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西镇一隅的贝雕工艺品 - 世说文丛

张勇丨西镇一隅的贝雕工艺品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微信图片_20240520112127.jpg

1972年9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西哈努克亲王访问济南、青岛》,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发行。与电影放映同步的宣传页,成为观众收看的指南说明。
 
微信图片_20240520112157.jpg

宣传页的封面,是西哈努克亲王一行在杨得志、徐向前的陪同下,步出济南站的场景。内页是新闻报道式的文字介绍,并配以“西哈努克亲王访问青岛时,参观青岛贝雕工艺品厂”的照片。封底则是“西哈努克亲王参观青岛崂山县丹山生产大队果园”的新闻图片。
 
微信图片_20240520112200.jpg

这份宣传页,由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印制。总共三幅照片,青岛就占了两幅。而文字配图的青岛贝雕工艺品厂,让西镇东平路50号的这处工艺美术品的创作生产地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贝雕,是以海产品的螺壳为原料制成的工艺品。它是通过机械加工和艺术创作的方式,并充分利用和发挥材料的天然色泽与纹理形状的特点,经专业人员将其雕琢制作,最终组成以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为表现形式的特色艺术品。
 
微信图片_20240520112204.jpg

据记载,1963年青岛贝雕工艺品厂筹建。由此,岛城一地开启了贝雕工艺品的专业生产和出口创汇的发展道路。柬埔寨贵宾参观贝雕工艺品厂,既表明青岛贝雕的产品地域性特点,又证明加工企业已在海内外市场享有广泛盛誉。
 
微信图片_20240520112208.jpg

《青岛市志·大事记》对此次来访的记录,包括“8月13日 柬埔寨王国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偕夫人莫尼克公主及英·萨利特使一行29人,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徐向前及中国驻柬大使康矛召和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杨得志等陪同下,由济南乘专列抵青岛访问、休假。19日,西哈努克一行乘专列离青返京。”
 
QQ截图20240520120527.png

从8月14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可查询到报纸头版是对前一天柬埔寨贵宾到访青岛的新闻报道。其中,还配有一枚新华社发布的照片。拍摄场地是在青岛站外的小广场,一万多群众的热烈欢迎,使得画面呈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氛。
 
微信图片_20240520112215.jpg

8月16日的《文汇报》,第四版的新闻是“新华社青岛一九七二年八月十五日电”的“西哈努克亲王在青岛参观工厂”。其时,柬埔寨贵宾先行参观青岛啤酒厂,之后便是小段内容的“今天还参观了青岛贝雕工艺品厂。贵宾们对于工人们加工制作的精致的‘贝雕画’,和以各种羽毛为原料制作的羽毛画,表示赞赏。”
 
微信图片_20240520112218.png

纪录片展示的镜头,呈现到访时的欢迎队伍以及厂内工人们细致工作的面貌。当贝雕工艺品厂迁至延安三路206号后,东平路并不算大的厂区成为青岛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的办公场所。后来,它还是艺华旅游实业公司的所在地。如今又演化为医疗与养老的机构,似乎已让旧时的光辉和荣耀荡然无存。
 
微信图片_20240520112222.png

值得一提的是,贝雕工艺品厂汇聚了当年岛城的资深设计师和工艺美术家。王荣山、郑延岁、栾继茂、姜衍夫、杜大恺、苏德兰、张凤翔、汪稼华、崔寅、郑来麟、牛锡珠、苏万祥、高振坤、王爱凤、王玉萍等诸多大家,堪称青岛贝雕本身为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所创造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4.5.14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西镇一隅的贝雕工艺品》 发布于2024-5-20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