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强丨三星堆出土的几件文物细部考释 - 世说文丛

王晓强丨三星堆出土的几件文物细部考释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目前三星堆考古基本上走向了讨论者固滞化的胡同。这似乎正是网上“不敢深挖了,再挖要改变中华历史了”的无知者之无稽之谈。小民我比较相信碳-14测年结果。固然我人轻言微,但我仍然相信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下限,不出周公平息武庚“叛乱”,年代上限不过商民族阏伯、实沉的史前“分裂”。

1.从服饰学角度上看三星堆一些文物细部——

一头双身龙冠子,这是三星堆2号坑出土之跪坐青铜人头戴的冠子,图1-1是冠子的正侧面线图:整个冠子是两条龙的身子,跪坐人的头,就是相当于这“一头双身龙”的“头”;目前在三星堆以外的现实人物图像当中,尚不多见这种冠子,显然这是一种神灵或现实中有代表神灵资格者才可以戴的冠子。这冠子,在一般写实人像头上,目前较难见到,但在商王族所属贵族所崇敬的神灵造像身上却屡见不穷。
图1-1之冠子的近似体,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九个“日头”之浅浮雕青铜面具了,这九个面具分三组,三组造型大同小异,我就以三组当中“A”型为例(图1-2):如果我们将这图两只相对内勾之一头双身龙尾巴之间的圭、犄角除去,就会得到图1-3的图形,这个图形就好比图1-1跪坐青铜人的头,和头上所戴的冠子。
为了证实图1-1的冠子是一头双身龙的象征体,我们不妨用石峁遗址出土的“日头”浮雕为例(图1-4。考古工作人员将其排序为“10号”。我推断石峁遗址建成年代在公元前2071年夏代建国以前,毁于商朝建国公元前1600左右),图1-4是大禹毁掉的祝融氏太阳神庙里的太阳树浮雕像(这个被毁弃的太阳神庙约建于公元前2357年左右)。如果将此图“日头”头顶对勾的角状物理解成两条龙,我们就会明白图1-1的冠子,就是图1-3所示意的样子。
图1-5是1982年河南郑州出土商代早期青铜卣的腹部图案,这条一头双身龙的额间,还有自大汶口文化直到商代仍然继承的帝俊伏羲氏族徽“◇”形符号。
图1-6是江西大洋洲商代文化遗址出土的一头双身龙面具,这只面具头顶上的两条龙尾,尾巴的勾曲向外。在商代,一头双身龙形象的尾巴,向里或向外勾曲,没有定式。
图1-7是1986年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的八鸟四牛尊圈足上的一头双身龙形象。
图1-8是商代后期兽面纹方彝盖面一头双身龙图案。
图1-9是图1-10是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的人头太阳鸟的冠子,两张图之线图是人首太阳鸟侧面图,一张是青铜原器照片;原件龙头已残。冠子上的一头双身龙作两头一身龙样式。在商代,甚至商代以前,一头双身龙和两头一身龙意义一致,都是伏羲女娲交媾在一起的形象,请不要怀疑这种判断,因为自史前到商代,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崇尚多生多育,而非优生优育只生一个好。
以上图1-1至图1-8,都是一头双身龙冠子存在的证明。图1-9至图1-10是两头一身龙冠子的推断,我要说的是,作为伏羲女娲图腾形象两头一身或一头两身的冠子,是商代艺术家表示神灵威赫的装饰!
