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维丨釜山行记 - 世说文丛

徐维丨釜山行记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今年6月初,与老伴去韩国釜山一游。青岛与釜山有直达航班,网购机票七八百元,不到两小时就飞到了。
儿子来接我们,他在釜山大学访学,来来回回已近一年了,对这里很熟,开车给我们当导游,很省心,短短数日游遍了釜山主要景点。
广安里海湾    初夏的釜山,宛如山海之间一幅美丽的画卷。抵达当晚,我们车游广安里大桥,这座横跨广安里海湾的钢架大桥,是釜山夜景的代表,从大桥上望去,海湾两岸的高楼在灯光映照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宫殿。夜幕降临,大桥的灯光秀开始了,各种颜色的灯光交替闪烁,大桥就随之变化无穷,海滩上放起了焰火,使这片海滩成为五彩斑斓的视觉盛宴。海滩沿岸密布咖啡馆、餐厅酒吧,有各种游戏、演出,有很多年轻人涌向这里,他们会一直玩乐到后半夜。人气之旺,令人惊叹。
据说韩国的职场早上十点之前很难安排工作,是因为他们的夜生活太丰富了。这让我想起九点多公交就停运的家乡。青岛的夜生活经济远不及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宽窄巷子,甚至是淄博的烧烤。何以至此?有位前市委书记在离任高就时,曾殷切期望青岛市的夜生活应更丰富一些,青岛人应该更现代时尚一些,乃高见也。
海云台海水浴场    釜山有很多海滨公园和海水浴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海云台海水浴场。海云台是一座伸向海里的小山头,其上苍松翠柏蓊郁葳蕤,一位古代崔姓文人在此观海望云,在石上题刻“海云台”三字,迄今可见,小山亦因此得名。山间有一圆形建筑,十分精致,是2005年APK会址,现开放参观,圆形会议桌摆放依旧,墙上挂有胡锦涛主席与各国元首身着韩装的合影照片。小山的另一侧,就是海云台海水浴场,它有绵延数公里的沙滩,洁白细腻,踏足其上柔软舒适。初夏温暖的阳光下,孩子们在嬉戏奔跑,有几位泳装男女,身形健硕、柔美,正在造型摆拍,背景是波光粼粼的碧蓝海水,远处有飞驰冲浪的游艇和悠然自得的帆船。美景如斯,只盼良辰驻足。
海东龙宫寺    这是一座古代寺庙,离市区大约半小时车程。去的那天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游客众多,可知香火之旺。寺庙就建在海边的几块高低起伏的礁石之上,因而规模不大,入山门之后,是陡峭向下的石阶,通往大雄宝殿,大殿面朝东方大海,金塑大佛前,信众顶礼膜拜;但见大殿旁边还建有一座供奉龙王的小殿,里面摆着一些木牌位,也是香烟袅袅。两殿之间的空地上,放置了一条彩绘龙雕塑,蜿蜒有四五米长,活灵活现,挺突兀,这不似佛教之正朔。寺庙每天早上四点就开门,这里的民俗是到庙前的礁石上观看日出,并在缆绳上挂上写满祈愿的金叶牌。寺庙古色古香,但有些地方又颇显与众不同,建于何时,有何沿革,未及细考。
  太宗台景区     传说古代新罗国王在此求雨而得名,以其壮丽的海景和陡峭的悬崖著称。可能是太宗爷求雨的神通吧,这里的树木特别的繁盛,在高大挺拔的大树之间,小树与灌木丛也十分茂密,使空气格外清新。有一条环绕景区的观光火车通达各个景点。乘小火车到达第一个景点后,迎面是一座白色的石雕,一位母亲坐在基座上,双手温柔地抱扶着一双儿女,尽显慈祥安宁。前不远处就是观海平台,在此凭栏眺望,只见烟波含黛、浩渺无边、空濛寂寥,人在此境,自会感叹苍凉,会怆然涕泗,会纵酒放歌……正在神游八极之际,我收回目光,向下望去,啊,竟是百米陡直的悬崖!我不由抓紧了栏杆,仍有些腿软,正下方远处,那深蓝色的海水拍打着崖石,翻腾起一条白边……猛然间,想起那尊母子石雕,有未及细看的说明文字,回去看到的中文是这样短短两行:“雕像建于1976年,目的在于告诫那些悲观厌世欲在此自杀的人,让他深思博大的母爱,获得人生的安宁和希望。”
人生苦旅!劝喻自杀成为世界性问题。鸦有反哺,羊有跪乳,世上最可宝贵的唯有亲情。对于一个万念俱灰的人,这里有山海奇险之绝景,这里也有最温暖的母爱的召唤,此景,此情!感叹唏嘘。
