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周丨晨读《回答》 - 世说文丛

学周丨晨读《回答》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微信图片_20230508134940.jpg

今天晨读,读了两首《回答》,一为北岛的,一为英国诗人伊迪丝·西特韦尔的。
北岛的《回答》是诗人的成名作。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代文学爱好者,没有人不知道这首“朦胧诗”的开山之作。这首诗创作于1973年,最初的诗题是《告诉你吧,世界》,1976年第一次发表,诗题已经成为《回答》。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的话语权开始转变,年轻一代从诗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于是,一批全新的青年诗人出现在了社会舞台,北岛正是其中重要一员。他期望借助诗句冲破官方话语的禁锢,表达反思历史和重估人的价值的意愿。这种以理性精神为基础,对彼时荒谬现实的思索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的迷惘、觉醒和期望,他也由此获得了巨大的诗名。《回答》无疑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作,以至于人们谈及北岛就会联想到这首诗。其中诗句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因此也成为了彼时年轻人口口相传的“格言”。后来北岛本人对此诗所用的语言也有反思,他在2002年的访谈中表示:“现在如果有人向我提起《回答》,我会觉得惭愧,我对那类的诗基本持否定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对官方话语的一种回声。那时候我们的写作和革命诗歌关系密切,多是高音调的,用很大的词,带有语言的暴力倾向。我们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没法不受影响,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写作中反省,设法摆脱那种话语的影响。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这是一辈子的事。”

微信图片_202305081349401.jpg

北岛的《回答》经过多次修改,其中最早第一节:

卑鄙是卑鄙者的护心镜,
高尚是高尚人的墓志铭。
在这疯狂疯狂的世界里,
——这就是圣经。

修改后的为: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第一节的后两句完全改掉,抹去了“圣经”的字眼,不知道是因为审查的原因还是别的原因。今天再读这首诗,明显感觉到诗人受到《圣经》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审判”这一意象,基督教认为,在世界终结前,上帝将要对世人进行审判,这就是末日审判也称终极审判。作者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今天读这首诗,突然有了新的感觉,因为读出了整首诗的关键:审判!

让我重读北岛《回答》的诱因是因为看到一首伊迪丝·西特韦尔(1887 - 1964)的《回答》。西特韦尔的《回答》,是一首哲理化短诗,诗中“小回答”与“大问题”之间的冲突形成的张力充盈着诗人的自信,足以引发哲理化思考。

微信图片_202305081349402.jpg

也因为这首《回答》,我查阅了一番伊迪丝·西特韦尔的资料。这位特立独行的英国诗人和评论家被称为“先锋派诗人,英国天才”,从1913年开始连续出版诗歌,其中有些抽象且以音乐为背景,她的作品以其扎实的技术和精湛的文体技巧而受到赞誉。早期作品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者强大影响,是英国诗歌创新趋势的拥护者和支持者,反对她与她同时代许多诗人的传统性,认为这些“传统性”是落后的。后期作品则以深沉的情感和对人性的关注闻名。她在二战期间及其之后几年写的诗让她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代表作包括《街头歌曲(1942)》,《寒歌(1945)》,以及《该隐的影子(1947)》,都受到读者和评论界赞扬。她最著名的诗作是《仍然落雨》。这首写关于“伦敦闪电战”的反战诗,后来被著名音乐家本杰明·布里顿谱成音乐。本杰明·布里顿这位英国伟大的音乐家是同性恋者,而西特韦尔也是同性恋者,她从未结过婚,与女教师一起度过了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还与俄罗斯同性恋画家帕维尔·切切里维建立了密切的友谊,定期对其财务帮助和并宣传他的画作。她从小即与父母不和,甚至没有参加母亲葬礼。她穿着时髦,敏慧善辩,言辞尖锐、个性古怪,不寻常的外表几乎和她的诗文一样引来批评家的目光,经常为此受到激烈的人身攻击。对此,她轻蔑以对。她的公寓是年轻作家的聚会场所,她希望与他们成为朋友,并为他们提供帮助,表现得慷慨大方而乐于助人。

现将两首《回答》抄录如下——

回  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了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微信图片_202305081349403.jpg

回  答

伊迪丝·西特韦尔 作,倪志娟 译


我的回答小而贴切;
大问题削弱我的意志,但我仍然
用小回答抵抗恐惧。

我拒绝光,巨大的抽象;
我处理、抚摸并热爱着小事物。
我让星星们照看整个夜晚。

但是大回答叫嚣着要挤进我的生活。
它们厚颜无耻,
高喊着要被接受,被相信。

即便所有的小回答被确立,
以保护我的灵魂,我仍然听见
大回答妄想颠覆。

而伟大的结局正在降临。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学周丨晨读《回答》》 发布于2023-5-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