图1-1至图1-3,既然戴伏羲女娲合体图腾之冠子,自然而然他们就是伏羲女娲在人间的代理人、子子孙孙,图1-4至图1-6,是商王族乃至三星堆祭祀者崇敬的神灵,按“民不祀非类”的原则,这些神灵必定是商王族及三星堆祭祀者的祖神。图1-9至图1-10,是戴两头一身龙冠子的人头太阳神神鸟,正因为古书说太阳月亮是伏羲女娲生的,所以它们作为祭祀的工作人员,一定是伏羲女娲的后世亲族。历史上同姓族人一般负责宗祠工作,也是沿袭了这个道理。图1-7是三星堆祭祀太阳神器皿上的图案,上面的一头双身龙恰恰就是商王族的族徽、国徽。图1-8则是商代后期商王族青铜方彝上的族徽、国徽, 这些相同的前提,一定基于他们同一个族属。是的,他们同属祝融氏,同是伏羲女娲的子孙。
有了上面的铺垫,我认为图2-1是商代的鸮角冠。这是一种玄鸟崇拜的冠子。商王族认为“天生玄鸟,降而生商”,玄鸟的本鸟是猫头鹰。
伏羲女娲兄妹兼夫妻,他们是同族婚的夫妻。他们分别来自少昊民族,伏羲氏来自少昊的“四叔(四个贤淑的后人之一)”,女娲来自颛顼氏(颛顼氏亦来自少昊)。按史书说,伏羲龙图腾,女娲凤图腾,因为他们二者不可分割而实际上图腾互相拥有,所以中国龙蛇崇拜一直到了晚清时代,而且无一例外,一切龙凤图案,无不是“龙中有凤、凤中有龙”,这种民族集团的高度认同感,最可能的是,他们早期的服饰或者侧重龙图腾,或者侧重凤图腾。这种侧重更加说明他们是以伏羲女娲为代表的民族集团。
我之所以有这种认识,主要因为是三星堆至今已出土了八棵青铜太阳树,还出土了一枚刻画太阳树的玉琮,这还不算,三星堆还出土了九个青铜“日头”,还有每季度孟、仲、季当值的超大青铜“日头”,因此我可以肯定,三星堆是祭祀太阳的道场——这时的中国第一崇拜是太阳神,因为太阳是伏羲女娲生的,所以他们一定须臾不忘祭祀伏羲女娲。而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的青铜人头,都是祝融氏之太阳家族里曾经在历史长河中“日头”般闪耀的精英人物,但我们目前却很难知道它们具体是谁了。
如果上面的说法可以通过,我敢说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的超大青铜立人戴着的冠子,是玄鸟形象的冠子(图3-1),这种冠子上面玄鸟之变形形象,在2号坑出土过(图3-2)。说2号坑出土的这种变形的玄鸟,不妨在此附带一论:这种玄鸟似乎和翠鸟、鱼鹰进行了异质同构,如(图3-3)就可能是参与这种玄鸟的异质同构角色,因为在商代,玄鸟有时会和猫头鹰以外的鸟类异质同构,这里暂不赘言。
传说商民族是帝俊、帝喾和玄鸟生出的,当然,这个玄鸟是指玄鸟图腾族系里的女人。按《山海经》说,玄鸟图腾族系里的人,是号称女娲的精英。因为商王族是周王族的死敌,商王武丁曾杀死了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周文王也被商王囚禁了多年,所以周人恨商王族,不仅恨活着的商王,甚至恨商民族的图腾鸟——玄鸟。玄鸟的本鸟是猫头鹰,当少昊氏没有衰微的时候,女娲氏所在的玄鸟图腾一支就掌管着“司分”——掌管着春分秋分的节气测定,因为猫头鹰是一种夜晚出现的神秘之鸟,春分秋分昼夜时间相等,所以猫头鹰就成了这个时段的代表。估计以猫头鹰为图腾族徽的殷商上层人物,曾对周王族特别的凶恶,所以猫头鹰就成了周王族憎恨的借体,于是随着殷商被暴力消灭,对殷商的憎恨就转移到了文化上,乃至在商亡之后,对猫头鹰的憎恨渗透进民风民俗当中去,让它担负了两千多年凶鸟、恶鸟的骂名。
请注意猫头鹰担负了两千多年凶鸟、恶鸟的骂名这件事实,它至少说明了至殷商灭亡,没有一个聪明人能够肆无忌惮地将猫头鹰当冠子戴在自己头上了,恰如“文革”时期,大陆有谁敢把国民党军徽钉在自己的帽子当中?
进一步说,三星堆2号坑大铜立人,一定是商王族当中一个可以和玄鸟图腾画等号的领袖人物。我认为它就是名字读音和帝俊相似的帝舜,也有可能是历次祭祀太阳,都让这个大铜立人代表当时在位商王的人。
当然三星堆出土人物身上可资评说的服饰还很多,但是我列举的这几样服饰,可以说明三星堆参与祭祀的巫觋,是伏羲女娲的后裔,被祭祀的偶像也关系到伏羲女娲。伏羲女娲是商王族的祖先,商王族是古重黎氏的代表族裔,古重黎氏是商代的祝融氏,所以我的结论是三星堆是祝融氏及商王族的太阳神庙。

