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一方丨阿尔山之夜(旅途随感五篇) - 世说文丛

在海一方丨阿尔山之夜(旅途随感五篇)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微信图片_20230715144754.jpg

阿尔山之夜
——2019年8月26~28日住宿内蒙阿尔山山乾客栈两天三夜 

边城夜彻黑,群星愈璀璨。
举目惊天低,侧耳听山眠。
凉风送秋意,曲溪转青峦。
塞上风情殊,静谧萦心间。 


自足的俗文化
——2019年9月2日途中观感

俗就是中间状态,是两种纯之间的那种东西。所谓两种纯,一是原味之纯,即本色的东西;一是提炼之纯,即超越的东西。旅游大巴车上的卡拉OK音乐视频,从形象、音乐、歌词诸多方面看到了一种共性的东西,遂知他们打造了一个相对自足的世界。它在存在形式上不能自足,但在意志上是自足的。男女表演者长相一般偏下,情态低俗;歌唱水平一般,毫无艺术感染力或叫人倒胃口;歌词里多有“情爱”方面的词语,但没有美感也不能打动人;曲子没有独创性,多是杂凑别的歌曲旋律,节奏上千篇一律。俗文化是寄生体,比如菌类,但菌类却有自己的存在意志。 


掉向

其实,笛卡尔哲学是从大扫荡开始的,用他的话说就是“怀疑一切”。把一切都怀疑掉之后,只剩下一个怀疑者——“我”弄不掉。因为“我”正在怀疑,怀疑本身就确立了“我”的“在”。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我思故我在”的来由。随之,那被怀疑掉的一切又以“我在”为根基存在起来,最终建成了他“唯理论”的哲学大厦。怀疑是西方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一面旗帜,而且,首先被怀疑的是“感觉”。哲学家大都认为感觉是不可靠的。
与唯理论哲学家相反,有的经验论者却认为,感觉本身没有错,是观念导致了错觉。我觉得,经验论者的话是能叫人受益的。虽然感觉自身也会出错,但观念作用下的感觉之误更是荒诞的。以我自己的体会为例,本人深受掉向之苦,也在寻找原因。前次旅游回来,因在大巴车上睡着了,下车后就掉了向。我知道是在新业广场下车(这地方是很熟悉的),也认出了所熟悉的海泊河边的雕塑,但方向感出了错,使我没法找到回家的309路公交车站。后来靠打听路找到车站,过了一会儿才把方向感正过来。
掉向不是不知道东西南北,而是在感觉上确认了一个错误的东西南北。这次到东北旅行,走到大公鸡冠子(额尔古纳等地)的地方,我突然想起了看地图的事。大都是坐北向南看书或看地图,这样,看图时东北地区就在自己的前面,即南面;而南方却在自己身后,即北面。读图的感觉与实际地理位置整个颠倒了,久而久之,感觉上也就这样固定了。脑中有张地图,或说有个观念,真实感觉就被它扰乱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知道方向不要紧,看看指南针就行了。但掉向不是不知道方向,而是知道一个错误的方向,指南针也纠正不过来。太阳从西边出来,在东边落下,谁都知道不对,但掉向时的感觉就这样。一定要克服掉向这一顽症。 


大地山根

题记:人是文化的寄生体,自然之子,超自然的弃儿。 

长白县是大地山根下的一个地方。这大概是我的一种错觉,没有这样的现实地理。现实的地理经验是平缓与起伏的交替,平地~高山~平地,周而复始。而长白这个小小的朝鲜族自治县却终结了一般性循环,平地到此为止,它后面的高山无穷无尽地向上抬升,直到天庭或宇宙深处。
如果说这是一种错觉,它也许是沿鸭绿江溯流而上的数百里行程造成的。这个行程让人陷入了某种“感觉的诡计”,就像铺设了一条跨越虚无的悬梯,让你捧着心走向终极。以下就说说这感觉的缘由吧:
丹东市的鸭绿江江口,江面非常开阔,从长白山深处蜿蜒而出的一条大江,正扑向水域广阔的渤海。如同一种自由的畅想,盛大的party之约是多么富有感召力啊!因为再往前还有更为浩瀚的黄海,还有浩渺无垠的太平洋。真叫人无法想象水之交汇这一趋向是多么深沉有力,任何生命力的驱动,都包含在水的原创性构想里了。
离开丹东一路往北,沿鸭绿江上行,感觉一直是在长白山的绿云中上升。到达长白县的时候,已是鸭绿江的最上游。在鸭绿江的入海口处,隔岸与朝鲜的新义州相望;而这里则与朝鲜的惠山市一水之隔。几十米之外,朝鲜人在江边洗衣服,眉目一清二楚。
天黑之前,我们登上市区白塔山,望朝鲜那边,群山起伏,看不到边缘。第二天我们继续向前,去看大峡谷。大巴车穿过悬崖边的道路,曲折攀缘;鸭绿江则渐渐变成了山中的溪流。我的脚步到此为止(其后转向西,即长春方向),我的想象则继续前行。
有部电视剧叫《皇城根》,讲述依偎在官本位上的文化生态;我则把长白县想象为大自然的山根,平地到这里结束,然后是永远的高山。夜里,我梦见自己走进山里,走进陌生和奇幻的白夜。有调和的光线照亮一切,没有阴影,没有疲倦。 


文谈秋约

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像一条狡黠的蛇,2019就要从我们的脚边溜掉了。在这倏然而至的一年里,朋友见过几次面?好书读了几本?境内外好风景看了几处?上苍真的不想叫人多些把持,诸如醇如佳酿的情感体验、活水般清澈的理性感悟等等,都只给出一种蜓蜻点水式的尝试,而没有给予沉浸其中的时间。
我们漫步海边,悠悠然假装没听见时间急促的脚步声;我们叮嘱枫林不急于更妆,把“尽染”的时刻推迟,以便好友们聚首漫谈。我们商议好聚谈的话题有以下几个:残雪小说艺术风格漫谈。
神秘、崇拜、理性、审美诸要素在宗教信仰中的表现。

原载轻博客2/25/2020 9:04:15 AM



王起庆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在海一方丨阿尔山之夜(旅途随感五篇)》 发布于2023-7-15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