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青岛市档案馆·工商馆之错误不断 - 世说文丛

张勇丨青岛市档案馆·工商馆之错误不断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jpg

今年七月底,当发现青岛市档案馆工商馆涉及岛城火柴工业的个别展陈存在图片颠倒、注释模糊、文字错误的情形后,遂向馆方提出书面的意见。之后得到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认真的整改。8月9日收到答复后,不经意标注了关注的四点如下:
 
- 要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
- 不要寄希望于专家
- 不断提升要有个参照物
- 现状造成了什么损失,谁知、谁管、谁问
 
五个月过去,如今到了年终总结之时。再去工商馆看看,旧的问题略有改观,新的错误却不断被发现。头痛医头与脚痛医脚的做法,万万不可在现实生活中再次重现。
 
2.jpg

首先是“民族工业”的导言部分。虽然做了框架性的调整,但读后依然不知所云:
 
日本利用攫取特权,控制青岛的经济命脉,排挤和摧残青岛民族工商业。青岛民族资本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在纺织、化工、食品等行业进步显著。青岛实业家群体克服阻碍、自强创新,加强技术改进和企业管理,促进青岛民族工业的顽强崛起,也为后来青岛工商业发展积蓄了力量。
 
这段导言的英文暂且忽略,124个字符的中文内容到底传递了什么信息呢。攫取特权应为1914年的时间点,但日本“排挤和摧残青岛民族工商业”却是个很笼统的说法。
 
顺着导言看到的阳本印染、冀鲁制针,它们分别于1933年和1931年创办。以“火花”绽放为名的火柴工业中,丛良弼投资建设的振业火柴也只是到了1928年才正式投产。单纯从1914-1928年的时段分析,被排挤和被摧残的对象到底包括哪些行业和领域。阳本、冀鲁、振业等这些民族品牌,是否皆为被阻止和被遏制而后生的民族产业的代表。
 
与此同时,“青岛民族资本在夹缝中艰难求生”,那么这个夹缝到底又如何体现“在纺织、化工、食品等行业进步显著”。换句话说,此种显著的进步是日本放松了排挤和摧残,还是民族资本本身足够强大,从而为“顽强崛起”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为后来青岛工商业发展积蓄了力量”,这个后来的时限又到哪里、积蓄的力量又是什么力量呢。
 
导言是概括性言语的陈述,是基于明确史事的归纳性总结,并且要引导观众准确把握发展脉络和正确解读历史真相的事实性依据。百廿字符足够精悍,朗读之后是否有口难言,只能就教于策展方家。
 
3.png

民族火柴工业的展区,除了展柜部分,就是墙面的一块山东省范围内的厂家列表和青岛一地关联的三幅图片。不难发现,这四面展板是业已经过全部调整和更改的。
 
山东民族资本火柴工厂一览表(1907-1949):
 
原来,这份表格最上端的两行前言文字是“20世纪20年代初,青岛民族资本火柴工业崛起,打破了日本殖民当局规定的青岛火柴工业设厂‘禁区’,进入规模发展阶段,成为全国重要的火柴工业基地。”
 
更改后,出现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而其他未动。也就是说,只有“初”与“末”一个字的新旧转换。但提升到20年代末,哪里还有“日本殖民当局”的存在和其规定的“设厂‘禁区’”呢。
 
这份表格来自1963年出版的《中国民族火柴工业》附录一,“民族资本创办的火柴工厂一览表”的山东部分。六十年前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整整一个甲子过后必定有新的发现、修改、补充。这种移花接木的快捷手法,如果不以“时间紧、任务重”为借口,那一定是惰性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在大力提倡高质量发展且全力贡献档案力量的今天,何以如此急功近利、顺手牵羊、轻描淡写、不以为然呢。
 
除了之前低级错误的众多错别字全部更正外,还有一处原封不动地“抄错作业”,即原书的“大中华火柴公司标购敌产青岛燐寸开业株式会社”,实际上应为“大中华火柴公司标购敌产青岛燐寸株式会社开业”。小学生抄作业的失手,怎么还能在此挂图作战、轻易翻车。
 
4.png
青岛振业火柴公司生产的蜘蛛牌火柴商标
 
这是替代原先陈列的“孙中山与丛良弼合影”。孙丛合照,已流传了十几年。这枚历史照片的主要人物识别,在上海文史研究者李民先生的协助下,提出了有依据的质疑。为此,还需权威部门再做认定。
 
既然借用了“蜘蛛牌”商标,能否进一步标明它的具体时段呢。从标贴本身看,它用于“安全火柴”的盒面。但振业火柴的创设之初,是以生产硫化磷火柴为主。鉴于原料成本和市场偏好,几十家大大小小的岛城火柴厂基本都以硫化磷火柴为各自的产品类型。振业“安全火柴”的出产时段,值得后续细致求证。
 
振业火柴厂创始人丛良弼
 
作为山东民族火柴工业的先驱,丛良弼在历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除了火柴一项在济南济宁青岛三地分别拥有上规模的大厂外,振业公司还涉足火柴梗片、三合板、染料厂、印刷厂、公交公司、商贸企业、职业学校等多行业的投资和经营。值得一提的是,丛良弼等人创办的世界红卍字会青岛分会,还是岛城为数不多的慈善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
 
丛良弼肖像的文字“1925年,丛良弼在青岛创建大型民族企业——青岛振业火柴厂”,能否再做适当的补充,包括生卒年代以及火柴企业的正式全名。
 
5.png
1928年,江一山等人集资创建华北火柴厂(青岛火柴厂前身)。图为原华北火柴厂厂址
 
原华北火柴厂,是修改后增加的“原”字。因为这枚照片,曾被考订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场景。
 
1959年正式组建的国营青岛火柴厂,并非只有华北火柴厂一家。它是以华北火柴厂为主体和厂址,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经历过几十家火柴厂及辅料厂的复杂演变过程后,最终形成全市唯一的火柴生产厂家。它以利津路20号的原华北火柴厂为核心厂区,并涵盖周围多处非华北火柴厂的区域而统一为国营青岛火柴厂名下。正因如此,青岛火柴厂的前身不能只简单理解为华北火柴厂。
 
6.png

在大众收藏的天地里,火花是对火柴商标或火柴盒标贴、贴画的雅称。它通常与邮票(即邮花),并称为“姊妹花”。以“火花”绽放作为民族火柴工业展区部分的名称,不知是否意在让参观者欣赏到绚丽的花朵和暖心的火光。至少前后两次的走马观望,所见之火花并未绽放,但错误和失误倒是遍地开花。
 
昔日闪闪发光物
金时默默半堆土
今夕昔金
何时金昔
前后里外
錯錯錯......

2023.12.27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青岛市档案馆·工商馆之错误不断》 发布于2023-12-2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