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青岛市档案馆成功举办“青岛里院档案”公布会。在馆方下午发布的公众号文章中,涉及青岛社会变迁的历史,提到包括德租日据、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等各个时期。
众所周知,德国强占胶州湾、日本两次占领青岛,前后累计已超过三十年的时间。德租日据,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结构严谨。但它始自何时,似乎难查源头。从字面上看,德租指的是德国租借、日据应当是日本占据。德租日据,自然显得比“德占日占”要美观不少。
1898年3月,中德两国订立条约。以“第一端”的“胶澳租界”为始,进而有了被称作《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的说法。然而,条约文字上的租界与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的第一块租界绝非同一概念。所以后来,又有了“租借条约”的写法。
德国军舰图取自《德国公使夫人日记》
以租界为名,引发的是第一端第二款的“大清国大皇帝已允,将胶澳之口南北两面租与德国,先以九十九年为限”。
租与德国,大致满足后续出现的“租借”和“租借地”,但缺乏法律界面的明确诠释。虽然条约所言充满中德“两国睦谊益增”等华丽辞藻的修饰,但“大清国”被“大德国”欺压和凌辱的悲惨境地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有资料显示,德国政府期望租借胶澳的费用为5万马克,谈判的底线最多30万马克,且可以承诺让中国人在租借地担任一官半职。但德国驻华公使海靖对取得免费租借胶州湾的既定目标早已信心十足。最终通过近四个月的敲诈勒索,所见的条约内容在“租与德国”时,并未附加支付和收取分文的约定。
因此,时下以“德租”取代“德占”所传递的内在差异,会不同程度地让人产生某种心理的失衡或情感的不适。
十九世纪末,以德帝国主义强占胶州湾为肇始,世界列强开始了一轮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不平等的国际秩序和不对等的国家关系影响下,中国始终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是租是借,与强不强占无异。
青岛党史纪念馆(海岸路18号)图片
中德之间,尚有不平等条约的约束。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靠的只有军事的枪炮和外交的恫吓。
首先,《二十一条》的提出与青岛不无关联。日本政府试图以条约的方式,使得取代德国占领青岛以及在山东所攫取的权益合法化。
之后从一战德国完败到巴黎和会,从五四运动爆发再到中国政府在外交舞台日渐成熟,最终使得青岛回归步入正轨。包括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更是谈不上任何法律的依据。就连不平等的条约都不需要,这样的“日占”怎么能以“日据”相称呢。
曾任台湾总督的乃木(火柴商标图)
实际上,日据一词,见之台湾最为显著。特别是以宝岛为主导的“日据”一词的使用,与凭借1895年《马关条约》占据台湾五十年而出现的以日本为核心的“日治”所形成鲜明的对照。如果不是二战同盟国取胜,日本恐将继续“日治”下去。
与台湾的日据相互匹配的,还有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并被日本统治的日据时期。朝鲜或韩国称为日帝强占期、日帝暗黑期、倭政时代,日本则称之“日本统治时代の朝鲜”。
与《马关条约》的时代背景类似,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统治朝鲜半岛的开始。虽说日据在表面上看起来比日占更加委婉,依照哪怕是不平等条约实施殖民统治,至少是所谓日据的依据。青岛一地的两次被日本占领,怎么能随意与台湾和朝鲜的“日据”二字相提并论呢。
网络图片的新加坡和平纪念碑
二战时期,香港和新加坡都相继沦陷,因此也出现过“日治”的概念。但在新加坡市中心于1967年2月15日建成的和平纪念碑,却是清晰铭刻着四种语言之一的汉字——“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 1942-1945”。
已故总理李光耀在纪念碑揭幕的致辞中指出,“只有我们痛定思痛,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明智而勇敢的巩固我们的未来,我们许多死难的同胞才不至于白白地牺牲”。此后每年的这一天,新加坡都会在此举行悼念活动。
纪念碑以四支锥形的白色石柱,组成一座矗立的巨大建筑体,象征新加坡的华裔、马来人、印度裔和欧亚裔所共同担负的苦难历程。当你身临其境时,当地人会解释四根石柱乃是高高竖起的两副筷子。寓意祭奠先人,用以展望未来。
曾在青岛经营的礼和洋行见之火柴商标
岛城所经历的德日以及被美军的占领,比沦陷的新加坡长出不止十多倍的时间。除了11月14日上午10点到10点20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演习之外,对于“德租日据”难道不应当有更清醒、更深刻、更准确的认识吗。
原载 rossen
2024年11月14日 00:01 青岛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