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周丨奢侈的穷游之优山美地 - 世说文丛

学周丨奢侈的穷游之优山美地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阴差阳错,原本早就该写出来的游记竟然拖了两年才动笔。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但有一个地方似乎是越遥远越清晰,这就是优山美地——一个去过一次思念终生的地方。思想原因,不明就里,后来突然想到我用的苹果电脑,它的开机画面就是这座山的最具代表性的一景,它每天都会在我的眼睛里呈现,每次打开电脑,就是一番神游。

WechatIMG1.jpg

时间是一个奇妙的过滤器,它会让一些事情加重印象,而让另一些渐渐模糊直到遗忘。时过两年之后,重新回忆游览优山美地的情景,记忆深处对那次游历的点点滴滴仍旧清晰,而具体哪一天去的反倒模糊了,多亏游伴柯马克后来给我发了邮件,让我对这次难忘的旅游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至于含糊其辞,我们是2014年5月7日也就是旅程的第十天到达优山美地的。当时正值旅程过半,意兴阑珊,就像一幕大戏演到中间,开幕时的兴奋劲已经过去,正需要一个高潮出现,而此时游览Yosemite这个地点恰如其分,真不知道年轻的游伴有意安排还是无意为之。

相传一千多年以前,北美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在这片广袤的谷地里生息繁衍,“Yosemite”一词源自印第安语,意即灰熊,是当地印第安土著部落的图腾。Yosemite,更多人将其翻译成“约塞米蒂”,但我喜欢“优山美地”这一翻译,就像徐志摩非得把佛罗伦萨翻译成翡冷翠一样,翡冷翠就是比佛罗伦萨更有诗意。优山美地——多好的译名啊,就像“奔驰”之于汽车,“可口可乐”之于饮料,这都是体现了信达雅的翻译极致。我将Yosemite和汉译的“优山美地”对上号,是在到了那里以后,当我将这一翻译告诉我的游伴时,他们也觉得这一翻译恰如其分。其实,Yosemite,叫约塞米提还是优山美地,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魅力让你过目难忘,诱惑你渴望一次又一次走近它。

WechatIMG2.jpg

在美国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唯一的遗憾就是英语实在差,把很多大好机缘都浪费掉了,比如出来旅游,很多标示看不懂,常常生出深入宝山空手而返之感,一路之上,游伴们除了非要和我说点什么,他们之间多用英语交流,而且说得极快,搞得我云里雾里,对于要去什么地方,也就懒得细问。我本来就抱着一种随心所欲的态度参加的这次自驾游,对我来说,美国这块陌生的土地任何地方都新鲜,而且我绝不排斥任何新鲜,这就使得游兴倍增。当我们离开旧金山驱车前往优山美地的路上,看到柯马克和彭立高对那里充满别样的期待,我也因为他们的期待更加期待。

我写这篇游记时,正赶上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一部介绍美国国家公园的纪录片,第一集便是关于Yosemite的,讲述了公园创立的艰辛历程和约翰·缪尔对Yosemite宗教一样的神圣情感,几次重播我都追着电视看,每一次观看都像是重新游历了一番。通过这部迷人的纪录片,我了解到约翰·缪尔催生Yosemite国家公园诞生的过程,Yosemite国家公园如何成为美国自然保护区的发端,这一模式今天在全世界广泛推广,对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功不可没。

WechatIMG3.jpg

Yosemite国家公园位于美国中加州内华达山脉的西麓,位于旧金山东部150英里处,有数小时车程,占地面积达1100平方英里(2849平方公里),公园以溪谷为中心,峡谷内有由特纳雅、伊利洛特和约塞米蒂3条河汇成的梅塞德河横贯谷底,深邃的约塞米蒂山谷全长超过9英里,最宽处1英里,最窄处只有半英里,蜿蜒的梅塞德河贯穿其中。绝大部分游客事实上游览的只是其中约1英里宽、7英里长的山谷区域。公园内的地势高度落差极大,从公园边靠近140公路El Portal的两千英尺高度至Mount Lyell高峰的一万三千英尺。景观中还有许多山峰、峡谷、河流以及一些瀑布,包括高739米的优山美地瀑布,其山峰中船长峰是一个由谷底垂直向上高达1099米的花岗岩壁。

大约1850年,在加利福尼亚山麓发现的黄金第一次把非原生移民带来了约塞米蒂山谷。不幸的是,新来的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发生了资源的冲突。1851年,一个营的军队进入约塞米蒂,报复了美洲土著。参加这次考察和远征的医生拉斐特·邦内尔(Lafayette Bunnell)带回了约塞米蒂山谷美丽和壮观的故事,消息很快传开了。1855年,第一批游客参观了这里。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骑马和乘马车来到约塞米蒂,企业家们看到机会,在这个遥远的目的地提供商品和服务。不久,建造起暂住的房间和家庭房屋,在草地上开辟果园。1857年,随着加州黄金潮引来的滚滚人流,首次揭开了这一地区的神秘面纱。到1864年,约塞米蒂山谷开始有了长期居民。

