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七日,江头(1)蝉始鸣。
石楠(2)深叶里,薄暮(3)两三声。
一催衰鬓(4)色,再动故园(5)情。
西风(6)殊未起,秋思(7)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8),宫槐(9)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10)绕湓城(11)。
注:
(1)江头: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唐·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采还。”
(2)石楠: 植物名。花供观赏,叶可入药。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三色石楠花, 衡山石楠花有紫、碧、白三色,花大如牡丹,亦有无花者。”
(3)薄暮:一意: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汉书·酷吏传·尹赏》:“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唐·韩愈 《感春》诗之五:“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另意:暮年。《文选·陆机〈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李善注:“景之薄暮,喻人之将老也。”《文选·塘上行》:“愿君广末光,照妾薄暮年。”诗中兼用二意。
(4)衰鬓:年老而疏白的鬓发。多指暮年。唐·卢纶《长安春望》诗:“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5)故园:旧家园;故乡。唐·骆宾王《晚憩田家》诗:“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前蜀·贯休《淮上逢故人》诗:“故园离乱后,十载始逢君。”
(6)西风: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唐·李白《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另喻一种势力或倾向。诗中应为第一意。
(7)秋思: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 唐沈佺期《古歌》:“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
(8)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唐·皇甫曾 《送王相公赴幽州》诗:“凤池东掖宠,龙节北方尊。”另:代指太子所居的东宫。诗中应是第二意,因当时白居易任左善赞大夫,专门陪太子伴读。
(9)宫槐:槐树。据《周礼》,周代宫廷植三槐,三公位焉,故后世皇宫中多栽植,因称。 南朝梁元帝《漏刻铭》:“宫槐晚合,月桂宵晖。”唐·王维《宫槐陌》诗:“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10)云树:一意:云和树。南朝·梁·刘孝威 《和皇太子春林晚雨》:“云树交为密,雨日共成虹。”唐·王维 《送崔兴宗》诗:“塞迥山河净,天长云树微。”二意:高耸入云的树木。唐·崔橹《华清宫》诗之一:“草遮回磴绝鸣銮,云树深深碧殿寒。” 三意:比喻朋友阔别远隔。 唐白居易《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寄微之》诗:“云树分三驿,烟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却厌尺书频。” 诗中三种意思都能讲通。
(11)湓城,为历史古县名,隋大业二年(606),改彭蠡县为湓城县,均属九江郡。唐武德三年(620),置江州,湓城隶之。八年(628)裁。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境内。
【按】
元和十年到十三年期间的白居易“时之不来也”(《与元九书》),“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序》)”他只好“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江洲成为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自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
这首《早蝉》,直言所思,“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都是蝉鸣,白居易分明听出宫槐树下和湓江岸边蝉鸣的不同,皇城东掖的宫槐岂是湓江的黄芦苦竹可比?早在上一年初到江洲,他就写下这样的诗句:“早攀霄汉上天衢,晚落风波委世途。”(《初到江洲寄翰林张李杜三学士)这首《早蝉》同样对以往风光无限时的怀念,对失落强的强烈反应,白居易毫不掩饰,果然如杜甫的诗所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浔阳江头的新月和蝉鸣,让“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从心底产生的失望和伤感都写进了这首《早蝉》中了!时隔十年后,白居易在苏州又写了一首《六月三日夜闻蝉》在那首诗中,白居易于微月之夜,夜不能寐,听到“新蝉第一声”于是“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情绪明显平和了许多,此时“中隐”于朝的白居易,已经从失意的泥潭中爬出来了,他开始很滋润地享受人生了。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