2.从伏羲八卦方位的存在上看三星堆一些文物细部——

最近有人说:前人认为伏羲画八卦就是为了制定节气历法,是不可靠之说。虽然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曾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查遍了记载节气历法的古籍,却始终找不到任何关于伏羲制定节气、历法的记载。
这些人读书不细致,当属五经之一的《尚书》,在《虞书˙尧典》中明确记载:“(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其实“羲和”是帝舜手下懂得“历象日月星辰”的人,其人与帝舜,都是伏羲女娲的子孙,他们司天的技能,恰恰就是传承了伏羲女娲的本领,细致一点说,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司天”职事的必须。
这些且不表。我要说的是伏羲八卦方位的创作,至少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在追踪太阳从春到冬许多循环之后而得出的结果。只要看一看今天的通行版本《易经》的《乾(天)》《坤(地)》两卦之上南下北之位置,就会知道此通行版本出现以前,一定有过以冬至、夏至为主要内容的《乾》《坤》。看官,若不信,就请看《乾》卦,它说的就是冬至后苍龙星宿的变化: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九四》或跃在渊、《九五》飞龙在天、《上九》亢龙有悔……冬至,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运行,虽然北半球气候还属于冬天(这些伏羲氏可能不懂),但太阳的光照日渐增强,所以苍龙星宿志时的星宿从“勿用”状态,渐渐呈现之“在田”“在天”等等。
《坤》卦《初六》爻就说:“履霜,坚冰至”——至少这一爻有覆盖了“夏至”这一节气表示的痕迹。秋天就在夏至以后,秋天见霜,这是冬天“坚冰”的先兆。
在《易经》中,还有非常重视八卦方位和节气联系的章节,如《蛊》卦卦辞:“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巽·九五》爻辞:“先庚三日,后庚三日。”
在商代以前,大致只分春天、秋天两个季,冬至后为春季,夏至后为秋季。“甲”代表春天的太阳之名(又称“日名”),“庚”代表秋天的太阳之名(也称“日名”),在《易经》通行时代,“甲”和“庚”分别是冬至后、夏至后商业贸易日子之定时,换句话说,冬至后逢天干“甲”的日子,夏至后逢天干“庚”的日子可以进行贸易,这都是商周以前商贸聚集的日子,这日子唯在冬至、夏至之后改变。这个改变的起点正是“少昊之衰”,颛顼氏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的工作内容,而“南正”“火(北)正”,正是伏羲八卦方位之南乾、北(火)坤的所在,伏羲(重氏)女娲(黎氏)就是司天司地的兄妹兼夫妻成为神灵之后,彼此不分的标志。
其实我在这里强调伏羲创造的八卦方位,就是太阳行走的阶段路线。因此这八个方位就是古人认定伏羲女娲生了日月的依据——在远古,谁能在茫茫的宇宙中找到日月行走的规律呢?自然而然是日月的父母——伏羲女娲,这就是商王族让三星堆巫觋祭祀太阳神的对象,当然三星堆的巫觋,也是伏羲女娲的后人;伏羲女娲,被他们的子孙奉为神明;它们的DNA不仅传承子子孙孙,它们的精神,竟然变成了左右天地一切神秘现象的制造者。
如果我说的这些问题不错,那么最明显的是,凡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只要有明显的太阳纹者,最少和太阳神有关——
三星堆的太阳轮,是这里出土的最大的太阳纹,它颇像现代汽车的方向盘(图4-1)。
图4-2是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神殿”(这是三星堆考古工作者的命名)——一望而知,“神殿”和太阳神密不可分,因为他的上面有许多的太阳图形。
图4-3大概是戴着狗头冠子作法的巫觋。狗头冠子近狗嘴部分有一个太阳纹。从出土的商代狗形青铜器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残件上看,狗应该是太阳的坐骑。三星堆这种“太阳狗”应该是异质同构的神物,因为它头上长了猎兔犬的大耳朵,还长了歧尾龙的尾巴;有人说这是一匹大象,说的人似乎没有图像学知识,须知有汉一代,有大量的太阳狗图像,汉代以前也有太阳狗的图像。后世的图像来自前代的传承。大汶口文化的狗尊当然应该是祭祀神灵的,如果是祭祀祖先的,大致就是祭祀伏羲女娲的,一般说“伏羲”的“伏”,就含有“犬”崇拜的讯息。
三星堆既然是伏羲女娲的后人,太阳狗就一定存在。如果此说可准,那么图4-4就是三星堆太阳狗比较完整的异质同构的象形。这种太阳狗的歧尾,有可能就说它们身上各有伏羲女娲一身的暗示(今天汉语当中,仍有用“尾”作为数量词的习惯)。据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载,徐偃王生下后被名叫“鹄苍”的狗救回,成为一代名君。后来这条狗临死,生角而九尾,竟是一条黄龙——鹄苍死后,埋它的坟名曰:“龙墩”,又名“鹄苍冢”,老百姓世代崇拜它,至今称它“狗坟”。徐偃王是大汶口文化伏羲女娲一支的后裔。这一族崇拜的狗图腾,就生着角。所以作为大汶口文化的狗图腾,后来生了犄角,也是应该的。另外作为伏羲氏龙图腾本身之异质同构,狗就是十分重要的参与者。
图4-5,是三星堆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残件,其作为祝融氏的神巫,背上的方形神台基座,就有十二个太阳图像——大汶口文化崇拜太阳,大汶口之典型特征——鸟鬶,它反映的就是崇拜太阳的初心。
图4-6是四川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轮。金沙遗址是三星堆太阳神庙被摧毁后又建的小型的祭祀太阳神的道场,时间在周初,估计是商遗民们修建的。这个太阳轮是笔者为证实图4-5方形神台基座而特意例举的。中国自古就有“天圆地方”认定,太阳在方形的大地四周照耀着,它的十二道光芒,就是图4-5方形神台基座四到边的十二个太阳图形。太阳十二道光芒外的四只太阳鸟,就是一周年的四季,也就是图4-5方形神台基座东西南北四个面的太阳一季的行程。这也正是伏羲八卦方位的继续证实。这又可见金沙遗址是三星堆祭祀太阳神继续场地——它的祭祀内容应该完全相同。图4-7头戴太阳轮的祭祀者,正是三星堆出土的特大青铜立人像(图3-1)的简缩——同时,我们可以证明图3-1头上的猫头鹰就是太阳轮的象征。
大汶口文化的后裔(可能是帝舜氏),早在今石峁遗址大禹石城建筑之前,就建立过太阳神神庙。今三星堆遗址,就是前大禹城太阳神神庙的继续。周公旦动用暴力摧毁了三星堆太阳神神庙(时间相当西亚的新亚述时期),神庙的遗物,就是今天我们论究的东西。

