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火柴盒上的第一体育场 - 世说文丛

张勇丨火柴盒上的第一体育场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QQ截图20231013083310.jpg

中山公园的对面,是现在文登路的天泰体育场。它是在1933年出现的青岛市立体育场的基础上,又于2000年10月重建、2003年8月竣工的全新建筑。回望历史,旧体育场的建设始自1933年3月,当年6月底即大功告成。速度之快,为的是迎接7月份在岛城举办的第17届华北运动会。
 
作为一座公共建筑,北侧门楼的墙面镶嵌的“体育场”三个大字以及入口两侧门柱上的“青岛市体育场”之名,让它逐渐成为城市的地标。1960年,青岛火柴厂出品了一套八枚四色的青岛风景的火柴。七枚的图案,来自鲁迅公园和海水浴场的实景照片。体育场作为青岛的风光,也不失时机地占有一席之地。
 
QQ截图20231013083916.jpg

最初体育场在筹建时,采纳了山东大学体育教授宋君复从美国带回的洛杉矶体育场的图样。1932年,中国首次组团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夏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正式成员包括教练宋君复、领队沈嗣良,刘长春是唯一的运动员。虽说这次奥运之旅如此身单力薄,但将奥运赛场按照四分之一的比例缩建于时年的青岛,不得不说这是在黄海之滨孕育的一个伟大梦想。
 
建国后,体育场更名为青岛市人民体育场。1955年时,汇泉的这处体育场改称第一体育场,与德平路的第二体育场形成对照。火柴商标之图的体育场,是从东侧看台拍摄的且以三层的门楼为构图的重心。环形的15级看台的顶端,是呈锯齿城堡状的围墙。火花图中,稍稍可分辨出门楼右侧的一个阶下的窟室入口与步入看台的一个出口。
 
QQ截图20231013083330.jpg

四种色彩的老火花,以冷暖色调的绿、红、褐、蓝呈现,分别对应春夏秋冬的一年四季。1965年,青岛火柴厂还出品了一套八枚的版画效果的青岛风景新火柴。火花的设计者是工艺美术大师石可先生,其中仍保留了体育场的一枚选材,只不过是从文登路南望门楼的构图。与之前的四色相比,青岛火柴厂先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段,还不断推出了七种色调的印刷,从而形成八套不同颜色的背景实效。
 
QQ截图20231013083338.jpg

当火花图案随附一盒盒火柴步入万户千家时,一枚在体育场内拍摄的老照片,给人以近距离的门楼和看台的亲临感受。五名少年簇拥在一起,是同学、是邻里、是玩伴,此时此刻难以判断。他们面带微笑、身心轻松、欢快无忧的自然神态,是物质匮乏年代里几乎所有人特有的内心独白与外貌展现。背后的观众尚在原地,不知是赛场还没开启还是事后不肯离去。
 
几十年过后,火柴早已远离大众群体的日常生活。不过言及奥运梦想和体育辉煌,它们恰如当年的火柴一样,信手拈来、家喻户晓。唯独不可移动的建筑体,却是旧貌新颜、风光不见。难得还有老火花和旧照片,尚在心底、留作记忆。

2023.10.10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火柴盒上的第一体育场》 发布于2023-10-1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