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记忆中的观海一路小学 - 世说文丛

张勇丨记忆中的观海一路小学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查找资料,发现两条信息与观海一路小学有关。一是,青岛私立培基小学是1920年秋、基督教青岛市济宁路浸信会在观海一路27号创建。1951年政府接管后,改名青岛私立华光小学。二是,创立于1903年的基督教华北浸信会神学院,1947年在青岛设立分院。1948年神学院全部迁来青岛后,在观海一路25号新建校舍,直到1954年9月停办。 

01.png
站在安徽路,看观海一路的末端

起于平原路山大医院后门的观海一路,像个拖长的U形,顺时针弯曲延伸至北端与安徽路相会,长约八百米。小学的五年,在观海一路度过。那时的作业本封面,有时会随大流地写上个“观小”。当七岁刚刚踏进校门时,我们一个年级两个班分配在旁边院儿、就是观海一路25号的教室的。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在这里上课,却不曾想过那还是神学院的旧址。
 
02.png
观海一路25号,我们的教室在一层

报到的第一天,同学们在27号的操场上站队。“二班的同学跟我走”,是一位女老师喊出来的。她是二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印象中教室里的一台脚踏风琴就是她经常弹奏来上音乐课的。王老师看起来与我们的父母年岁相仿,她的女儿比我们大一两岁。王老师一家三口住在25号,是二班二楼教室的左侧楼道里一户。我们是一班、就在一楼,班主任是刘宗岚老师。五年小学,刘老师一直带着我们班,除去中间有一个学期她因气管患病住院不算。
 
03.png
从北侧看我们的一楼教室

刘老师教我们语文,从拼音开始到练习生字,从组词造句到段落作文,甚至还包括描红课在内。教室里有块小黑板,上面有四线方格。每个生字和拼音,先写在小黑板上,再挂到黑板的正中,然后大家跟着念、学着写。字要横平竖直,事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刘老师的严格要求终生受益。

六年前的初夏,我与年届九旬的刘老师见过最后一面。毕业后的很多年,断断续续会在春节独自或与同学相约去刘老师家拜个年。小学毕业后,刘老师家从中山路南头搬到信号山路,每次沿着齐东路蜿蜒而上再走下几段大楼梯,左拐不远就到了。一间朝东的屋子,面积不算大,进门大多就坐在写字台的旁边。干净利落的桌面上是一块玻璃板,我们班的毕业照多少年来就一直压在那块玻璃板下。刘老师原来在太平路小学,除了太平路的学生外,联系最多的就是我们观海一路。也难怪,送走我们这个班,刘老师就退休了。
 
毕业照中的另外一位老师,是教我们算术的陈瑞庄老师。她家住在观海一路大致12号的位置,后来仿造的一座机关大楼占据了几处民宅,现已寻不到老院的踪迹。毕业后听说陈老师调到了朝城路小学,世纪之交有一次在费县路上远远地望见陈老师。仔细想想,除了上初中有一次是与同学结伴给陈老师拜年外,还真没有再见过陈老师。如果没有春节,与老师见面的理由和机会恐怕几近绝迹。

陈老师看起来是比较厉害的那种,这种厉害主要还是在上课时体现出来。不过受到严肃批评的一次不是在课上,而是课间陈老师谆谆教诲的不能随地小便。25号是民宅,在楼体的北侧有一处厕所,那是居民使用的。我们两个班的学生上厕所,要到27号的大学校。刚开始的时候,一群不谙世事、活泼顽皮的男孩子,离开教室,叫着喊着去上厕所。跑出25号大门,不知谁最先在马路边的阴沟里对着墙就直接泚起来,于是一队男生群起仿效、大快之至。正巧这一幕让一位邻居看到,告了老师、受到批评。从此,我等终于明白了这个小事儿的大道理。

去27号的学校,除了上厕所,就是全校组织开大会的时候。那时对学校大门口有无27号的门牌并未在意,学校挂的白底黑字的大牌子是有的。两扇红色的大门,右侧还自带一扇小门。观海一路和观海二路自然的坡度,让学校的操场地面至少到了一层楼的高度。走进校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是对着的墙面上端端正正地写着两列竖排的大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每天有意无意地感受这句名言,“忠诚”二字除了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外,忠诚的品格对于学生来说,更具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08.png
如今观海一路27号的正门

学校开大会,通常自带小板凳。开完大会,一般都会写篇作文。这是每天往返于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中,对于生活少有体验的真实记录。不过受到惯用句式影响,文章的开头又会以“阳光灿烂”“万里无云”等词语先来渲染,随后是“我们学校全体革命师生”开大会的描述。五年级时,我们班到了27号教学大楼三层最西头的一间大教室,而语文课是陈有为老师教的。写的那篇“革命师生”开头的作文,陈老师特地使用红色的墨水笔进行了批注——“难道还有反革命的吗”。从来没有想到挂在嘴边的这个常用词组,在语法并无错误、搭配完美契合的情况下,还会第一次受到质问。正因如此,在后续的认知和判断上,尽可能地避免了陷入某种思维的定势和行为的歧途。
 