3.从伏羲八卦之《雷》卦的设定,推定三星堆这件青铜神像是商王族的祖神——

三星堆遗址既然是商代祭祀太阳神的道场,它必和伏羲八卦方位关系密切。
三星堆既然和伏羲八卦方位的关系密切,必然和商代通行的《易经》关系密切。
《易经》的作者既然是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的精英,就必然和这些精英对自己靠《易经》左右社会的合法性找出理由。想来想去,他们只有利用史前人的愚昧,吹吹牛皮。这牛皮有强烈的时代局限——他们竟然说,他们是自己的母亲和雷神一块生的。
伏羲氏来自少昊氏的重氏,女娲氏来自颛顼氏的黎氏。颛顼氏来自少昊氏。可能少昊氏、颛顼氏在六七千年以前,都是母权社会。大约到了伏羲女娲时代,已经进入了父权社会。
伏羲的重氏,女娲的黎氏,合称重黎氏。到了后世,重黎氏又称为祝融氏。我称祝融氏为“太阳氏族”,因为祝融氏建立了虞朝,这个虞朝就是以帝舜氏政变帝尧氏而建立的。帝舜氏的“舜”,读音颇像“俊”,于是有的学者就把帝舜混同了帝俊。但帝舜氏就是《尚书·虞书·尧典》里的帝舜,他政变帝尧的时间在公元前2357年前后。他不仅把鸟图腾带到了黄帝影响下的地区,还利用了伏羲女娲民族集团熟练运用的天文学知识,明白天文地理,而达到神一样的存在,代替了帝尧氏。
我考据,祝融氏曾经在“共工国山”(即共工国。‘山’即国土、城池的意思)建立了太阳神庙。大禹率军队消灭了共工国,拆毁了太阳神庙,建成了大禹石城,这石城也就是今天的石峁遗址。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雷神青铜像(图5-1),它的躯体呈“C”形。而“C”形,远在中国的史前,就是龙的特有形态之一。
祝融氏在今天大多数人眼里是火神,殊不知他在周代以前,死后一直属太阳神族群。在三星堆,祝融氏除了充当太阳神、四时神、季度神等等许许多多与太阳有关的神明外,还充当雷神。