松岛海上缆车     经过长时间的排队,乘上了跨越松岛海湾上空的缆车,体验在海上86米高处飞翔的紧张刺激。缆车底是透明的,俯瞰湛蓝的大海,海天成为浑然一体的全景画面!经过十多分钟的飞行,缆车到达松岛的天空港,这里是为小孩子们设计的“小王子主题乐园”:很多卡通形象表达一个外星的小王子的故事:他乘飞船抵达地球,与恐龙、大猩猩邂逅……云云,您就展开想象的翅膀吧。我们在此观览了美丽的松岛海湾,喝杯咖啡后缆车返程。缆车往返票价合100元,在起点乘车处,仍见排着长长的人龙,他们的欢愉,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韩国UN纪念公园(Busan UN Memorial Park)     这是联合国军两千三百多阵亡者的墓地, 2007年联合国将其列入近现代文化遗产,国内应鲜有人知。在20世纪的那场抗美援朝战争(韩国称为6.25战争)中,釜山一度成为韩国最后的据守之地,成为韩国的临时首都。1951年,联合国军司令部为安葬阵亡者,在釜山营建了这块墓地,1955年联合国将其命名为“在韩国联合国纪念公墓”,并直接管理,至1974年改由参战的11国共同管理至今,现称为“釜山联合国纪念公园”。
我住的地方离此不远,一个细雨霏霏的下午,我去参观了这里。公园很大,约14公顷,南北呈长方形,北端的旗杆上高挂着联合国国旗,其后是参战的22国国旗的旗阵,各色旗帜迎风猎猎招展,十分壮观。南端是联合国军慰灵塔和纪念馆,公园中段绿树环绕的宽广草坪上,墓志铭与鲜花丛排列整齐,公园的整体设计肃穆庄严。草地上还有联合国纪念碑、各参战国的纪念碑及战士雕像。墓地间有几个欧洲人在凭吊,有一位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在纪念碑前讲解着。墓地按照国家分区,每个墓区都设有国旗图案的铭牌,英国892名、土耳其462名、加拿大381名、澳大利亚281名、荷兰122名……总计来自13个国家2327名战士,静静地躺在这里。我细看了几个花丛间的铭牌:铜质,浮雕着不同的纹饰,有十字架、故乡的动植物、阿拉伯图形等等,有姓名,有“1950—21age”“20”“23”“19”……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年龄。为纪念一位名叫J.P.Daunt的澳大利亚士兵,公园里的一条水渠以他的姓氏命名,他只有17岁。
下午4点整,公园里响起了军号声,只见联合国旗被缓缓降下。公园里的参观者,都自觉地原地驻足,凝目仰望。是的,明天它仍将升起,为这些葬在异国他乡的年轻人升起,在招展的联合国旗下,让人深思战争与和平。
历史,应如何评说?人有不同的历史观。一种是“英雄史观”:那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风流今朝”,是“长车踏破、贺兰山阙、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一种是“虚无历史观”:那就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是被打扮的小姑娘”,最差的是“甄士隐、贾雨村”,他们不仅会上下其手,甚至能颠倒黑白。这两种历史观对立,无法调和。想来还有一种,那就是老百姓视界下的“平民史观”: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炮火连天只为改朝换代,尸横遍野皆是农家子弟”。人的历史观形成后,一般是无法改变的。
记得20多年前,参观华盛顿的韩战纪念墙,在美军战士的影雕石壁下,刻着一行字“Freedoms is not free”(自由不是无代价的)。这是他们的英雄史观。当然,我知道还有一座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在朝鲜,我还没有机会去,与我参观过的韩国墓地、美国墙相比,那是我更想去拜谒的纪念圣地。那里有我们保家卫国的英烈,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就是我们的英雄史观。
釜山,山海形胜之处;釜山,成败兴亡之地。
哦,釜山!

微信图片_20240620120600.jpg
微信图片_20240620120557.jpg
微信图片_20240620120559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0620120627.jpg



徐维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徐维丨釜山行记》 发布于2024-6-20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