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火花上的中日之战 - 世说文丛

张勇丨火花上的中日之战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6.jpg

两枚日本老火花,一看是军人的形象。左边的TOGO是东乡,右边的OYAMA是大山。东乡平八郎(1848-1934)是明治时期的海军将领,ADMIRAL指的是海军上将。大山岩(1842-1916)是陆军大将,GENERAL的英文表明是将军。二人同框,印证“陆上大山,海上东乡”在日本近代对外侵略和扩张中的核心地位。
 
标贴上的竖列英文,依次为“日本制造、商标、顶上品质、防潮”的英文。顶端的“安全火柴”字样之前,是NABOB一词。简单地说,它是“富豪”或“要人”的意思。同时,它还包括印度莫卧儿帝国时代的穆斯林官员、穆斯林地方行政长官的另一层含义。由此推测,NABOB除了是一种专有牌号的说明外,全英文的商标可能还是用于出口印度的安全火柴。
 
从商标的资料看,它是兵库县明石郡的鹫尾长三在1910年获取注册的。其时,东乡平八郎和大山岩都已亲自参与和指挥了在中国发生的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并且二人因赫赫战功而得到进一步的晋升。事实证明,他们为日本军国主义在东亚的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7.jpg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以在中国国土爆发和结束的日俄战争为时间节点,几年之后的日本火柴商标,便呈现出敌国的罪魁祸首又伴随其有价的商品,再次出征远销海外的实例。不得不说,这是对受害国最深的伤痛和最大的警醒。谈及中华民族的英雄,我们能够在家家户户找到历史的印记,就是1984年威海火柴厂出品的以“清北洋海军”为主题的安全火柴。
 
火柴盒侧边的“甲午纪念”和1894-1984字样,证明这是专门纪念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的火柴。十枚卡标除了展示北洋海军的舰艇装备、港口概貌、军事设施、培训机构等情况外,还分别描绘了三位北洋海军重量级人物的形象。他们是提督丁汝昌(1836-1895)、副将邓世昌(1849-1894)、总兵刘步蟾(1852-1895),其中尤以邓世昌最为国人熟知。
 
如果单纯以商标做简单的对比,中日两国同时代的战将们,他们出现在火柴盒上的先后竟然相差七十四年之久。漫漫人生七十载,这是近乎三代人成长的时空范围。如果说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是真正的战场,那么手掌间擦划一根火柴,当它在点燃光明和带来温暖的背后,潜藏的大概就是一种无声的叹息和悄然的争斗。
 
时至今日,曾经为万户千家所珍视的小小火柴,早已退出日常生活的场景。然而,方寸天地的一纸标贴,若是再默默消失在大众的牵挂和念想中的话,人们远离的将不光是历史的陈迹,更有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全球视野和世界舞台。

2023.10.30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火花上的中日之战》 发布于2023-12-1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