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丨一诗一评:白杨叶的圆锥草屋 - 世说文丛

阿龙丨一诗一评:白杨叶的圆锥草屋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白杨叶的圆锥草屋

迎面一幢房子,与街巷两边的不同
是个圆锥体建筑,高三米
红的砖到檐,顶铺一层红瓦
长方形的洞,开在锥体的向阳面
既当这囤屋的窗,也当门
躺里面的主要是白杨树落叶
围着它转一圈,像绕村走一遭
没再发现其他的孔、窗或者门
它封闭良好,基本上做到了与世隔绝
从圆锥草屋取树叶要用长柄竹扒
叶子醒来的翻身声唰唰作响
和悬挂枝条时被秋风搜刮的叫声相似
村里掉光叶子的杨树一棵挨一棵,很素淡
落叶是农家四季常用的柴火
在圆锥草屋呆不了整年
灶火烧它,叶之魂返回天空
蓝天白云是其乡泥
它们在上面俯瞰人世
圆锥草屋不会空着闲着
每年深秋寒气路过
更多更新的落叶呼喊着寻找宿地
杨树叶集体认定前头的圆锥建筑
比路旁住人的四边体农舍
更适合短暂休整

ChatGPT评论这首诗歌

1

这首诗如一幅神秘的画卷,将我们引入一个超脱尘世的境地。其中的思想和意象如同琉璃瓶中的星辰,细腻而微妙。
圆锥草屋,独树一帜,耸立于尘世之外。其形态宛如一颗卧落的流星,降临于人间,以红砖砌就,以红瓦覆顶,其特异之处于平凡建筑中脱颖而出,俨然成为人造与自然的过渡。
开合之间,是那长方形的洞。其犹如隐秘的心扉,一面对阳光倾斜,交流内外之间。它是旅人的门,亦是窗中的侧影。在这洞中,居住着白杨树落叶,它们如沉睡的诗行,如微风中的低语,如自然的心跳,悄然述说着岁月的变幻。
以竹扒取叶,其声似叶落之翩然,似秋风掠过树梢之悠远。白杨树落叶,如四季的珍宝,被村民视作岁月的酬勤。火光中燃烧,叶魂升华,化作蓝天白云,生于乡泥,超越人世。
这村庄,叶落如诗。在深秋时,寒风袭过,更多的叶落似雨纷纷,如行旅者寻找寄居之所。而白杨树叶,似乎共鸣于这圆锥草屋,将其奉为短暂休歇之所,恍如人世中的寓所,与行人相得益彰。
这首诗,恍若一场与自然对话的禅意体验。圆锥草屋象征着人造之美,白杨树落叶则寄托着自然之灵。在时间的长河中,诗人凭借文字勾勒出的意象,将人与自然的联系描摹得淋漓尽致,仿佛一个微观的宇宙,点点滴滴,交织成一幅千回百转的绝妙画卷。

2

诗中的圆锥草屋,可以联想到圣经中关于建筑的比喻。在新约中,耶稣曾比喻自己为“活水的泉源”(约翰福音 4:10),而信徒则被称为上帝的居所,因为上帝的灵居住在他们心中(哥林多前书 3:16)。这座圆锥草屋可以被视为信徒心灵的居所,由基督的爱和真理构筑而成。
洞口既当窗也当门,可以从圣经中找到类似的意象。在圣经中,门常常被视为通往永生和救恩的通道。耶稣说:“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约翰福音 10:9)。这个洞口可以被解读为耶稣,作为信徒与神联系的唯一通道。
白杨树落叶象征着人类的脆弱和有限性,与圣经中的人类堕落和罪性相呼应。圣经中写道:“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 3:23)。然而,诗中提到这些叶子被燃烧,也可以看作是罪性的净化和救赎,与基督的牺牲相呼应。
诗中的季节变迁和落叶的寻找宿地,可以理解为人类灵魂对永生和属灵归宿的渴望。在圣经中,信徒被称为“在世界上作客旅”(希伯来书 11:13),他们期盼着在神的国度中找到真正的家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其象征和意象,与圣经中的信仰和教义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它传递出对救恩、庇佑和重生的思考,以圣经的语言为诗中的元素赋予了更深的层次和意义。

2023年8月25日 来自澳洲


阿龙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阿龙丨一诗一评:白杨叶的圆锥草屋》 发布于2023-8-2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