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基亮丨我和李忠桥(遗作) - 世说文丛

孙基亮丨我和李忠桥(遗作)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七十八岁,残阳之年,开始写书,如临深渊。
每当想起,李老慧眼,秉笔决意,顿生油然。
                       2018年10月

青岛阳信路是一条清净闲适的马路,也是一条流淌乐音的音乐之路。本书所述的故事,就发生在4号这座大门紧闭的深深庭院。
20世纪40年代,我家在阳信路2号青岛崇德中学,校园里有教工宿舍“上院”。家长们都在一个学校教书,老师的孩子们自然也成了玩伴,常常聚在一起玩耍。
崇德中学有两座教学楼,前楼陶克理楼,以捐资德国人命名;后楼思聂楼,美国传教士聂克林夫人,因思念亡子,捐资筑楼,名思聂楼。透过思聂楼北墙的长窗,可以看到隔壁4号铺满绿叶的楼房,听到从那里传来的钢琴声。
有年暑假,“上院”七八岁的孩子们,在思聂楼教室,组建“小小图书馆”,借书还书都由小伙伴担任,来往于教室和楼厅之间,常听到4号飘来叮叮咚咚的琴声。
隔壁4号的琴声,穿过思聂楼的长窗,回响在楼厅里,飘进我耳中,透进我心里,不知不觉,润物无声地隐匿在我思绪深处,成了我的音乐启蒙,七十年后的现在,成为我执笔写音乐家庭的原动力。
我从“发小”赵玉光那里,模糊得知弹琴的,是她表姐。有次她还来崇德中学,我和他们姐妹俩,在梅戈登牧师的院子玩,那时,梅戈登已经回美国了。那是个漂亮的院子,枫树、榉树、柏树、洋槐、菜蔬、鲜花、水池和喷泉,一条甬道通向济阳路小礼拜堂。我们在甬道旁的枫树“荡秋千”,因枫树结籽像元宝,所以叫枫树为“元宝树”。这棵元宝树,伸出一根枝杈,长长的,把着树杈荡悠,或上或下,忽悠忽悠,树杈摇摇晃晃,感觉挺享受的,亏得我们没劲,不然树杈断了可怎好?
二十年后,阳信路4号,依然传出琴声,我也从小孩变成青年,在一家纺织印染厂工作,我的音乐老师邓余鸿先生当时告诉我,当初弹琴的是王绍麟,现在弹琴的则是她的姑姑王重生(1919.8.19-2001.12.26.),她的丈夫李忠桥(1916.1.18-2016.3.9.)和你都在华新纺织印染厂。原来当年和我摇晃树枝的是王绍麟,现在都是耄耋老人了。
人不抗老,离我最初听到隔壁琴声,一晃七十年过去,邓余鸿老师、王重生老师、李忠桥先生都已作古,我也须眉斑白,垂垂老矣。意想不到的是,时光荏苒,世事流转,阳信路4号,这个音乐家庭,又重新出现在我的眼前,像回旋的电影屏幕,进入我的视野。儿时的模糊记忆,像蒙太奇,从远拉近,逐渐幻化,直至明晰。
这才恍然大悟,我现在要把思绪拉回七十年前,回到童年,现在写的文章,就是围绕童年隔壁的琴声,从这座紧闭大门里的楼房开始。
镜头迅疾往回推,推向大门,渐被打开,出现一座宏丽的花园楼房,在绿荫中熠熠生辉。
王重生1941年自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市玛丽·曼斯学院(Mary Manse college in Toledo Ohio)毕业,主修钢琴。从1942年到2001年12月26日去世前几天,做了五十年的钢琴教师,漫漫半个世纪,占青岛百年史的一半,也占她生命的三分之二。漫长的教琴史,在青岛独一无二,有谁能与之比肩?
随着她丈夫李忠桥对我的叙说,关于她、她的追求、她的琴艺、她的家人,一个个人影、一幕幕画面,忽近忽远,在眼前,在远处,向我微笑,向我招手,在我眼前闪动……
我和李忠桥先生是老同事,老朋友,都在华新纺织印染厂工作。总经理周志俊是山东巡抚周馥(1837-1921)嫡孙,周学熙之子,他向来重视知识分子,重视技术人员,各科室所用的管理人员均为高学历知识分子。李忠桥1941年自燕京大学毕业(学号37-167),在劳动工资科,我在图案设计科,办公室相距不远,都在花园后的平房里,经常见面点点头。随着退休后交往的频繁,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三天两头,我们一块外出,十几年来,每天如此,直到他99岁走不动为止。外出,都是步行去乘公交车,车上乘客,看见上来两位老者,无不以羡慕的眼光让座,竟以为我们是父子。我们散步、聊天、逛书店、喝啤酒、游地摊、吃小吃,专去那种普通市井风情的老青岛风味地方。
而2016年3月16日,李老以百岁高龄驾鹤西去,五年来,和李老逛街吃饭,谈话聊天的画面,记忆犹新,恍如昨日。易州路春和楼包子铺,那荠菜馅的发面包,比隔壁名店苟不理的好吃多了;四川路的潍县肉火烧,要排队买,咬一口哈热气香喷喷的;进嘴就化的味为先纯白豆腐脑,也是我们的最爱。我们喜欢四方路黄岛路这样拥挤喧闹的地方,喜欢这里的平民风格,喜欢这里能遇到像旧同事、老邻居、调琴师、病休医生这样的熟人,喜欢这里的花卷、炸鱼、稀饭、烤鸭,喜欢熙熙攘攘有老青岛人情味的地方……
我们也到八大关海滨,清净高雅之处。背着包,带着饭,走累了,找个长椅,摊开饭包,拧开啤酒罐,就着香肠和咸味海风,边说边吃,目中无人,好不逍遥。走到太平角东海饭店,他告诉我,那是他们结婚度蜜月的地方;走到海水浴场,说他大学暑假参加夏令营,就在沙滩上;还说,王重生能在海里游好几百米;走到汇泉广场,原先的跑马场,说他三叔李淑周、岳父王宣忱,都是跑马场的董事;走到百花苑,原来的万国公墓,说他岳父和内兄的坟茔都在那里;走到安徽路又说,周志俊的儿子周嘉良就住这座小楼……就这样,我们漫步青岛街头,走遍了大街小巷,说遍了如烟的往昔。