请看我解释的《易经·震》卦卦名和卦辞——
“震”甲骨文作“䟴”,字面指武装暴力唯独出自商王的杀伐,在这里却指商王祖先神灵遣雷霆施行的惩罚。“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匕鬯”祭祀祖先神灵的东西,“不丧”在这里借代祖先神灵不伤害顺从自己的人。换上今天的话讲:我商王族是雷神和华胥氏生的伏羲女娲之正宗传人,谁敢反对我们,我们的祖先雷神就会派遣五雷轰你的顶。
我们再看三星堆里的雷神(图5-1)——这是3号祭祀坑和8号祭祀坑分别出土的两个残件拼接的。3号祭祀坑出土的是人腿鸟爪的祝融残件踏着鸟头龙,这个残件上的人腿文身以眼睛(图6-1),这眼睛曾在殷墟四盘磨村出土的王族之玉人身上出现过(图6-2),在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的神巫腿上出现过(图6-3)。这些可以证明安阳殷墟身上的眼睛纹(图6-2),和三星堆神巫腿上的眼睛(图6-1),都表示三星堆的神巫,和殷墟王族是一个民族的人,是伏羲女娲的子孙。我认为这种眼睛纹,传承久远,早在大昊氏形成以前(大昊氏形成大致在公元前4400年左右)。
再看三星堆里的雷神(图5-1),它头上顶着一面鼓(图5-4),请注意,这不是一般研究人员所谓的“尊”。再请注意,这个误说的“尊”口沿下面有乳钉纹——这乳钉纹是大汶口文化陶鼓之芒刺的商代仿制(图5-5)。大汶口文化的陶鼓口沿上边,有一圈模拟太阳光芒的尖刺,这太阳芒刺,给后世几乎一切的鼓,有了个先入为主的名字——太阳鼓。这“芒刺”在陶鼓通行时代有实用的意义,它可以将蛤蟆皮、鳄鱼皮趁湿固定在“芒刺”上;它一如现代鼓的鼓钉。三星堆雷神头上鼓的乳钉,就是如此“芒刺”的变形的追忆。
图5-3是三星堆出土的雷神像。它可能戴着象征伏羲女娲交合的一头双身龙冠子,还生着“龙眼”(图5-6),——这眼睛就是三星堆出土的特大“日头”面具的那般眼睛(图5-7),是所谓龙兵虾蟹的眼睛。一般研究人员说这种眼睛是蜀族始祖蚕丛鱼凫的眼睛,殊不知它是帝俊氏龙图腾的眼睛移到了人的眼眶里面,这正如女娲氏凤图腾的翅膀移到了三星堆“日头”的翅状耳朵上。这个判断我早在上个世纪就提出了,只是我人微言轻,说,等于胡说而已。不过还得在这里说一说:三星堆祭祀太阳神的先民可能是伏羲氏后人实沉氏的一支,而伏羲氏后人阏伯一支,可能是商王族。再重复一次:三星堆的雷神是祝融氏的某位精英人物,是伏羲女娲的后裔——因为这种身份,《易经·雷》卦辞才会有说出“震惊百里不丧匕鬯”的底气。
图6-1是2号坑1986年出土的雷神的腿部残件。是文身了眼睛纹的腿,它生着鸟的爪子;这个1986出土的腿部残件,和2022年8号坑出土的雷神上身的残件,拼对出雷神的全身,这个全身的躯体呈“C”型。“C”型是商代以前中国龙的特定特征。雷神是伏羲女娲的后代,女娲氏崇拜凤鸟,伏羲氏崇拜龙,于是伏羲女娲的后代——雷神,会生着凤鸟图腾遗传的爪子、龙图腾崇拜遗传的躯体和眼睛。伏羲女娲生了太阳,所以雷神头顶着一只象征太阳的太阳鼓,雷的声音就是这种鼓发出的。俗云:雷雨不久长。雷过天晴艳阳天。
但我认为三星堆诸多“祭祀坑”的年代下限,在周公姬旦平息武庚“叛乱”之时,年代上限在商民族阏伯、实沉的史前“分裂”之后
——阏伯、实沉,本是伏羲女娲之后,因为生存空间的矛盾,阏伯领一支人居住在东方苍龙星宿的星土之下,实沉领一支人到了西方白虎星土之下。到了白虎星土居住的人,据《左传·昭公元年》说,实沉一支“以服事夏、商”为社会状态——我们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一些夏代的文物,估计这些文物的主人,就不乏实沉一支人。
实沉一支人居住的三星堆之地,正是西方白虎星宿的参星星土,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也许东方苍龙和西方白虎星宿的“商”宿“参”宿,此灭彼现,所以商王特意命实沉一支祭祀太阳——西沉的太阳当然见不到东升的太阳,所以商王的太阳神庙设在今三星堆地域,这是应当提醒大家的(详见后续的拙文)。
有旧有拙文《日神与雷神——震卦的神话》,现在再度附上,敬请一读。

1.png  

图1-1·三星堆之太阳神的祭祀巫觋。图1-2·三星堆祭祀的太阳神——“日头”之一。图1-3·笔者去掉“日头”圭形冠及犄角装饰的“一头两身”形象。这个形象就是祭祀巫觋头戴两只龙蛇之躯之冠子的样子

2.png

图1-4·石峁遗址出土的前代祝融神(可能是帝舜氏建立)庙里的“日头”——一头双身龙。图1-5·二里岗遗址出土的商代早期青铜彝器上的族徽。图1-6·江西大洋洲出土的一种商代的一头双身龙合体形象

3.png
 
图1-7·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商代三星堆祭祀器皿上的一头双身龙。图1-8·商代后期青铜方彝上的商王族一头双身龙族徽。图1-9·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两头一身龙冠子之人头太阳鸟的冠饰。图1-10·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青铜铸造之人头太阳鸟所戴两头一身龙冠子

4.png

图2-1·三星堆1号祭祀坑出土的鸮角冠青铜人首。图2-2·角鸮。图2-3·商代玉雕角鸮(玄鸟)。图2-4·妇好墓出土的发饰作鸮角的男女合体神(一面伏羲,一面女娲)

5.png

图3-1·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的猫头鹰饰帽的帝舜形象。图3-2·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猫头鹰或鱼鹰(或翠鸟)异质同构的形象。图3-3·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的鱼鹰(或翠鸟)

6.png

图4-1. 三星堆出土的太阳轮。图4-2.三星堆2号坑出土有太阳纹的“神殿”。 图4-3. 戴太阳狗冠帽的三星堆巫觋。太阳狗的嘴部有太阳纹

7.png

图4-4. 三星堆长角的歧尾太阳狗。图4-5.三星堆出土的祭器方座座基残件(上面有太阳纹)右是左的局部。

8.png

图4-6.四川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轮。图4-7.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轮帽冠和祭祀者

9.png
 
图5-1·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的雷神下半身,和8号坑出土的雷神上半身拼合的雷神祝融氏。雷神的肢体呈明显的“C”形,“C”型是中国商代以前龙的基本形体。图5-2·祝融双手摁着罍盖——罍是雷的储存器。图5-3·雷神祝融头像——它生着耸立的龙的眼睛

10.png
 
图5-4·三星堆雷神头顶的太阳鼓,而不是“尊”。图5-5·大汶口文化的太阳鼓,陶鼓。图5-6·三星堆1号坑出土的铜龙柱形器——龙眼是凸起的。图5-7·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大型凸眼“日头”

