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忍池(上野公园里的池塘)看了一会天鹅戏水,回来的路上见到一位年轻的母亲带领她两三岁的孩子在樱花树下赏花。小男孩仰着脸东张西望,一不小心被路边的石阶绊倒了,跌得不重,却趴在地上哇哇大哭。孩子的母亲上前看了看,见无大碍,就没有去扶孩子,只是站在原地,哇啦哇啦地说什么,见孩子不起来,她转身走了。小男孩哭了一会儿,抬起头来,见母亲已经走远,只好自己爬起来,一路小跑追了上去,年轻的母亲牵着他的手一起走远了。我身边的一位旅友(看相貌应该也是一位母亲)见此情景,义愤填膺:“这个母亲,真不像话!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我知道:遇到这种情况,多数中国母亲会马上跑过去,帮孩子拍去身上的土,把孩子从地上抱起来,柔声地问:“乖乖(或者宝贝),哪里痛?磕着哪里了?”然后拍打着地上的石头厉声地骂:“该死的石头!为什么绊倒我的宝宝?打死你!打死你!”这时候孩子会怎么想?大活人撞了死石头,还是石头的错,啊!我永远都是对的。而不会检讨自己走路不慎,以后怎么好好走路。这一跤算是白摔了!付出了代价,却没有收获教训。
我问导游小石:“刚才这位母亲对孩子说了什么?”
“她说 ‘自己站起来,跟我走!’见孩子仍然赖在地上不起来,她又说:‘你不走?我走!’ 日本母亲把挫折当成教育孩子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遇到孩子跌倒,只要不是伤势严重,一般的日本母亲都会这样做。看似无情是有情!”小石在日本生活十多年了,对日本的习俗了如指掌。
困难和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有了这样的经历,孩子会想: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遇到困难要自己克服,不能依赖别人。日本母亲这样做既培养了孩子的坚强意志,也培养了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溺爱是害不是爱。引用两段记不清哪位教育家的话做结:
“许多孩子的毛病,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令人痛心的是:有些深爱孩子的父母,正在用自己的奋斗摧毁自己的目标。”
“……这些家长,用‘母鸡的爱’精心呵护着自己的‘雏鸡’。在她们眼里,孩子是长不大的宝贝,需要她们时刻惦念着吃、喝、冷、暖。她们不给孩子亲近痛苦的机会,残忍地剥夺了孩子挨饿的权利、忍渴的权利、受冻的权利、耐热的权利,还毫不脸红地把这叫做‘爱’。她们不晓得,自己正在全力为社会打造着一件‘易碎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