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湘丨 多伦多“积分之屋”随想 - 世说文丛

陈文湘丨 多伦多“积分之屋”随想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想是每位首次看到詹姆斯斯图尔特在多伦多《积分之屋》视频、图片及简介的人,眼前都会一亮,对这奇思妙想产生叹为观止之感觉。

小屋设计造型别样柔和,建造者的想象力超凡脱俗,不大的建筑容现代时代需求的方方面面,而它本身仅为一私宅。

小屋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共六层,坐落于加拿大多伦多玫瑰谷的山林间。其外部与室内形态别致,几乎都呈曲线状,像是微积分欲对这些曲线涉及到面积进行积分运算,也像音符构成乐章起伏婉转的旋律,给周遭带来流水的动感。小屋与山林浑然一体,正如我国建筑女神林徽因所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积分之屋就是以这种姿态进入人们的眼帘。

过去,记得欧洲人总认为北美人的建筑不够味,因大多来自西欧移民的建筑始于对故土建筑的模仿,甚至地名都直接原封不动照搬。时间才流过三百年,这些生于斯的欧洲移民后裔,在北美这块沃土上,推出积分之屋这样惊世骇俗的杰作,令后来者备感欣慰。

该建筑荣获不少奖项——2012年美国建筑师学院室内设计荣誉奖和总督建筑奖章等,纽约现代艺术馆馆长评价道,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北美最重要的私宅之一。

照片上的斯图尔特是位再平常不过的老人,说他其貌不扬都不为过,没想到他的内心世界竟是一座金矿。他表示,直线太无聊,都一般长。而曲线有无穷多的可能,无穷无尽的乐趣,世界就是因曲线才妙趣横生。他将一生为之喜爱与付出——音乐和数学,化作天上人间实体,给自己,给多伦多,给美洲大地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0年代,詹姆斯·斯图尔特编撰出一本通俗易懂的微积分教材,后来几乎风靡全球,让他富裕起来。到了晚年,他意识到不建房子,这些钱花不掉。于是他委托多伦多希姆萨克利夫建筑事务所设计了这座住宅。用来表达对微积分发明者的敬意。

关于“微积分”是谁先发明的,英国与德国争执了数百年,大概至今未果。咱们的教科书称之为“牛顿—莱布尼斯”公式,像是认为英德二人几乎同时、各自独立完成该项改变人类历史的创举。

莱布尼斯,日耳曼人,是位哲学家。牛顿的代表作则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图片上像五线谱里音乐符号的曲线,也像小提琴面板上对称的镂空图案,是微积分的积分符号,由莱布尼斯首先提出。德国人爱抽象思维,爱音乐。

微信图片_20231226163103.jpg
微信图片_20231226163109.jpg
微信图片_20231226163114.jpg
微信图片_20231226163119.jpg
微信图片_20231226163124.jpg
微信图片_20231226163129.jpg
微信图片_20231226163144.jpg
微信图片_20231226163150.jpg
微信图片_20231226163046.jpg


陈文湘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陈文湘丨 多伦多“积分之屋”随想》 发布于2023-12-2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