11.png
  
图6-1·三星堆2号坑在第一次发掘出的土雷神两条腿上的眼睛纹。图6-2·殷墟出土的玉人腿上的眼睛纹。图6-3·三星堆2号坑在第一次发掘时出土神巫腿上的眼睛纹


附:日神与雷神——《震》卦的神话

伏羲八卦方位的《震》卦在东北方,文王八卦方位的《震》卦将其篡改在了东方。文王八卦的改动根本就是一种更动商朝建国核心理论的阴谋。例如《震》卦卦辞“东北丧朋”,本要说的是——在东北方位的“震”,是以雷象征战争的卦;战争丧失的是钱生钱、物生物、人生人的安定,然而文王八卦这一改,“东北”到底指的什么呢?《震》,甲骨文作“䟴”,本意为战争引起的国家震动。对于这一点,研究《易经》的学者不可不知。
我怀疑“子不语怪力乱神”产生的语境,可能是作为商贵族后裔的孔子,知道了商朝和周朝对立的本质,也知道商朝敬鬼神、迷信神话的利弊,为了躲避周朝的忌讳,才不语怪力乱神的。我曾在北大“孔学堂”宣讲过:“孔”字由象形龙的“C”,和象形人的“子”异质同构而成,这“子”象征女娲,这“C”象征作为龙图腾伏羲之身,因此孔子是地地道道的伏羲女娲后裔,如果伏羲女娲是一种祖先宗教的象征,“孔”姓则是这种宗教的“神父”之流存在的标志。
在神话中,东北方就是雷神居住的地方。《庄子·达生》以战国人角度叙述这种认识甚明:“……灶有髻。户内之烦壤,雷霆处之,东北方之下者,倍阿鲑蠪跃之……”
“灶”,指灶神。《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灶神祝融,本是太阳神,因为它受祭祀于炉灶,故而成为灶神。青岛崇汉轩汉画博物馆藏有冥器炉灶,上面有祝融的一个头——显然祝融既是“日头”形的太阳神,又是灶王爷(图1)。
“黎”指“重黎”;“重”指伏羲氏,“黎”指女娲氏,合称“重黎氏”;二者彼此可以互称;即帝俊氏、帝喾氏,祝融氏是太阳氏族,在商代,这一族曾是住在今天三星堆文化遗址,专管祭祀太阳的族群。在伏羲八卦方位中,祝融之族祖重黎的“黎”,其重要的祭祀地点,应该就是西南方,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的青铜祝融头像——日头,是不可忽略的证明。我认为这西南巽位、风象,在商代代表的是:繁育货殖。
“髻”,灶神的名字,状如美女,穿红衣。《史记孝武本纪索引》引司马贞曰:“髻作浩”,灶神名“浩”浩即帝喾的“喾”,古代有名声的祖先族号往往被后人袭用,祝融氏(商王族就是祝融氏的最大的代表)出自帝喾、重黎氏,其族因“傍大款”心态自称“浩”,犹朱明后代皇帝皆袭称“明”也。
“烦壤”指焚烧的炉灰,指灶神的居处。“烦”读焚。焚烧。
“东北方”,指作为太阳神、火神的祝融,行使其专管雷霆之职时的居处。东北方,也是伏羲八卦方位的“震”位。西南相对的位置东北,正是震的位置。震位兆春,而自然界的雷,其活动的时段正是春天。
可见,太阳神、火神、灶神、雷神,这是祝融氏化为神明的司管事物。在商代或商代以前,因为战争征伐崇尚出于“王师”,而王师的号令之权必须出自祝融氏的商王。所以作为祝融氏的商王,其决定战争征伐的行为必然要代表天意,于是成书于商代的《易经》,代表天意惩罚的雷击,就必然由祝融氏之太阳神一族来完成。
雷神和太阳神在逻辑上自然而然得到了合一——雷神是太阳氏族的成员,在神话传说中,伏羲女娲是雷神和华胥氏一起生的,所以伏羲女娲这一对兄妹兼夫妻,在生下一群太阳以及和太阳有关的时令神之后,还生了雷神。写神话故事的人,我在这里提醒你,雷神有太阳氏族的DNA!
我的这种结论在于《易经》的《丰》和《噬㗐》两卦的《象传》,它前者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它后者曰:“雷电‘噬㗐’。先王以明罚勑法。”它们皆以“电”属于“火”,以“雷”象征来自商王的惩处或刑罚。这样我们更该明白,身兼太阳神、火神、灶神的祝融氏,完全可以兼当雷神!
原来商王族崇拜大火,不仅是崇拜又名商星的大火星、辰星,还崇拜现实中燃烧的火!
“东北方之下者”指“倍阿鲑蠪”的居处。“倍阿鲑蠪”据《庄子·达生》《疏》说,是一种“跃状如小儿,长一尺四寸,黑衣赤帻,带剑持戟”的东西。 这不由让人想起了《易经·震》卦。这也不由让人想起了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太阳氏族之象征雷神的祝融铜雕像(图3)。但是我们不敢因而妄断。
一说“倍阿鲑蠪”就是一种大蚂蚁。今歇后语“雷公劈蚂蚁”“雷公上锅台”、山东潍坊民俗打雷天扫锅台上的蚂蚁以求尽除,都见雷神和蚂蚁的神秘关系,其中具体的关系暂不得而知,但可以说明东北方位是烙在民风民俗之伏羲八卦方位的东北方位。
