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也丨所有的梦想都能开花——浅说程芳新作《栗蓬》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架构 - 世说文丛

石也丨所有的梦想都能开花——浅说程芳新作《栗蓬》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架构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程芳在《香草》后,又以出人意料的速度捧出她的第二部长篇儿童文学作品《栗蓬》。出乎我预料的是,这是一部读来亲切可人、合上书又忍不住不断回味的儿童文学力作。
儿童文学作家,可能天然带有一些特殊的精神气质,比如童真、善良、坚韧,丰富的想象力,裹挟着穿透时空的远见。我所认识的程芳,大体就是这样热心儿童文学创作,极富善心、爱心,又能将这些巧妙、精到地揉进作品里。读程芳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如行走在春日暖暖的阳光里,有如沐浴在奇异花朵构筑的缤纷花海里,有如奔走在绿意盎然的田园牧歌里,她的作品能把读者迅速拉进一段如琢如磨、如切如磋的孩提时光,让人不由得拿自己的童年和书中的孩子们做个比较,到底谁的童年更精彩、更有意义。
《栗蓬》是讲一个叫晖蓬的孩子成长的故事,他很小就寄养在乡下奶奶家,他正直、阳光、勇敢、善良,富有正义感,几乎汇集了好孩子的所有优秀品质。但他有一个严重的“不足”,那就是从没见过自己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好像在梦里见过,在奶奶的唠叨声中见过。为了能见到自己的父母,晖蓬有时也耍点小调皮、小淘气,比如他把奶奶心爱的皮鞋藏在自己书包里,把沙子撒进推小豆腐的磨眼里。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不禁要问,晖蓬的爸爸妈妈去哪了?
程芳用童稚化的语言把读者代入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方式思考,用孩子的方式说话,也用孩子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了保护小兔子,晖蓬和比自己壮很多的小朋友砚强干了一架;和舞蹈班同学冬铎一起去游泳馆,回来被诬陷偷了金老师的钱,为了“不出卖”冬铎,晖蓬选择了默默承受不白之冤。如此场景,在《栗蓬》里,这样的情节俯拾即是,生动再现了成人世界已然远去的童年,也深情记录了正在成长路上的孩子生活的点滴。程芳作品入肌入髓地着力描摹、刻画世人共有的童年时光,并从中发掘鼓舞人心的力量。童稚化语言的熟练运用,成功连接了书者和读者对童年的怀想和希冀,也成功营造了真实感人的现实画面。读这样的作品,让人在体验阅读快感的同时,也能品味出不同的人生色彩。
小说先从晖蓬盼望见到自己爸爸妈妈切入,再从他的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特定场景延伸出去,直至安排他借宿小芋头家,又因一次特殊的机遇去了新疆。晖蓬意外地和自己的父亲相遇了,而那时,他的父亲却因修路耗尽了心血,已是不治。他的母亲也已于多年前为接送学生遭遇泥石流。人生的悲痛莫过于此,小晖蓬刚刚触碰到自己的双亲的影子,他们就都倏忽飘走了。晖蓬无疑是坚强、激励人心的,他顶住了一切打击和悲恸。当然还有后来,晖蓬、小栗子(晖蓬父亲的养女)继承父辈遗志,继续为边疆架桥修路,直至沙漠铁路全线贯通。砚强、小泽子、小芋头、冬铎也都在乡村振兴的大业中忙忙碌碌,有作有为,就连编织这个美幻美景的程芳,也收获了她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又一个丰碑。
全书逐层展开,在连贯叙事的基础上,层层剥开谜团,为读者呈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这种架构的铺设,很见功力,也极能撼动人心。
《栗蓬》以古琴曲作章节,每一章节都和前章哗然有别,却又浑然天成,组合成一个少年的成长史、成才史,也折射出现代乡村的变迁史。
总之,程芳新作《栗蓬》是一部值得推广阅读的上乘儿童文学著作,她唯美、清新,也有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

(原作较长,限于报纸版面,发表时有删减,谨向作者致歉)

作者简介:
石也,1977年生,宁夏中卫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结业于石家庄当代文学院、鲁迅文学院首届残疾人作家班、宁夏文学院高研班,作品见于《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诸城文学》《中国作家》等,出版长篇小说《尘事》、短篇小说集《煮命》等。


参见《青岛财经日报》“悦读”副刊
2024.2.28 A8版
组稿 / 编辑:周晓方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石也丨所有的梦想都能开花——浅说程芳新作《栗蓬》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架构》 发布于2024-2-2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