每月每人发相当于三十元的粮食、油盐等。国家征用土地,给村里一块补偿,村里留一部分,大部分发给村民。再说,村里还有集体储备。村民没有生存之虞。不像城里的下岗职工,下了岗,失了业,哪有人给你什么补贴?最困难的到年底才能享受一点送温暖的物品,也是少得可怜,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大事。
这样说来,城里的职工就比不上近郊的农民了。马老师呷一口茶,悠然地说。当然,还是比不上当官的,公务员,没有这些特权阶层稳定。边远地区的农民自然除外。不过,小公务员,像咱这样老实巴交的,也没戏。例如马老,依自己的实力,也就能买这个110平方米的房子,而村里很多人,买两三百平方米的不在话下。
仿佛为了印证马老师的话,门前不断有小货车、摩托车来来往往,台球桌周边围满了观众,打工妹三三两两,手提着装有菜蔬、水果的塑料袋打门前走过,说着,笑着,偶尔还往屋里看一眼,好不热闹。
告辞的时候到了,马老师吩咐马震骑着摩托车把我送到车站。在坐在马震后座上,车轮从黑色的柏油路面上倏然驶过,虽是早春,却不感到冷,后面看马震利落的短发,赤红的双耳,一看就是那种健康的颜色,宽阔的臂膀,透露出一股勃勃朝气。
马震执意等车来了再走。好在交通方便,不到一分钟,就有两路公交车开来,可以到昌乐路,马震介绍说,显然他经常到市里去。
车上乘客很满。路上行人很少,公交车驶得飞快。暮色中,村庄上空飘散着浓浓的雾,一如旧时田亩农舍的炊烟,日头朦胧着,别有一番韵味。


原载个人博客(曾点击300多万次,已不存)
2007-03-25 23:01 


周晓方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阿杰丨再访马立宪》 发布于2020-7-25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