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尹昌龄与培根火柴 - 世说文丛

张勇丨尹昌龄与培根火柴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4.jpg

1935年夏,四川遭遇干旱。灾情严重,民不聊生。转过年来的3月30日,四川省赈务会就募捐助赈事宜,特别向青岛银行公会致函表达谢意。落款的四川省赈务会主席杜炳章之后,还有十四位委员的名单。其中,位列第二的是尹昌龄。
 
尹昌龄(1869-1942),四川省华阳人,是清末民初四川传统文化群体的“五老七贤”之一。尹昌龄是清代翰林,民国初期又身在官场。1922年,辞归故里的他主持当年成都最大的慈善机构“慈惠堂”,从而成为近代久负盛名的慈善家。
 
5.jpg

慈惠堂设有教养所、安老所、育婴所等救济机构。同时,开办培根火柴厂、培根工厂、园艺畜牧会等生产实体。以产业的收入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尹昌龄为总理的慈惠堂的重中之重。
 
1906年,惠昌火柴厂在成都创办,后因战乱等原因停业。1924年慈惠堂在惠昌火柴的原址开设培根火柴厂,并于次年正式投产。
 
培根,即为培根固本之意,蕴含培固慈善的根本。慈惠堂在尹昌龄的经营管理下,规模日渐扩大,成为四川省最大的社会慈善救济组织。与此同时,培根厂也是全川首屈一指的火柴厂,产品遍及省内且在抗战期间还远销外埠。
 
6.jpg

培根火柴有一枚“儿童商标”,是幼童坐在桌前、手捧饭碗的场景。俗称“娃娃牌”的这款商标,在1952年由包括培根火柴在内的多家火柴厂组成地方国营成都火柴厂后,推出同样风格的“儿童商标”。只不过吃饭的幼童,改成了读书的学生。
 
尹昌龄亲自写下的四言六句,“厂中余利,专恤孤穷,敢有私弊,天地不容,以扇喻善,奉扬仁风”,则是“善牌商标”的核心内容。以谐音的折扇之图,传递慈善和善良的理念行为,就是慈惠堂的责任和目标。通过火柴入户万千人家,慈惠堂的社会形象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7.jpg

身在天府之国的尹昌龄,与三千里之外的“山东火柴大王”丛良弼,恰好是完全同龄的一对社会人。

回看他们所处的时代,正值民族产业起步与国外经济侵入发生直面碰撞的时期。除二人服务的行业同为火柴之外,他们全身心投入的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重的一笔。时至今日,依旧传颂不已。
 
2023.5.15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尹昌龄与培根火柴》 发布于2023-6-5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