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工商馆之“火花”绽放 - 世说文丛

张勇丨工商馆之“火花”绽放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站在青岛市档案馆·工商馆的“民族工业”部分的导言展板前,始终理解不透“青岛民族工业在西方工业输出的排压下,以引进和仿制为主的技术创新为驱动,打破了西方技术壁垒,逐步实现生产技术本土化,对青岛产业结构重塑产生了巨大推动力”这样的前置性描述,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
 
对照其下的英文,这一大句中文内容却是给断成了两句话的翻译,即Despite the impact of Western industry, Qingdao's national industry pressed ahead with innovation by introducing and stimulating technology. It broke the western technological barriers, gradually realized the localization of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drove Qingdao’s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若将字面上的英文再转化成汉语,其内容大致如下:
 
尽管受到西方工业的冲击,青岛的民族工业仍然在引进和刺激技术的创新中向前迈进。它打破了西方技术壁垒,逐步实现了生产技术的本地化,并且促使了青岛的产业结构调整。
 
显然,汉英与英汉的互译,让这一大句话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两句话本身的含义,又无可避免地产生某种分歧。同时,如何理解“排压”的词义、如何判断“引进和仿制为主的技术创新”或者说到底出现了多大的创新、如何证明是“打破了西方技术壁垒”、如何鉴别“产业结构重塑产生了巨大推动力”,不知不觉形成的这些连串疑问,直指与此相关的逻辑概念和现实问题。
 
1.jpg

所见之民族工业的实体,在连续的三片展区分别是阳本印染、冀鲁制针、“火花”绽放。细观所谓的“火花”,实际上指的是民族火柴工业且以1963年出版的《中国民族火柴工业》为蓝本,列明山东省内、特别是以青岛地区占大多数的火柴厂家名录。应当说,六十年前的出版物存在遗漏和偏差的情况。除了漏补的火柴厂家外,个别工厂以华人为代理、实为日资背景的已经得到证明。从档案馆的角度和高度,都应适时做出必要的更新和改正。
 
除了厂家名录之外,右侧的三幅照片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2.jpg

首先,“孙中山与丛良弼合影”。画面上有四十多人,一般认为前排居中者为丛良弼。据记载,这是1913年3月12日孙中山访问日本期间,“大阪在留华商欢迎纪念摄影”的历史记录。

3.png
“写真帖”的合影名录   藏友Koopy供图

不过当年六月,由神户日华新报社出版的《孙文先生东游纪念写真帖》中,照片虽然注有32人的姓名,但并未见丛良弼在列。1913年3月之际,也是济南振业火柴公司开业的时间。拍照的日期,丛良弼在大阪还是济南,值得再为求证。
 
4.jpg

合影的右侧,是“振业火柴厂创始人丛良弼”的肖像照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如2018年5月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近代民族工商业画史》所示,丛良弼的照片图像在制作或印刷时做了水平翻转,因此视觉上形成了一张反图。展馆部分在选择沿用“画史”资料时,应当完全知晓该出版物已存在大量的偏差和错误。不得不说,这又是“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资料缺”等纷繁名目之下,“有作无为”的一则典型实例。
 
5.jpg

最大的这幅照片,是已经消失的、利津路20号、上坡路段的原国营青岛火柴厂的图像资料。据多位火柴厂老职工判断,照片大致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某年春节前后。至于照片注解的“1928年,江一山等人集资创建华北火柴厂(青岛火柴厂前身)。图为华北火柴厂厂址”,不得不说,这一行字的模糊概念实在太多:
 
一、山东即墨人江一山确为华北火柴的创办人之一,但除了江一山之外,还有更多核心人物的名字;
 
二、青岛火柴厂的前身,是几十家火柴厂及其辅料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经历复杂演变过程后而成的全市唯一的火柴生产厂家。它以利津路20号的原华北火柴厂为核心厂区,并涵盖周围多处非华北火柴厂的区域而统一为国营青岛火柴厂名下。因此,青岛火柴厂的前身,不能简单理解为是华北火柴厂;
 
6.jpg

三、“图为华北火柴厂厂址”,准确地说,是“原华北火柴厂”。“画史”一书,相同的照片,标注的还是“原振业火柴厂厂址”。显然,那更是大错特错的。
 
三张展馆的图片,没有细致地标注、标注时未加说明出处、不准确和不恰当的展示等诸多瑕疵,严格来说,都是绝对不该发生的问题。它与硬件不匹配、与主题不匹配、与投入不匹配、与时代更不匹配。是为四不匹配,实难驱马追回。
 
7.jpg

精致的展柜内,是稀稀疏疏的一盒火柴和几枚称作“火花”的火柴商标,是否刚好与“火花绽放”的文字上下呼应,也是不得而知。火柴和火花,是馆藏还是捐赠,除了标明其确切的内容外,这条信息更是不容错过。另有华北火柴厂的一纸公司章程,到底是原件还是复制件,是否也应当说明一下呢。
 
8.jpg

走马观花,半个钟头。在有限的空间内要描述民族工业,不产生一些差错似乎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走过路过,都已错过。看过说过,孰能无过。

2023.8.1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工商馆之“火花”绽放》 发布于2023-8-2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