四川广汉三星堆最近两次的考古挖掘,得到一件残破的青铜雕像,考古工作专家将其和1986年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一块青铜残件,和2022年出土的一块青铜残件,成功地对接在了一起,成了一件含义奇幻的商代神像(图3)。
1986年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那块青铜残件,拙作《文身的秘密》(岭南美术出版社,2013·1)里指证:它正是祝融乘两龙的双腿以下部分。现在我更加肯定:它就是祝融乘两龙的特征部件!那两龙是鸟头蛇躯龙,那祝融是人首鸟爪且文身(图2)。
祝融氏值日神十人,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命名。它们轮流值日,十天一循环,一循环称为“旬”。它们凡是值日,必乘两龙,它们在三星堆文化遗址和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的形象,多为一个人头,即传统称太阳曰“日头”之谓。但是石家河文化里,它的象形多以鬓发异质同构以头的左右为一双鸟翅,在三星堆文化里,它的象形多在头顶的发端异质同构以左右两条龙躯。三星堆出土的硕大的三个“日头”,其耳朵异质同构以鸟翅,这有些像石家河“日头”。在“日头”异质同构鸟翅、龙躯,那因为它们是鸟图腾、龙图腾的后代——祝融氏是伏羲女娲、重黎氏之后,伏羲氏主图腾为龙,女娲氏主图腾为凤,作为它们的后代,龙凤图腾的DNA都被继承了。
这件含义奇幻的神像中,祝融纵目,大耳似有剪切装饰,头戴象征二龙共首的冠子,绣衣,绣花短裙,露出的腿上纹以图案;两条鸟首龙头承载作为祝融的鸟爪;祝融的两只手撑着一只有盖的罍。腰肢似可以弯曲的龙躯,所以折叠成“C”形;最主要的是它的头上顶了一只长腰的鼓(图3),是鼓,而不是“觚形的尊”——类似这种鼓形,多见于史前的陶鼓,这种陶鼓蒙上湿软的动物皮,一旦干燥,敲击可以发出咚咚的声音。今天鼓有俗名“太阳鼓”,中国云南基诺民族就叫鼓为“太阳鼓”。祝融是太阳神,可以说太阳就是祝融。这件作品显然取太阳鼓象征或借代太阳,从而衬饰雷神是太阳氏族的成员。
祝融是以伏羲女娲为代表的大汶口文化之神灵。文献上称重黎之后为祝融。重黎是重民族和黎民族的后代,重黎就是伏羲女娲,他们是不可分割的民族集团共同体。其在商代的后人之一支,居于今四川三星堆,为商王朝掌管太阳运行的祭祀工作。商王族当然也是重黎、祝融的后人。拙作《造物未说的秘密——破译上古图腾崇拜祖源》对此有详说,这里暂且不表。
帝俊、帝喾、重黎氏生了日月,其现实中的后人祝融氏,便成了为日月巡行的职业祭祀管理人。
祝融的神貌在三星堆二号坑出土了多件,一种是浅浮雕面具,共九件,件件头上生着双角一样的两条龙躯。这类浅浮雕面具,有的还用墨强调勾勒出眼睛,似在力求说明那是“纵目”;一种是圆雕,多件,有的甚小,有的体积非常巨大,其耳朵与鸟翅膀异质同构,其眼睛和虾蟹的柱狀眼异质同构。如此神貌,特别硕大的圆雕神貌,和图2之祝融的头造型,别无二致。九件浅浮雕面具,是待岗巡天的“日头”。三件体积非常大翅耳耸目圆雕“日头”,是司季度之太阳神,名字或分别叫孟、仲、季。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鼓多见,且各种各样,类似三星堆这种高筒样的陶鼓也能见到。从后世阴雨不止,击鼓驱雨而攻天的风俗推测,鼓被古人认定为可以驱雨放晴的东西(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七载《止雨祝》等)。我们从下面的引图当中,不难看出史前陶鼓的含义:鼓身上不乏雕塑出想象的太阳光芒者(图4)。三星堆这件祝融头顶的太阳鼓,上面沿口的一排乳钉,就是陶鼓蒙皮陶凸的遗留——陶鼓鼓面的蒙皮,需要这种陶凸系挂、缠结,而祝融头上的铜鼓,为了表明它曾经演化自陶鼓;而它特意铸出了乳钉,反而可以证明它的前身就是陶鼓。山东沂南前寨画像砖上饰以羽葆的太阳鼓,它上边的太阳纹,恰恰可以说明太阳鼓自大汶口文化时代到汉代,其民俗认定它和太阳的关系亲密,的确不虚(图5)。
汉代王充《论衡·雷虚篇》说他见到的“画图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甲骨文“雷”字基本的笔画呈“S”状,并在“S”之中夹以圆点形来会意雷声。一说“S”象形闪电,但甲骨文凡“C”“S”形笔画大多象形龙,所以甲骨文的“雷”字可能在“S”之中夹以圆点形是象形“累累如连鼓之形”。三星堆这件铜雕雷神,头上的鼓、“C”形腰肢(甲骨文“C”“S”形笔画,皆与龙属文字有关),基本和甲骨文“雷”字造字的语境相近。《山海经·海内东经》所描绘的雷神,就是“龙身而人头”。还有一点需要提醒:雷近雨,龙行雨,祝融氏之族是伏羲女娲、日月、龙凤图腾的正宗传人——例如三星堆的“日头”祝融像,都是龙眼(虾蟹之目)翅耳(凤鸟翅膀)异质同构的结果。
