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市立托儿所的幼稚记忆 - 世说文丛

张勇丨市立托儿所的幼稚记忆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QQ截图20231013083017.jpg

以“市立”为名称的单位,听得最多的是胶州路的市立医院。如果不是一枚发票的话,还真不知道岛城曾经有一家“市立托儿所”。
 
据记载,1949年8月青岛市人民政府民政局在兰山路6号筹建市立托儿所。翌年,开始招生并且迁至延安一路75号。1959年改称青岛市属机关托儿所,1964年更名为青岛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1979年延安一路的位置规划建设黄海饭店,于是幼儿园又迁往文登路8号。
 
发票的日期是1954年4月13日。这天,市立托儿所在辽宁路营业部购买的“一等酱油”,总计旧人民币六万两千九百元。紫色圆形印章显示的“国营青岛食品工业公司酿造厂”,与专用发票印刷的“国营青岛实业酿造厂”格式,应为时间的先后而出现组织机构名称变化的印记。
 
发票左侧竖列的厂址,分别是曹县路19号的一厂、营口路6号甲的二厂、水清沟大沙路2号的三厂。另有发票右边显示的中山路214号、辽宁路73号以及沧口大马路的三处营业部。发票印章上的辽宁路营业部应为73号。当1962年青岛市商业局将全市酱园合并组建成国营青岛第一酿造厂时,其厂址就位于辽宁路73号,即后来的青岛灯塔酿造有限公司。
 
一等酱油购回后,在做财务报销时盖有“小伙房”和“油盐单”的字戳。托儿所的开火做饭,如同居家过日子。油盐酱醋的采购,除了有专人负责外购,单据的归类和处理也有明确的要求。包括右上部的条戳内,要有经手人、保管人、会计、审核、所长等各环节的印鉴。
 
QQ截图20231013083120.jpg
1953年市立托儿所的全家福   网络图片

试想,单纯一份购买的酱油是这样的流程,其他物品的采购理当类似。当年的市立托儿所采取保育园的形式,实行寄宿制。也就是说,一周有六天的时间是寄住在托儿所的。因此,每天的餐食是重要的环节。各类食材的采购,也必然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时至今日,这里又改称青岛市市南区文登路幼儿园。名称的变换顺应时代的发展,那么一等酱油的采购是否依旧如七十年前那般仔细、规范、认真、负责呢。
 
2023.10.8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市立托儿所的幼稚记忆》 发布于2023-10-1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