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彩凤丨蒲团之上 - 世说文丛

纪彩凤丨蒲团之上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间石上似无人。”唐代欧阳詹在《永安寺照上人房》一诗中提到了蒲团,可见蒲团在民间历史悠久。坐在厚实而粗朴的蒲团上,心里就会漾起一阵温暖。
现在很多年轻人大都不知蒲团为何物。蒲团,为过去北方农村妇女常坐的一种垫子,大多为圆形,直径大约四五十厘米。据说,起初它是用蒲草编织而成的圆形垫子,供人坐禅及跪拜,以免地上的灰尘弄脏了衣服。后来,人们就地取材,编织出多种多样的蒲团来,如用玉米皮做的,有用麦秸草做的,还有用布料做的,这些虽不是用蒲草所做,却都被统称为蒲团。
蒲团软硬适度,坐在上面,夏天能吸汗,冬天能暖脚。原本当柴火都不经烧的玉米皮,经过乡村妇女巧手编成蒲团,非常实用。一个蒲团能用很多年,直至旧了、坏了,会被拆掉当柴火烧,让延续了草本芳香,曾经温暖贫寒岁月的蒲团,归于自然。
在青岛城阳地区,蒲团大都用玉米皮、麦秸草做成,因当地种玉米、小麦居多,玉米皮、麦秸草到处都是,用起来非常方便。在仲村,可看到用玉米皮做的蒲团。
风高气爽的秋末,一位老奶奶正在院子里编蒲团,阳光下,她的身上泛着温润的光泽,周身散发着若有若无的玉米皮的馨香,吸引着人的视线。只见她挑出玉米皮中间的部分,理顺后,在旁边的盆子里浸湿,使它变得柔软,再顺着纤维纹路将玉米皮撕成均匀的小条,然后开始编织。通常先把玉米皮拧成粗细均匀麻花似的辫子,编的时候只用一半,留一半用以连接相邻的结。再把辫子按长短依次一圈圈地盘成圆形,编至适当大小时,以同样的方法往回收,将留茬部分叠在一起卷紧,同时把没有留茬的部分也卷紧,最后将末端掖进辫子缝中,就编成一个双层蒲团的雏形。麻花拧得匀匀的,蒲团编得圆圆的,捆扎得十分牢靠紧实,用起来结实耐用。
忙碌的人们,很少有功夫正儿八经坐在炕上,很多时候都是坐在蒲团上:烧火做饭拉风匣时需要一个蒲团;场院里剥苞米,有蒲团垫着坐会舒服很多;夏天的晚饭,大都在院里吃,饭桌周围,摆一圈大大小小的蒲团,大人坐大的,孩子坐小的;夏天乘凉时,门口石头上也放些蒲团,以免受凉;做针线活、拉家常……在缺少凳子椅子的年代,蒲团简直就是乡间居家过日子的重要家把什之一。
玉米棒子丰收的时节,随处可见的玉米皮经过一双双巧手的反复揉捏、拉扯、编制,华丽转身成为蒲团,散发着绚烂的光芒,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光阴流转,与生活相关的工具与器具越来多,而随着审美和对舒适度认知的变化,蒲团,这种人们须臾不离,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传统老手艺,不会在我们的记忆里消散。传统民间技艺如盛开的花朵,依然绽放在山村乡野的沃土之上。
如今,改良后更舒适的蒲团也走进一些茶室和日式、韩式料理店。邀三五好友,喝茶,聊天,蒲团衬托着的小资生活惬意无比。

25593162-feba-4b8d-8444-52bcb85e7568_副本.jpg

原载《青岛财经日报》“红礁石”栏目
2024.1.2 A8版
组稿编辑:周晓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纪彩凤丨蒲团之上》 发布于2024-1-10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