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陪同日本客户参观一家乡间工厂。公司规模不大,产品质量倒还不错,由此有了几年的业务往来。订单之后的生产监督和发货检验,为中外双方的人员交流增加了机会。闲谈间,第一次从东瀛客那里听到“町工場”的说法。
町,是日语汉字、街道。町工場,指街道工厂,或是那种小作坊。当时听过没想太多,自然而然就淡忘了。最近的几次在老城区穿行,忽然间想起这个词。当记忆闸门一开,立刻回放出一个个亲身经历的场景。
观海路派出所门口 (网络图片)
与小学阿君同学通电话,核实当年在观海一路的马路上是怎么出现了一批制作绳索的劳动队伍的。阿君却一下子想起在观海一路26号下楼梯的院里,有个制作竹扫帚的生产组。当一捆捆的长把扫帚交货时,都是堆在大门口外的马路上,等着地排车之类的运输工具来拉。
阿君提到的生产组,用“町工場”一词对应是最恰当不过了。其时,街道上这些作坊工厂不仅解决了闲散人员的就业难题,而且还招募到困难家庭的残障群体,让有意义的双手劳动成为编织美好生活的希望。生产组的诞生,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观海一路21号门口 (网络图片)
如今看到有旅馆和诊所共享的观海一路21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改造成一栋多层住宅楼,原先的老建筑已无踪影。更为惋惜的是阿君原来居住的29号大院,也在1985年前后由两家单位拆除并合作建起一栋单位宿舍楼。承载着岛城美术史上“青岛美专”的人文遗迹,自此灰飞烟灭、无处再寻。
与阿君一起回想,21号大致是原先生产绳索的地方。后来同一直住在德县路5号、比我大好几岁的青荣兄核实,他对于观海一路上的竹器组、棉麻组、钢模组这些街道企业再熟悉不过了。一是德县路东侧的几个楼座与观海一路西侧的几处院落相邻,且有小道连通;二是在两条马路上住着他的不少玩伴,在孩童的频繁走串中,对这些户外生产组印记自然颇深。
不宽的观海一路,东侧临墙角下还有水沟占去四五十公分的距离。就在这样的马路边西侧,通常竖立着齐腰高的绞绳支架,在支架的两端分别站立着两三名工人。每天他们都在用辛勤的汗水和无忧的欢笑,不停地转动着支架撑起的三四十米长的绳子。一根根细线拧成一股股粗绳,在支架的上下旋转中完成绳索绞缠的制作工序。
观海一路29号一角 (网络图片)
29号院里也有一个生产组,算是一家针织小厂,其机械化程度相对高出了许多。开始制作手套,后来针织腈纶线衣,再后来成立起“青岛泳装厂”,专门生产洗海澡儿穿的那种泳衣了。因为地处观海一路,工厂还注册过一枚“观海亭”商标。花园别墅式的29号,成了高高兴兴上班来、忙忙碌碌生产中、熙熙攘攘回家去的一个像模像样的工厂了。
“观海亭”注册商标 张 敏 设计
生产规模的扩大,让29号生产组增加出一个“分厂”。不知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措施,他们占下平原路25号崔公馆私宅大院中后半部分的空地。这里原本有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小时候以此大树为背景我还留下过照片。结果是大树被毫不留情地砍掉,继而盖起一排针织车间厂房,与东侧观象一路63号为邻。几年后,原本在观海一路的气门芯厂也转移到此。于是在25号前院的临街空地上,搭建起的几间临时板房变成一处新的生产场地。
25号院里的大树,也曾枝叶茂盛
当观海一路29号拆除时,泳装厂便搬到了安徽路。九十年代初,在新盖的一连串住宅楼的40号底层,泳装厂继续开门营业。这段五彩缤纷的历史一时找不到更为准确的证据,完全是年幼心底泛起的层层涟漪所迸发出的道道浪花。
小时候随从邻家小伙伴外出游逛。在安徽路第六公园东南侧步行道边,常常看到一大片晾晒的纸管。对于这纸管生产组,不经意间却是寻到了一些真凭实据。由“青岛市市南人民公社观海路管理区文教厂”盖章的一份字条,记述了安徽路11号纸管厂在建立之初借用的一批物资清单和价值核算。书本大小的一片老式信笺纸上存留下来的毛笔字迹,依旧清晰可辨。
安徽路11号纸管厂旧址 王青荣 摄
