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间,收到一条留言。从开始句的“清酒高二分班”判断,应当是青岛九中校友的来信。未加标点的86个汉字抄录如下:
投稿 清酒高二分班 从原来十五个班压缩成十四个班 文科班严重超员 部分班级一个班接近六十人 还有十个人来走班 班里挤的都坐不开 校方安排明显有严重不足 影响学生学习发展 此事需要得到关注 谢谢
说实话,自从去年七月底对该校校长的不当言论提出质疑后,非但没有得到校方的有效解答,反而是通过校内与校外、在校生和毕业生、甚至家长和部分教师的N条留言后,居然了解到更为细致的一幅学校的现实场景。于是,拖出了久藏的“鸡心事件”、带出了世间奇妙的校服款式,更有抱怨着的被打压的投诉与建议,以至每位在校的学生在留言时特别强调不要透露他们和她们的关联姓名和微信名称。
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到了这种程度的时候,作为管理者和决策者们,难道不应当去用心反思、深度反省、及时反悟吗。
坦白地说,对这条“投稿”留言,因一己身处局外,难以判断实际的状况。但就单纯的“走班”而言,这种大学时期常见的学习方式(仅限于对字面的理解而不知其现时在中等教育领域的确切内涵),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的话,无疑对培养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大有裨益。
不管怎样,班级人数的配比、教室空间的舒适、课堂秩序的保持、教学水准的第一,这些面面俱到的目标和希冀都应当在学校内部得到解决,即每一独立个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每位学校成员的意见和诉求应当得到重视和解决,而无须进行特别的“投稿”。
实际上,自从1月31日向青岛九中提出其公众号发布的“媒体聚焦 | 青岛市政协委员孙睿:成立卫礼贤文化研究会 讲好青岛城市精神故事”文章中的四处错误和三点疑惑后,直到2月7日的腊月二十八才收到如下的答复:
处理结果:
您好,来信收悉。经市教育局落实,感谢您对学校的关注。成立卫礼贤文化研究会,对深入挖掘卫礼贤的文化价值乃至礼贤书院的办学历史,都会有积极的影响,这也是撰写提案、发起倡议的原因。文中提及的各个要点,也能彰显出您对青岛历史、卫礼贤研究之深入,学校也期待您和我们多多互动交流。如果您愿意,学校也非常欢迎您和我们一起为成立卫礼贤文化研究会而共同努力。新春佳节即将到来,祝阖家欢乐、幸福安康、龙年大吉!
处理时间:2024/2/7
显而易见,这是“龙年大吉”的序曲。对提出的错误点和疑惑处,校方这种表达“拜年话”结句的答复,对认识和发现、解决和避免后续或可再不断制造的各种“犀利错误”(silly mistake)都将无济于事。
作为礼贤书院的创办人,卫礼贤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但如何全面和客观地评价以殖民时代为发端的这样一位故人,这也正是历史交给我们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当“卫礼贤文化研究会”尚未成立时,对所谓的“卫礼贤的文化价值”是怎样定论的呢。这在青岛九中的校史中,到底是怎样描述和宣传的呢。于社会公众而言,在哪里可获取这些结论和事实呢。不管怎样,言及“礼贤书院的办学历史”,却总是不断从一校之长的嘴里蹦出这样和那样的错误与不实。有鉴于此,那又怎么能够去做到“深入挖掘”、且一定“都会有积极的影响”呢。
卫礼贤首先是实实在在和踏踏实实的人,所以会留下让今人仍有记忆的一段段故事,也配得上以“伟大的德意志中国人”之名而口口相传。青岛九中的校史离不开卫礼贤,但卫礼贤又不是青岛九中校史的唯一内容。从旧时代的殖民教育,到国家主权回归后的社会特定阶层的精英教育,再到沦陷时期的抗争又经历民国末年的动荡,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走向人民的大众教育。如此波澜壮阔的百廿多年,怎能以卫礼贤一人之力支撑起全部的中国故事。
时至今日,我们不断在以初心使命回望坎坷的历史、指引前进的方向。卫礼贤书写的“中国心灵”,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是否都曾拥有、是否也在不断的实践中感悟。
以日前“投稿”为题,卫礼贤,请你也说说高二分班的事儿,行吗。
2024.3.4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