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华祥商标背后的火柴产业 - 世说文丛

张勇丨华祥商标背后的火柴产业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924年4月,华祥燐寸株式会社在台东镇的诸城路设立。第二年的元旦过后,华祥即获取20年期限的“华祥牌”注册商标专用权。从资料上看,华祥火柴公司的代表人是饭塚正规(M.Iyijuka),商标独家使用至1945年1月1日。
 
5.jpg
扇面商标的注册图案  夏富仁 先生 供图

1934年7-8月间,华祥再次向商标局提交“扇面”商标的申请。在图案上,新的商标与“华祥牌”风格一致,正标都是展开的折扇与“顶上火柴”的文字呼应。只不过原来的扇面上有“华祥”二字,新的商标除了折扇的扇面添加兰花的线条外,圆圈内的单个“华”字,更像是华祥公司的特定标识。
 
对比前后的两种商标图案,虽然图形和文字的主题都没离开扇子,但新商标的字体变化和设计思路,明显给人以新颖活泼的视觉感受。资料呈请人的信息,包括华祥燐寸株式会社、宇田川贤治郎、青岛诸城路十六号。

 6.jpg

1935年《交通部青岛电话局号簿》显示,诸城路16号的地址为华祥制钉工厂、负责人是远藤虎次郎。转过年来的1936年电话号簿中,16号仍是华祥洋钉工厂,但20号已登记为华祥燐寸株式会社。同是华祥的名称,一个归属燐寸业、一个实为钉子厂。两家公司,两个行业,虽说互为邻居,好像并不沾边。同时,远藤的居所在电话簿的登记地址为无棣二路28号。
 
据记载,与华祥制钉同时期的1934年,三十岁的即墨人江鹤泉在利津路开办德泰实业工厂。他从日本购进圆钉机和拔丝机,从事五金钉子的生产。实际上,另有档案线索显示,此前的两三年德泰工厂即向青岛市商会申请发放国货证明书,为其外埠销售铁钉做相应的准备。因此,德泰生产铁钉的历史或早于1934年。
 
7.jpg

与开具国货证明书关联的铺保商号,是位于昌邑路的裕泰工厂。据悉,裕泰是火柴原料的生产商,包括火柴杆、硫化磷、盒料等。当裕泰在申请国货证明书时,华北火柴厂还充当其保证人,这足以说明裕泰与华北火柴之间的密切程度。由此不难发现,四十年代后期,辽宁路53号的洪泰火柴厂和利津路11号的德泰工厂,皆以江鹤泉为企业的经理人。一人履历的制钉、火柴、原料等不同的背景,恰恰是台东镇作为产业基地的现实反映。
 
昌邑路与诸城路平行,两条道路又与利津路垂直。三条马路紧密相连,分布着日资与民族产业互为交错的火柴厂、火柴原料厂以及与火柴业并无太多关联的制钉厂。产业布局的背后,是投资者各自规划的美好前景和宏伟蓝图。
 
8.jpg
华祥牌的注册图案  夏富仁 先生 供图

华祥牌的注册商标图,与实际流通的卷标贴纸在字体的风格上略有不同。而装饰感更为突出的“扇面”商标,却极难发现相应的火柴实物和火花标贴。

9.jpg

抗战胜利后,诸城路20号的华祥燐寸株式会社由曾经担任中国农民银行行长的徐继庄购得,随后设立了新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火柴以诸城路20号为第一厂,昌邑路11号设立制造火柴梗片为主的第二厂、名曰“泰生制杆厂”。从德泰到裕泰再到洪泰,以泰字为字号的企业待至泰生出现时,不知是否一直在延续泰字的固有基因。
 
10.jpg

新成立的新华火柴依旧保留“华祥”的商标式样,只是在侧边标注了不同的厂铭。之后,新华火柴的商标扩展至“民主”“国货”“山东”等多种牌号。青岛解放后,诸城路20号的新华火柴于1952年与利津路20号的华北火柴等多家企业共同组建青岛实业火柴厂,并成为1959年国营青岛火柴厂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4.19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华祥商标背后的火柴产业》 发布于2023-4-21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