WechatIMG4.jpg

1855年,优山美地南部的一个名叫盖伦·克拉克(Galen Clark)的农场主,遇到了马里波萨林地(Mariposa Grove)的巨型红杉(Giant Sequoias)。盖伦·克拉克对这些树木印象深刻,开始争取保护它们不被砍伐。不久之后,这一保护扩大到保护整个Yosemite流域。受到摄影师卡尔顿·沃特金斯(Carlton Watkins)和美国参议员约翰(John Conness)的支持,优山美地资助项目(Yosemite Grant)被起草并向国会提交。 在1864年南北战争期间,亚伯拉罕·林肯为供公众使用和保存签署了将Yosemite山谷和马里波萨县巨杉林作为第一个被国会独立分隔出来的预留地保护的拨款,这里成为加利福尼亚州一所州立公园。

1889年,约翰·缪尔(John Muir)和世纪杂志(Century Magazine)的编辑罗伯特·安德伍德·约翰逊(Robert Underwood Johnson),对Yosemite绵羊放牧的毁灭性影响日益关注,他们发起了一次成功的运动,说服国会在1890年把这一地区作为国家公园。1890年10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将超过1500平方英里的保护林地作为国家公园,这也是美国首个国家公园,因此优山美地谷也被视为现代自然保护运动的发祥地。1906年,优山美地国家公园把Yosemite补助区纳入其边界。在1916年,新创建成立的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接管了经过美国骑兵多年管理的400多个国家公园。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自然遗产评选标准,将优山美地国家公园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WechatIMG5.jpg

我们来到Yosemite,时值五月中旬,雨后天晴,山谷古木参天,云雾缭绕,远处,飞瀑流泉,山巅岚气时聚时散,真是仙境一般,触景生情,偶尔一阵细雨飘过,身上顿生寒意,我在手机上匆匆写下感受:

微雨洗轻尘,天穹浮薄云。
探访名山不辞远,岂择晴与阴?

旷野见牛群,远空盘鹰隼。
无边青山无尽绿,争慰游客心。

WechatIMG7.jpg

从旧金山来的时候是一身夏装,临上山,我怕高处不胜寒,就在景区的小卖部买了一件既能防雨又能御寒的双面夹克,草绿色,上面有Yosemite字样,既救了急,也算是一个纪念。在谷底徜徉一番后,我们直奔山顶,在登山的起点,有很多手杖一样的木棍,这是前面登山的人留下的,我捡了一根适合自己用的,开始了攀登。

登山的路基本保持原生状态,几乎没有国内景点那种整齐划一的石头台阶,只在个别险要处,有人为修过的痕迹,还有铁链保护攀登者不至跌落。开始往上爬,劲头十足,走着走着觉出了吃力,有的地方几乎就是野山的样子,踩不踏实就会滑倒,我们四个人自然分成两组,我和彭立高一组,柯马克和女友海伦一组,我们这一组速度相对快一点,走走停停,拍照,看风景,等他们跟上,开始,还有别的游客同行,越往上,登山者越少,直到剩下我们一前一后四个人。茫茫大山,苍苍古木,身在云中,雾腾眼前,木杖在手,脚蹬云梯,真有点回到中古时代谢灵运的感觉,不过这处大山远比谢灵运登过的山雄浑得多,自己不免生出几分骄傲,心想这样的游历平生只要一次就可以傲视古人!

走着走着,觉得空气稀薄了,路旁开始见到积雪,一阵冷风吹过,竟然飘起雪花来,我暗自庆幸自己在山下买的保暖夹克,而我的游伴,竟然仍是一身短打,只是外面套这一件塑料雨衣,勉强遮住大半个身体不被雪侵,而我虽说走得热汗淋淋,但被风雪一激,仍不免寒颤连连,心想,自己和他们真不是一样的动物,真要对抗起来,我哪里是人家的对手啊?


无限风光在险峰,果真如此!登上封顶,雪愈厚,景愈奇,心愈喜。俯视瀑布,飞流直下,水花四溅,声振山谷,脚下是飞瀑,头顶是白云,手持木杖,身登云梯,我们聚在观看瀑布最佳去处,摆着姿势照相留念,心情爽快无以言表,不由自主吟诵道:

乱石青苔清欲滴,飞泉岚气湿人衣。
山颠白雪似邀我,木杖轻身步若飞。

一路登山,除了山景迷人,最让我感动的是平日里看上去有点不着调的柯马克对其女友北京姑娘海伦无微不至的照顾,海伦有点晕高,开始不想登山,可是自己不上山势必会影响大家的游兴,于是勉为其难踏上坎坷的山路,一路之上柯马克半挽半搀相伴左右,不疾不徐随侍身旁,鼓励,安慰,终于登上顶峰,又一路搀扶下山,我和彭立高已经到了山底,他们尚在山腰,等他们下山后,天已将黑。疲劳相伴兴奋,苦中自有快乐,只有经历才能体会。 我对他们说,今天的游程实在难忘也值得纪念,我晚上请他们喝酒,小伙伴一听高兴坏了,驱车找到一家超市,买了啤酒和简单的下酒菜,去到旅馆开瓶畅饮……

就在我准备续写自己的“穷游”系列之时,收到了柯马克和海伦的邀请,这一对相恋多年的年轻人准备结婚了,他们给我发来邀请信,请我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尽管我不能参加他们的婚礼,但由衷地祝福了他们——愿他们一生相伴,就像在Yosemite的山路上一样,生活或许比登山更难,只要相互携手,就能战胜困难,看到最美的风景。

原载轻博客12/19/2019 10:54:27 PM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学周丨奢侈的穷游之优山美地》 发布于2023-5-23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