“1958年秋天,安徽路十一号内生产组成立时曾借去 大锁四把(肆元)、铺盖用的长绳五条(叁元)、床板一套(计板四大块、又长板凳两张)(壹拾元正)、大缸四个(做浆糊用)(贰拾肆元正)、长木板两块(一块生产组已做了门、另一块还在院内)、铜水壶一个(壹拾玖元正)(其中包括长板壹拾肆元、壶伍元),以上共计人民币陆拾元正。安徽路十一号 叶素兰 条 1962年二月廿三日”
壬寅虎年正月十九的字条
从这一字条中,首先看到了“市南人民公社”的名称。据文史资料记载,1958年9月青岛郊区农村组建了十一处人民公社,而1960年4月到8月间市内各区也相继成立了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等六区的人民公社。所以,字条盖章处显示的“市南人民公社”就不足为奇了。
“市南人民公社”的挂牌仪式
公社的概念,头脑中都是在农村,公社的社员也是农民。从远古部落时代的氏族公社到中古欧洲城镇组织的自治公社,从第一个建立起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巴黎公社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历史上的一幕幕公社图景可谓绚丽多彩。而这张小小字条的出现,却引发出对曾经有过的“城市人民公社”的记忆盲点。
“青岛纸管厂革命委员会”的转账支票
字条中明确了纸管厂的成立时间是1958年秋天,初始名称看来都叫“生产组”。从纸管厂1972年的一份银行转账支票上,可看出在文革期间的单位名称叫“青岛纸管厂革命委员会”。
以上述物品清单为例,不难理解纸管的制作是离不开浆糊的,而盛浆糊的容器还是“大缸”。想象这样一只大缸的直径尺寸,至少能有一米多吧。除了浆糊,主材就应该是纸张了。
“纸管厂”的纸张运费单据
同样的一堆单据中,还有一份1969年“汽车运费”、注明了“纸4车”。1972年两份“青岛市交通局运输队”发票,罗列出运输物品中“纱管纸”和“图划纸”的纸张品名。
“纸管厂”生产辅料的采购发票
纸管厂的运营离不开五金配件和生产辅料,而这些物料大都是在离安徽路不足七百米远的天津路四号、“国营青岛市南五金器材商店”采购的。生产出来的纸管,销售范围涉及多家单位用户,其中有制线厂、染线厂、乳胶厂、橡胶制品厂、糖果冷食厂、电炉厂、石棉厂、镀锌厂、十七中、红专玻璃厂等等。
纸管成品的发货票据
在一张开给“青纺机械厂”的“销售传票”中,还可看到四种规格的绝缘管尺寸。而给制线厂生产的3950个10号“宝塔管”,则是1972年底专供“出口”用的纸管。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街道生产组的小小产品,居然能作为配套并且随着成品出口到国外,不知那时纸管厂工人师傅们是否有种自豪感呢。
各种规格和式样的纸管 (网络图片)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渐渐远离安徽路和能够看得见的纸管厂了。究竟何时生产组不再保留、纸管厂没了经营,仿佛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淡化和忘却的。始终惦记着从安徽路搞到一根纸管充当玩物的念想早已退去,而那个贴着生产组标识的时代更是一去不返了。
往事匆匆,岁月悠悠。如果要感受一番劳动创造出来的美好和成就,回头想想,恐怕还是存在于一种原始手工状态与粗陋作坊模式下所呈现出的真真切切。不知在我们的邻国,当工业水平高度发达之际,他们的“町工場”是否还在。再看当下你我居所的周边,那些街头巷尾的“生产组”早已消失殆尽、荡然无存。
昔日纸管厂小胡同,如今的“房屋中介、书法考场、美食酒家” 王青荣 摄
效率与速度,使人高瞻远瞩、心若旁骛;悠闲与乐活,叫你放慢节奏、心安理得。品味一种慢拍节奏,与其说是放松自我,倒不如说是对过往的感念与回想。致敬昔日的生产组,还能给过去的将来从容地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2019.12.20写
2020.6.19改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