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有感于《近代青岛棉纺织业研究》之绪论 - 世说文丛

张勇丨有感于《近代青岛棉纺织业研究》之绪论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QQ截图20231121165240.jpg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和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6.7万字的《近代青岛棉纺织业研究(1902-1949)》专著业已问世。翻看卷首的绪论部分和浏览后续的六章内容,发觉不得不说的还有以下九个关注之点。

以绪论为例,简要而概括。最有感触的是,作者提到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之“史料方面的不足”。难道“近代青岛纺织档案近3万卷,约18万件,涉及24个全宗”的资料还不够利用和参考吗。读后方知,其言在于“许多原始材料均为日文”,即“本书在日文原始史料的运用方面仍还不够充分,对日文原始资料的理解有待进一步加深。”

木已成舟,生米已成熟饭。如果说米饭里忘了放味精,倒是能够分辨其可有可无的缘由。但一锅焖米饭,打开盖子后,忽然说还缺了两把小米,那又让人作何理解呢。

换句话说,如果这些原始资料被断定是一包味精的话,于这锅米饭来说,恐怕也是无关紧要。假若这些日文原件关乎日本企业的动态和发展,包括日方的调查机构或研究人员会做出的适时报道或分析报告等等,那么它就如同于等米下锅的巧妇之盼。另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在诸多的日文资料中,有些还会涉及到对中国企业做出的旁观者的精确细致的研究结果。

虽说所谓的“日文原始史料”处于完全想象的状态,但是作者如此解说便让这种想象越发显出它的神秘莫测与宽阔无边。

在绪论“研究综述”部分的末尾,作者总结道,“目前,学界对于青岛棉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梳理,多学科、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

如果说这是学界的权威和专家做出的读后感,那么其判断力自然应当得到首肯。然而这一“填补空白的作用”实乃自我言说。特别是在运用日文原始资料“仍还不够充分”且“理解有待进一步加深”的前提下,到底是填补空白还是为众人展示必要的留白。这不得不令人再以严谨求实的学术风范和研究机理,做内心的独白和对外的旁白。总之,目标的期盼应当是里里外外的明明白白。

毋庸置疑,“研究意义”是本书的重中之重。为此,作者提及“理解青岛棉纺织史是理解青岛城市发展变迁的一把钥匙”,而“研究青岛棉纺织史亦是研究近代中国沿海地区社会史”。最具现实目标的是,这种研究成果“对当前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作用。”

纵观本书第二、三、四、五章节的框架,作者以奠基期、增长期、沦陷期、自救期的四大核心词汇,对青岛的棉纺织业做出高度的概括。这种总结,合乎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但从产业演化的路径以及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而言,引发人们不断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包括:

①拥有“上青天”地位的青岛棉纺织业,它与上海和天津的区别和差距都体现在哪里?如果说各自的区别在于本身固有,而差距又显现于自然的排序,那么,为什么没有出现“青上天”的行业格局?
②不管是德国还是日本,青岛棉纺织业的发端和扩展带有强烈的殖民经济色彩。对民族企业的华新纱厂而言,其经营理念在于仿效还是独创?以一家之力应对九家日资纱厂的产业格局,华新得以生存的依据又是什么?
③当青岛一地出现九家日本纱厂时,其本国的产业布局是否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确有某种改变的话,对于日本先后两次占领青岛的行径,各个纱厂所体现的经营方略又出现哪些相应的调整呢?
④日本工业资本抢滩青岛,其追逐目标是获取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利益的最终取得,是怎样完成将投资收益汇回日本的?投资回报的结果,对于增强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巩固社会结构都起到了哪些作用?
⑤以1902-1949为研究时段,日本纱厂在青岛的存续达三十年之久。在如此长的经营期限下,以工业发展为驱动的社会组织结构,对整个青岛地区的经济运行和人文变革都产生了哪些冲击和改观?
⑥棉纺织企业的总体布局,对城市的人口变化、住房建设、生活配套,乃至社会习俗、语言倾向、个体性格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其中,日资纱厂的存在具有多大的示范效应呢?
⑦以棉纺织为核心的工业门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培育和汇集了数量可观的产业队伍。面对全国范围内的抵制日货运动,日资纱厂内的工人是否最具觉悟性和革命性?但是在日占青岛期间,工人阶级的战斗性是否有所降低?
⑧战后,青岛本地棉纺织业的发展之路,与日本本土的同行业是否具有可比性?这种相互比对的范围包括产品的结构、技术的改进、产量的增加、市场的开拓,特别是在又一个三十年后,中日双方的棉纺织业各自会达到怎样的水准呢?
⑨面对当前所见的原有棉纺织业的工业厂区和废旧遗迹,产业升级早已无路可走,但厂区转型倒是另辟新径。然而,从工业化道路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当年“以一敌九”的华新能否在岛城重现,不仅是值得深度思考的战略大计,更是社科研究的终极之选。

作者在书末的后记部分,提到了带有“先生”和“女士”称谓的二十位领导和同事的大名。当不断重复的“女士们先生们”在视觉上造成审美疲劳之际,能否以“敬称略”的标注,减少这些朝夕相处的、不必要的“在此深表谢意”。

实际上,我们最需要感谢的是青岛这座城市。因为有了她的存在,才有无数人以此为荣耀地常驻在这所温暖的家园。更是因为有了青岛在这里傲视世界,我们每个人也才会毫不吝惜地表一厢之愿、尽半臂之力,以至甘之若饴、无怨无悔。

2023.11.21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有感于《近代青岛棉纺织业研究》之绪论》 发布于2023-11-21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