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不是花中偏爱菊,不是物中偏爱花 - 世说文丛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不是花中偏爱菊,不是物中偏爱花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文人墨客,在诗词中吟咏花树缤纷,与喜欢种养植物、赏玩花草是两回事。

除刘克庄而外,其他词人未必喜欢种花养草,诗里词中却总是难免要提及花花草草。这是因为,自晋宋陶谢之后,自然山水已经成为了古典诗歌寄托情趣的主要意象,植物和建筑则能够与山水一道,成为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能让诗里词中的“自然”变得更为丰富多样。

植物的样貌随季节发生的变化,不仅仅体现时序的改变,更构成了自然空间和审美心境的组成部分。树木能造成特殊的空间,树阴树影,漫天碧绿,是构建现实空间与构建词境的理想素材。

不过,今天都市中的绿化带或行道树是另外一种事物,它们的存在更大程度上源自人们的现实需求,而不是审美需求。今天的树木,只在两个地方依然保留着完全的审美功能,一是郊野深山,二是中式古典园林。

是以,几乎没有词人笔下不写春花夏树。在宋词的时代,言情言事(情趣)几乎必须与景物(意象)贴合方能成为佳作,于是花树草叶也成为了词国中的规定语汇。像刘克庄这样真正喜爱花草植物者倒为数不多,这种爱花如同爱剑、爱书,是个人性的喜好,并非诗词领域的通用感受。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恰好道出此番意思。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选自《元稹集》第180页)


冯震翔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不是花中偏爱菊,不是物中偏爱花》 发布于2020-8-25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