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发票,内容相同。它是由售货方“明华火柴梗片有限公司”,开给购买方“鸿生火柴厂”的凭证。中英文对照的发票栏,与出口单据的式样颇为一致。这种形式的发票,多见于抗战胜利后的商业实例。
发票日期的1951年5月21日,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以苏州胥门外洋桥沿河17号为地址的明华火柴梗片厂,为鸿生火柴厂供应的是100单包、#11枫杨梗。单价的17万元,还是当年以旧人民币为计价方式的流通货币。梗片在火柴生产中的占比,可凭采购的价格做出推算,以判断其时火柴的成本构成。
购买方的鸿生火柴厂,始自1920年“火柴大王”刘鸿生与他人投资12万元创立的民族火柴企业。鸿生火柴所在的胥门外施门塘,与明华梗片厂的胥门外洋桥沿河,经由水上交通线的外城河与胥江连接,两者相距区区三五百米之远。不过尚未找到明显线索,证明鸿生火柴和明华梗片存有某种密切的关联。
据《刘鸿生企业史料》记载,1948年5月,大中华火柴公司为防止同业竞争收购苏州民生火柴厂。此前的3月,为解决火柴原料供应问题,大中华开始在福州筹建福华梗片厂,并于当年9月正式开工。那么自1920年苏州鸿生建厂起,其火柴生产使用的梗片到底是怎样的供应渠道,还有待进一步了解。
明华梗片供应的枫杨梗,取自我国多地栽植的枫杨树种。其木材色白、质轻、易加工,可用于制作火柴梗、农具、家具等。有意思的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江枫”,有人认为是枫杨而非枫树。不知姑苏城内的明华梗片厂,是否就地取材、用了苏州本地的木头原材料。
发票显示的梗片,以英文的SPLINTS & SKILLETS对应。Splint是“夹板、薄木条、薄金属片”的意思,它与梗枝的含义雷同。Skillet的解释,则以“平底煎锅”为基本的词义,但火柴业界却直指盒片。两个单词组合成“梗片”的翻译,其实是梗枝+盒片的理解。
另一方面,与“明华”对等的是CHINA MATCH。这或多或少又让人联想到“大中华”的英文,通常也是以CHINA MATCH出现的。明华二字的深层内涵,还需仔细探究。
发票的背面,加贴1949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票”。从椭圆形的蓝色“印花税章”可见,“明华火柴梗片有限公司”使用的是“上海泗泾路念八号”、即发票顶端印刷的上海事务所的地址。
由此看出,落址苏州的明华火柴梗片厂,产品的销售以位居上海的事务所为经营主体。上海与苏州的这种协作关系,犹如前店后厂的模式,突显大上海的商业中心地位。
2023.11.24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