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上海,经典地标是外滩的建筑群。从十六铺码头的位置北望和从黄浦公园的半空南眺,就是其中两枚标贴所展示的中山东一路外滩的景色。另一枚是在两公里开外,南京西路170号的“国际饭店”。
整体呈现咖啡色的建筑外观,在周围绿地和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国际饭店显得格外庄重伟岸,不愧为当年的“远东第一楼”。据悉,建筑下部的外墙,镶砌了来自青岛崂山的黑色花岗岩。经过打磨加工后,石质的色泽晶莹透亮。
然而,另外的两枚图案,却并非是一眼能识别出来它们各自的具体地点或相关位置。一枚是近景的农田水利的喷灌现场,远处是输电铁塔和钢结构支架的变电站。以旭日东升为渲染,开启新一天的劳动。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工农业生产领域的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另一枚的画面,是一排排整齐的住宅楼,与老城厢的传统建筑完全不同。笔直的道路和规整的绿化,加之配套完善的街心花园等设施,赋予高水平生活的发展态势。据记载,早在五十年代中期,上海市政府即提出建设卫星城镇的设想。六十年代,为发展郊县工业,市内的一批中小型企业在外迁的同时,也带来城镇建设的崭新变化。
显而易见,小窄贴的尺寸适用小号火柴盒的粘贴。以青岛火柴厂为例,六十年代前后出口火柴的106型号产品,其盒体大小的4.5 x 2.6 x 1.1厘米,正好符合此种小窄贴的应用。而装盒支数约30根火柴杆,虽与其时的国家标准相去甚远,但较小的装盒数量更适合随意携带和一次使用的快速生活节奏。
小窄贴火柴出品后的十年,于1985年5月在外滩矗立起的“联谊大厦”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第一幢现代化办公楼。以这座大厦为题材的火柴,似乎并没有见到。想来,也是不大不小的一个遗憾。
2024.5.19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