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之丨再提“科学与宗教”问题 - 世说文丛

祁萌之丨再提“科学与宗教”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最近网上流传的“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这个视频,引发不少读者批评。认为视频中那个人针对“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这个问题没有说到点子上,没有说明白科学与基督教的关系。这个视频我看了,与大家同感:作者其实就不了解欧洲近现代科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道路,也不清楚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关于科学与宗教的问题,我在前几年写的《科学与宗教》一文中讲过了。这里重提几个要点供参考:

1.公元5世纪的圣奥古斯丁就曾经提出“教会应该拥抱科学”。所以中世纪教会从来没有陌生过科学。中世纪欧洲教育中的数理化知识都是通过教会传播的。中世纪教会实际上是数理化知识的集散地。那时教会的神职人员多是兼职数理化课的教师。
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承担了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重大义务。所以常见大陆人说教会敌视科学、反对科学、迫害科学家,都是对欧洲历史的无知。至于教会不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说”迫害布鲁诺,那是教会坚持错误的天文学思想,这不能说成是教会敌视科学。
2. 13世纪时,中世纪教会兴起了经院哲学。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经院哲学并非像教科书说的那样一无是处。经院哲学的最大功绩是弘扬了理性,为后来的欧洲科学发展在思想观念上扫除了障碍。
但是理性不是阿奎那首先提出来的。在阿奎那八百年前,古罗马的圣奥古斯丁就在《论自由意志》中指出:理性是上帝赋予人的一种能力。
如果说圣奥古斯丁发现上帝赋予人理性,初步解答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那么阿奎那则用理性(科学)在五个方面逻辑地证明了上帝的存在。这是阿奎那的一个伟大贡献!阿奎那用理性、用逻辑、用科学证明上帝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1)拓宽了宗教哲学的研究思路,开辟了基督教文化的广阔发展道路。所以后来的爱因斯坦说“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
(2)既然科学证明了上帝的存在;那么从事科学事业便是一件荣耀上帝的神圣使命。所以基督教文化世界的科学家都有一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终生不渝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的动力来源于信仰。所以爱因斯坦说“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
3.今人都知道“大学是科学的摇篮”,却鲜有人知道,今天世界上的大学,最早是中世纪教会创建的。也就是说,没有中世纪教会创建的大学,则没有今天遍布世界的大学。
4.哥白尼革命不仅仅是“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纠正了主宰天文学界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天文学的错误思想;哥白尼革命用科学证明了“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是普遍的绝对真理——这是一次影响重大而又深远的思想解放。这次思想解放,直接催生了欧洲社会、特别是工业专业化的出现。专业化的出现,使各行各业的产量成数倍地提高!所以有学者认为专业化是欧洲工业史上的一次革命。然而,贡献了哥白尼革命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是一家教堂的神父。
5.教科书认为“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是欧洲近现代科学的源头”。
教科书没有谈到:古希腊科学不成气候,既没有形成科学知识体系,也没有养育出成熟的科学精神,没有完整的科学实验思想与成熟的实验手段。重要的是:古希腊数学与逻辑学没有达到足以促使科学萌发与发展的水平。实际上,古希腊后的欧洲科学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欧洲科学的春天是在阿奎那的“科学论证了上帝的存在”之后、接踵而来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出现的,欧洲科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出现了持久不衰的发展。
以上几个要点,都佐证了欧洲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实现的。或者说没有基督教,就没有欧洲的近现代科学的发展。
这个结论既是个事实判断,也是个理性论断。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祁萌之丨再提“科学与宗教”问题》 发布于2023-12-9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