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旧时代的春节见闻 - 世说文丛

张勇丨旧时代的春节见闻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QQ截图20240216124540.png

日占青岛时期的1940年,是中国农历的庚辰龙年。这年的春节在阳历2月8日,由日本人控制的《青岛新民报》在节后正月初六恢复出刊后,每天固定的版面都有部分节日的报道。2月22日正值元宵节,报纸的第七版刊登了一张照片,并配有“上元节街头景象”为题的小段文字。
 
照片的拍摄地,是在四方路与易州路交叉路口的南侧。看起来,核心人物的三名妇女是被抓拍的即时画面。深色衣着的妇人,头戴旧式帽子、右胳膊挎着一只篮子,像是里面装着走亲戚的礼物,或许还要用一条毛巾盖着。她的左边,是前后两名稍显年轻的中年妇女。两人伴行向前,不时会有言语的交流。
 
她们路过的店铺门口,挂着“庆祝上元佳节”的横幅。下面带有“本社特备什(锦)”什么的文字,像是售卖的元宵广告。上方可见的“宝丰商行”招牌,能识别出右端“X眼镜”和“笔文具”的经营品种。据了解,名为宝丰的商行是1936年成立的一家经营眼镜书籍文具杂货的店铺。
 
QQ截图20240216124609.png

宝丰商行的所在地是易州路9号,它的左侧有个“刻字处”的竖列招牌,而右侧应当是7号的津津社包子铺。元宵摊点未必与宝丰商行有关,是否为津津社的附设摊点也难即刻求证。不过可以明确的是,几天前的报纸曾提到过苟不理。那么照片背景的几层楼建筑的底商,即为当年的苟不理包子铺。
 
三名妇人,都是小脚。旁边一位揣手的小女子,貌似处在沉思状态的慢行之中。揣手的动作,让人感觉天气依旧寒冷,因为前一周的岛城,刚刚下了场正月里的大雪。不知这个小嫚儿透着惆怅的神态,到底是心事重重还是陷入忧伤。在这个元宵佳节到来的时刻,独自一人走在街头,不知家里人是否会有担心,毕竟她也是名小脚的弱女子。
 
QQ截图20240216124551.png

配图的文字提及,“今年因为受了物价高涨的影响、白糖每斤九角以上、所以元宵的价格、也随着增加并且馅子小到无处再小”。据报道,卖元宵的商家分布在四方路和海泊路一带。在店铺门前的摊点,“几个扎着蓝围裙的伙友、在那里摇元宵”,显然是一种现做现卖的销售方式。
 
这种先将馅料放入糯米粉中摇晃器皿,再将沾满糯米粉的馅料放入清水中吸收水分,之后重新再放入糯米粉中继续摇晃的现场制作,如今已少有所见了。且至目前为止,我们大都将元宵和汤圆混为一谈、两者几乎画上等号。
 
重读八十四年前的报纸,发觉其时的媒体人竟也感叹,“在生活很难的今日、很少有人能够来买这应节食品、也只好望眼欲穿而已”。

2024.2.16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旧时代的春节见闻》 发布于2024-2-1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