我认为祝融之族神灵有雷神,还敢说太阳神祝融和雷神曾经都有过仅次于天帝的身份。
祝融两只手撑着一只有盖的罍。这罍在后世《尔雅·释器》里这样解释:“彝、卣、罍,器也。”《疏》:“罍者尊之大者也。……饰罍皆得尽云雷之形,以其云(称呼的意思)罍,取于云雷故也。”这是说罍所以被称为罍,是因为它的装饰图案都作云雷的样式!这个解释十分重要,也许两汉战国云雷纹的具体样式不一定有标准,让我们难以为据,但作为“云雷”的概念音读,却耳熟能详(图6)。似乎可以确定:“云雷”就是古时“罍”的原始意义——与祭祀云彩、雷鸣有关系的容器。
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青铜罍(图7),上面的图案多有双数的存在(参见三星堆博物馆编《三星堆:古蜀王国的神秘面具》五洲出版社,2005·11,055、056图释)。按照双数为阴的传统原则,其可能是和此罍、罍属阴的象征有关系。
若准此,三星堆的罍,可能是交通云彩雷鸣的祭祀器皿。或者可以说,三星堆出土的罍,都有盛放“云雷”的可能。
古人认为:“阴阳合为雷。”雷是“太阳之激气也,正月阳动,正月始雷。”——雷神头顶的鼓是太阳的象征或借代,也就是太阳,祝融两手所撑的罍,正是合函了的阴气。祝融双手打开罍的盖子,释放出来阴气,正所谓阴阳合而为霹雷。也许《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记录的就是太阳神可以启动“晴天霹雳”的事情?
我们从石家河文化出土的图像中,可以看到太阳神驱动云师也或雷师丰隆的刻画(图8)——图8的左图,是太阳鸟乘两龙,龙是和三星堆其祝融一样,是鸟头龙,两龙的中心是“日头”,两龙的龙尾之处是“丰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太阳鸟的胸部有以“◇”符号,这个符号自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商代文化一直连续不绝,它是典型的伏羲氏民族集团的一种标志。图8右图应是太阳鸟和月亮鸟站在“丰隆”的上端,似乎在商量阴晦不明的天气里应该谁去值日。就后世文字记载,“丰隆”神见于《楚辞·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注》:“丰隆,云师,一曰雷师。”《楚辞·九歌·云中君》说这位又名“屏翳”的云中君“丰隆”,竟然“与日月兮齐光”——既然和日月齐光,它们是不是太阳氏族的一分子?当然是!
假如我们以上图形解释得合理,我们图7、图8也许可以这样解释:从石家河发展到三星堆文化,丰隆神的居所转到罍或尊里面去了。
图3里的太阳神祝融,根据天帝的要求,一个跟头下地,打开罍的盖子接下来就是白昼霹雷。
如果上述可准,三星堆2020年出土的8号坑祝融残件,和1986年2号坑出土的坑祝融残件,对接后应该是打雷日子值日巡天的祝融氏雷神像——祝融不仅可以作为日头来巡天,也可以化为有手有腿的神貌巡天。

11-.png

图1·青岛崇汉轩汉画博物馆藏灶神祝融神像

12.png

图2·左,文身的祝融脚下是两条鸟头龙。右,《山海经》里面的祝融乘二龙的插图

13.png
 
图3·四川三星堆遗址8号坑出土的祝融顶鼓撑罍铜像

14.png

图4·左,淄博博物馆藏陶质太阳鼓。右,桓台李寨出土的陶质太阳鼓

16.png

图5·山东沂南北寨汉画里的羽葆鼓——右图放大左图鼓面,上面是太阳纹

17.png

图6·甲骨文雷(《合集13413》)。金文雷(雷献)

18.png

图7·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罍

19.png

图8·左,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的太阳鸟、日头、丰隆乘两龙玉雕。右,可能是日月鸟站在丰隆的顶端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晓强丨三星堆出土的几件文物细部考释》 发布于2024-8-13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