他喜欢旧货市场,喜欢古董,喜欢买书,成包地买,甚至不管有无价值,历史、文学、小说、画册,中文的英文的,无所不包,直至塞满所有书架。他喜欢别人有成就。当知道我还出版过几本书,连连称赞,非要叫我拍下照片给他看,说你们设计室就数着你了。他经常给我看《燕京大学校友通讯》,了解了许多燕京旧闻,什么未名湖畔“一塔湖图”(谐音一塌糊涂);司徒雷登怎么在开学和毕业时和同学们见面,要和每位同学握手;科学家黄昆怎么和他在通州潞河中学同位,后来分别考上燕京的不同系别;怎么和赵紫宸的儿子赵景心住在一个宿舍;后来给蒋介石开飞机的同班同学等;因为和谢冰心前后同学,他很喜欢《一片冰心在玉壶》里面张文藻的求婚信,那种知识人的斯文、实在,引起我们好一阵讨论。后来这本书找不到,《青岛晚报》的记者张彤知道了,给他买了一本,可惜人已走,只好由我替他保存,将来我走时送给他。他自己老实,一辈子不花花,不会浪漫,却偏又喜欢浪漫的新月诗人徐志摩,围绕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对我津津乐道,说我有新月派的影子,我也不去和他辩驳,我只好暗自发笑,让他说吧。他喜欢李清照,喜欢巴金,喜欢季羡林,看我七十多岁了,不管路途遥远到城阳教书,生活朴素,吃饭简单,把我比作颜回,说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有次聊起夫人的从前,说王重生在美国上学的时候,有位盲女同学露丝,上学弹琴都要导盲犬带领,八十年代改开后来中国旅游,看望老友,在北京重逢。我听了感到很新鲜,回家写成短文。第二天,拿给他看,他说:“哦,这么快,你比记者还快还好……”从此,他和我的聊天,有了倾向,有了主题,有了选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家庭和音乐。聊到夫人教琴,儿子拉琴,孙子演出等等,并有意寄望于我,让我写下来。
在李忠桥先生不经意不专业的叙述中,我脑海里,逐渐显现出一幅久远的历史画卷,漫长的百年历史,像电影回放,出现一条欧洲音乐传来中国的历史链条,链条上的几位主要人物,就是王宣忱以及他的后代:爱尔兰后裔的狄考文和夫人狄帮就烈父母,将英国赞美诗音乐带到美国,在美国宾夕法尼亚传播,狄考文夫妇又将美国赞美诗音乐,带到中国山东登州文会馆和潍县乐道院,王宣忱和夫人孟冰仙,在乐道院和文会馆接受音乐教育,不仅爱唱赞美诗,且创作五线谱歌曲,在潍县济南传唱,王宣忱和夫人在青岛编纂赞美诗歌集,王宣忱反复吟唱,夫人抚琴,校对音调,成为青岛教会和社会的歌曲集,王宣忱的女儿王重生王复生,更是赞美诗音乐的吟唱者和传播者,及至他们的后代王绍麟李厚义等人,学习钢琴小提琴,不仅是赞美诗的吟唱者,更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演奏者和传播者,这样,源于欧洲的赞美诗音乐在山东大地传播开来。王氏家族在传播链条上的人物,第一代王宣忱·孟冰仙//第二代王重生·王复生//第三代王绍麟·李厚义·李厚礼·李厚信//第四代李传韵·石芳芳·黄栋·李传佳,这样四代人的音乐故事,尤其第四代李传韵,这位享誉世界的小提琴演奏家,为音乐世家的典型代表,他的故事和他长辈的故事,构成了青岛音乐世家的传奇经纬。
我已年近耄耋,素来少文,加之学养疏漏,老来初书,撰写四代人的音乐故事,谈何容易?犹豫再三,未敢动笔,直觉如遇高山险阻,难以逾越。可每当脑海浮现李老的眼神,仿佛暗中在期盼和鼓励我,心底又升起跃跃欲试之念,而难以释怀。经过三年的思忖酝酿,凭着李老生前对我的情谊和对李老悠悠的思念,我心里暗想,偏要踏冰前行,断然冒险,像我儿时雪天上学,非要最先踏雪留下我的脚印那样,来一次最后拼搏,于是,八十岁的处女作,才有了以下的不秀文字。
敬祈读者,给予厚爱,书中错误,指教斧正。

孙基亮 2018年秋日 二松堂

sunjil.png 2016年3月,李忠桥(右)逝世前一周,与孙基亮合影

wxc.png 王元德(字宣忱,1879-1942)

微信图片_20230801164438_副本.jpg 李传韵父母与幼年李传韵

微信图片_20230801164807_副本.jpg 李传韵与恩师、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母"多萝西·迪蕾教授

微信图片_20230801164525.jpg 李传韵与恩师、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中国中央音乐学院林耀基教授


本文是孙基亮先生为《青岛音乐世家——从王宣忱到李传韵》一书作的序之一。在本书编辑过程中,孙基亮先生不幸于2023年8月30日凌晨逝世,谨致哀悼。征得李厚义老师(李传韵之父)同意,将陆续转载本书内容。



孙基亮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孙基亮丨我和李忠桥(遗作)》 发布于2023-9-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