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周丨奢侈的穷游之大峡谷 - 世说文丛

学周丨奢侈的穷游之大峡谷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来到大峡谷我方才知道:“不到大峡谷,不知道什么叫万丈深渊!”对中国游客来说,大峡谷可能是美国知名度最高的自然景观。很多自然景观闻名胜过谋面,但是,大峡谷给我的震撼胜过我看过的所有的有关大峡谷的图片和影视画面。我搜肠刮肚怎么也想不出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这处地球上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唯有用”鬼斧神工”来描述这里算是差强人意。大峡谷让我想到了“地狱”,站在峡谷边上,探头俯视无底的深渊时,觉得这里似乎就是地狱的入口。

IMG_0171_副本.jpg

大峡谷(Grand Canyon)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境内的科罗拉多高原上,科罗拉多河从中流过故又名科罗拉多大峡谷,另有一说是在十六世纪,有一个叫科罗拉多的人为了寻找传说中的七座黄金城,从遥远的地方跋涉到此地并发现了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之名由此而来。印第安人传说,大峡谷是在一次洪水中形成。当时上帝化人类为鱼鳌,才让人幸免于难,因此当地的印第安人至今仍不吃鱼鲜。实际上,刻凿大峡谷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而且至今犹未停歇。人的眼睛不能觉察每天镌刻的进度,但时间的演进,却充分显示了造物的奇功。据地理学家考证,大峡谷的形成已经有六百万年的历史,是大自然在地球上的杰作,辉煌与壮丽远非一般自然景色可比,美国人以此为骄傲与自豪。大峡谷最深处大约1.6公里,大约有500层楼那么高,最宽处13公里,在它的峡壁上刻着地球发展之历史,据说大约有三分之一地壳变动的历史被深深地纪录在石壁上,谷底的岩石大约经历了二十亿年的岁月变迁,是地球年龄的一半。

IMG_0202.JPG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水的杰作,由于地层结构不同,松密不一,有时河水的横冲直撞,怒涛激荡,在崖壁造成大片坍陷,有时溪流舒缓,锯齿般侵蚀出一道罅隙;平流迂缓时留下的是平缓的痕迹,激流翻卷,则刻画下突兀的纹饰。于是,这条446公里的峡谷,百态杂陈,峡谷间时而宽展,时而狭隘;冲积处或如蜂窝,或如蚁穴;孤峰孑立尖耸如宝塔,楼台矗立坚实似磐石,洞穴天成玲珑剔透。细看谷壁地层断面,纹理清晰,层层叠叠,就像万卷诗书构成的曲线图案,缘山起落,循谷延伸,犹如一幅万里绸带,在大地上宛转飘舞。和国人面对自然景观喜欢赋予它们象形的名称一样,美国人也对这些大自然的杰作,依形命名,不过他们用的是希腊神话,如阿波罗神殿、狄安娜神庙等。“天使窗”,是一面山嶂上出现的一个通天空洞;“美德岬”,像古代将军挂印拜帅的将台。

IMG_0204.JPG

大峡谷的天然奇景之为人所知,应归于美国独臂炮兵少校鲍威尔的宣传。他于1869年率领一支远征队,乘小船从未经勘探的科罗拉多河上游一直航行到大峡谷谷底,他将一路上惊险万状的经历,写成游记,广为流传,从而引起美国朝野的注意,于1919年建立了大峡谷国家公园,现在公园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300多万游客。
我们在大峡谷呆的时间不很长,但去的地点却不是寻常游客常去的,当我凝神俯视渊底,一只硕大的乌鸦从深渊上飞过,情景很是诡异,心里顿生敬畏之感,在这里我更加相信造物的伟大,面对如此奇观,只能惊叹,敬畏,拜服!

IMG_0208.JPG

在离开的路上,大峡谷的样子在脑海久久盘桓,不禁浮想联翩,写了《咏大峡谷》:

谁使刀锋劈巨川,莽原平地立深渊。
壁崖千仞似深井,渊底疑能见地泉。
人临谷边心胆战,惊鸿巨翅舞翩跹。
清溪碧水玻璃色,奇嶂危峰皆倒悬。
鬼斧神工天著意,于兹谁不叹奇缘。
人间奇景真奇诡,身临险危慎向前。

原载轻博客12/14/2019 10:17:21 PM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学周丨奢侈的穷游之大峡谷》 发布于2023-4-2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