09.png
25号门口北望

从年龄上感觉,陈老师比刘老师稍大。斑白的头发、洪亮的声音、高大的身躯、和善的面庞,总有一种循循善诱的亲切感。陈老师的名字,是在办公室看到一本“工作笔记”的封面写着的“陈有为”。那时只觉得“有为”的大名与众不同,尚无从知晓此二字南海先生亦用。陈老师的家在平度路北头与博山路拐角一处大院里,那次是在大门口刚好碰到陈老师才知道的。毕业之后,这种路遇就没有再发生过一次。
 
010.png
27号的车行北门

三层教学楼在学校进门右拐上楼梯的正面和右侧,是一栋稍稍呈T字型的大楼。正面是一间教室,右侧是两间东西并排的教室,楼道尽头大致有几间办公室。一楼的东头,则是我们专门从25号来此方便的厕所。教学楼的两头分别是上下的楼梯,北侧的墙面上是标准的口号,记不清是不是那八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大字了。
 
操场南侧有个沙坑,跳高跳远的体育项目在这里进行。学校门口的一段直道,五六十米的距离正好是短跑的场地。如果体育课上要跑步,大多会从学校北侧的观海二路开始。逆时针方向起步,与运动场跑道一致。跑下来七百多米,几乎是标准赛场的两倍,一圈足矣。
 
012.png
原来的校门口大致就在这个位置

沿着观海一路街面的操场西边,有几棵大树。操场的北侧,是一排有石阶楼梯的半层平房。最西端的一间教室,是我们离开25号到了四年级时的上课地点。窗框是墨绿色的,与25号的教室一样还是地板地。旁边的教室是二班,这排平房的最东头是茶炉,体育器材像是放在茶炉的内间。茶炉门口还有几块裸露的岩石,看起来是辟地建校时留存的自然山体。平房中间部分就是校长和教导处的办公室,也是学校开大会时的主席台位置。校长室右侧还有一个内间,似是学校的广播室。

013.png
同一所学校,时间先后,校长不同

小学毕业证书上,盖着童真一校长的印章。刚上初中的一天清早,在少有的走观象山到学校的半坡路上,正好碰到童校长。个头不高、体态微胖,讲话有底气的校长从坡上走下来,带着一股天然的气势。离开小学时间不算长,打招呼的回应看得出童校长对我们还有印记。不过之后就没再碰到过校长,更没有去观海一路再看看学校。
 
等到妹妹上学时,小学已改为六年制。她的毕业证上,校长印章已换作不认识的王校长。在教课的老师中,有好几位教过我们班的老师正好也教妹妹她们班,其中就有钟老师。钟老师在四年级教我们的算术,记得那时的应用题是敌舰行驶的速度不及我舰,在相距一定的距离范围内,问我舰多少小时可追上敌舰。那种纯粹的算术,不考虑具体的现实场景。如今再查看此类的题目,问题改成了“我舰在距敌舰20海里时就可以开炮射击,问我舰要追击多少小时才可以开炮?”
 
014.png
妹妹班的同学在公园,后排左二是我们的算术老师钟老师

求解这样的问题,从单纯的追上到距离多少可以开炮,已显得比较理性。但当时只求解多少小时能追得上逃跑的敌舰,现在再碰到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时,相信大多数人会问追上敌舰要干什么。那时的真实环境,少有对此种问题的假设和思考。在经过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后,钟老师会说,做出题来是不是比吃块糖还甜呢。平时少有糖吃,逢年过节吃到糖才算正常。天天做题,天天求解,这种望梅止渴式的方法鼓励了一届又一届的学习者。

015.png
我们班在天真照相馆拍的毕业照,
前排左三是算术老师陈瑞庄老师,左四是语文老师刘宗岚老师

妹妹刚进学校时,我上五年级、是毕业班。相处一年,她们班的同学有许多是我能叫得出名字或熟悉面孔的。我们班里有至少十二位同学,他们的弟弟妹妹是在后几级。加上一位的姐姐比我们高一级,毕业照的近一半同学都有兄弟姐妹在观海一路小学。英语中有个单词叫siblings,就是在一所学校里的自家兄弟姐妹。我们离开学校后的一段时间,这种sibling现象就消失了。

016.png
25号的底层

教学楼每层有三间教室,加起来能放九个班。加上操场北侧的两间教室,学校基本就是一个年级开两个班的编制。我们上学时之所以被安排到25号,可能真的是在大教学楼里装不下了。然而直到今天才知道25号原来是一所神学院,自然也就缺失掉更多更早去探索和发现的机缘了。好多人都已不在,好多事皆成陈迹。 

017.png
仰望25号,这里曾是神学院吗

从25号三层楼的主体部分在临街一面显现的八扇窗户看,想象当年这里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底层的北侧还有可见的部分石砌墙面,除了加重建筑的承重外,设计的构思与功能的区分是其外在格调的最好体现。 

018.png
美术杨老师书写的美术字评语

毕业时的美好,从人手一份的“通知书”中看得到、摸得着。刘老师说,通知书中每个人的评语,都请学校教美术的杨老师按照美术字的标准亲自手写。几十年后再看一个个隽美修长的字体,宛若重现杨老师那敦厚和蔼的形象。彼时的“希望今后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意见,此刻看起来真是受用一生。
 
019.png
27号的证件找不到27号的昨天

观海一路27号的门牌犹在,但27号的历史和故事却都封存于每个人的记忆之中。当手持的身份证件上依然印着27号时,那个观海一路的27号却是永远离去、不复存在了。
                                   
2021.5.14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记忆中的观海一路小学》 发布于2024-9-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