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也是“有感而发”的一个著名案例。
当年各地有名的文人雅士会聚绍兴兰亭,大家都乘兴吟诗填词,唱和酬答,场面十分热烈。东道主王羲之特别兴奋!于是他将墨客骚人即兴而成的诗词汇集后,现场为诗集作序,出口成章中笔走龙蛇,遂成兰亭序。
兰亭序语言流畅、隽永、生动、感人,自不待言;兰亭序的书法行云流水中的潇洒、娟秀、灵动、韵味更是让在场人叹为观止!从而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枝独秀,堪称永不衰败的艺术奇葩!
就像研究书法艺术的专家一致认为的:兰亭序后,王羲之再也没有写出兰亭序那种人人惊为神品的书法来。为什么呢?因为写兰亭序的那种环境、场合、气氛、兴致、精神状态,不可能再有了!
由此可见,“有感而发”何其重要!
所以说,文学艺术创作能否成功,首要一条是“有感而发”。
只有那些感动作者,给作者带来精神感奋、心情激动的客体,才能神使鬼差地让作者文思如涌,下笔如有神。
凡是失败的创作,往往是与“有感而发”相反的“为赋新词强说愁”!
不过,我发现作者勃发的创作冲动,还与作者要表达的对象在自己心中的位置有关。这里举个真实的例子:
王元化在“文革”结束后荣任上海宣传部长,干了没几年,便不干了,潜心研究文化学术问题。成为当年大陆文化界的学术重镇。
学界不少崇拜王元化的人认为:“王元化是当代中国的文化大师、学术泰斗”。
此言并非溢美之词。北京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当代研究鲁迅的著名专家张梦阳,别人问他:“你认为谁是当代真正的思想家”?
张梦阳未加思考地说道:“王元化。”
当年我看了张梦阳这个说法也深表赞同。因为我家藏书有王元化的全套文集,都看过了。深知王元化的知识储备、学问造诣、思想水平、学术成就之精湛宏富熠熠生辉,有着经久不衰的思想魅力。
中央党校是个人才济济俊彦比肩的文化重镇。吴江教授则是这里出众拔萃的翘楚。
吴江有一次在报上发表文章,批评王元化研读黑格尔《小逻辑》的说法有误。
王元化看了文章后十分重视,便到杭州一家别墅住下,闭门谢客一个夏天,重读黑格尔的书,认真研析,最后写了过万字的长文在《文汇读书报》发表,回应吴江的批评。此事一时引起学界的热心关注。
王元化因为吴江的批评,能在一个夏天什么事都不干中完成回应吴江的长文,说明王元化很重视吴江,吴江在王元化心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值得他一个夏天静心披读黑格尔的书,重新思考,并与吴江商榷有关问题。撰文回应吴江,成了他当时的一件很重要的事。
王元化与吴江一个住上海;一个住北京。据说两人并无什么交往。
王元化之所以看重吴江的批评。与吴江的学术身份有关,也与吴江在王元化心中的位置有关。这种位置不一定是理性判断的结果,往往是长时间阅读与吴江有关的书文,留在王元化潜意识中的一种印象储备。这种潜意识印象储备,便是王元化之所以用一个夏天的时间准备长文回应吴江的根本原因。
我有个朋友,交往三十多年了,彼此情感甚笃。他不是文化界人。是个有成就的儒商,读书很多。本来彼此的交往中,情感的成分多,其他的成分少,因为毕竟各自从事的专业不同。
但是他向我提出的问题,我都很重视,都认真作答,从未马虎。这种重视不是理性考虑的结果。而是情感上不自觉的本能。
这种本能与上述王元化对吴江批评的重视,可能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一回事,却都是潜意识里的印象储备。
潜意识印象储备受到外界触动时,很容易勃发为不可压抑的创作欲望,这种强烈的创作欲望付诸笔墨中,便成了文章。
儒商朋友在我这心里的潜意识印象储备,才是我格外重视他提出的问题,并及时作答的根本原因。
当然潜意识印象储备一般的很少,这与价值观情感交往都有关系。
人的潜意识储备现象是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存在。只是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罢了。
我在有关文章中谈过,写文章是一种潜意识语言储备流露现象:
人写文章时,笔下的文字语言并非作者作出理性判断与选择的结果,没有人在动笔的过程中会考虑用哪个字词,怎样措辞造句,怎样组织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甚至写的过程中也不考虑“的、地、得”的用法。所谓写文章过程,都是想到哪儿写到那儿,于是成了文章。
那么写文章过程中笔下的文字语言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潜意识储备的语言中流露到笔下成了文章。
这个潜意识储备流露过程,只受潜意识支配,不受大脑意识的左右。也就是说,潜意识语言流露,是潜意识自行选择的结果。这是人在写文章过程中不动脑选择语言的根本原因。
于是有关写好文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出现了:
写文章过程中笔下的文字,既然是潜意识自行选择的结果,那么潜意识储备的语言越多越有利于潜意识选择,写出来的文章语言肯定恰切、生动、流畅、感人。那么,怎样增加潜意识的语言储备呢?
增加潜意识语言储备的唯一办法就是读书!读书越多,潜意识语言储备越多。潜意识语言储备越多,潜意识自行选择的余地越大,选择的结果越好!需要指出的是:读书中的潜意识语言储备,也是一种不受大脑意识支配的现象。也就是说,读书增加潜意识语言储备,读书人并不知道。这也是一种无意识现象。
潜意识语言储备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神奇宝库。
这个宝库里储存的语言曾经在写文章过程中流露出去成了文章。宝库里的语言却并不减少,仍然存在。而且终生存在!
读者可能奇怪:以上所述围绕潜意识出现的印象储备、语言储备、潜意识自行选择等现象,是怎么一回事?潜意识为什么能在读书中自行储备语言?潜意识在写文章过程中为什么能自行选择优秀的语言流到笔下?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很多科学专业知识,我这里也不方便讲这类科学知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问科学专家,或找这方面的书看看。
我们文人关心的是写文章,是怎样写好文章。所以:
知道写文章的过程是潜意识自行选择。
知道语言储存是读书中的潜意识自行储备。
知道写好文章的关键是增加潜意识的语言储备。
知道增加潜意识储备的办法是读书。
知道上述这几点常识,就足够了。
千百年来,有关写文章的潜意识现象,不被东方文史大国注意。却被英伦三岛上善于观察思考的苏格兰人早在六百年前就发现了,苏格兰人作了长时间的调研论证后,提出了“打倒语法家”的说法,这个说法不胫而走,传遍英伦三岛,至今已成为英国人都知道的教育箴言:
打倒语法家的潜台词是,学会语法不一定会写文章。学会写文章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通过读书增加潜意识语言储备,潜意识语言储备多了就有话说,就会写文章。
至于前边谈到的“有感而发”,看上去人人都能“有感而发”,却不是所有的“有感而发”都能进入成功的创作。
文学艺术家最不可或缺的能力是善感,善感是指敏锐的感受能力。这是一种天赋。既然是天赋,就不是谁都能当文学艺术家的了。
严格说,缺乏善感能力的人是不适宜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
“有感而发”中既有慧眼独具的思想见识,又有饱满情感的勃勃焕发。
情感虽然是人人都有的天性。情感却需要后天的丰富与升华。这种丰富与升华都是在文化修养中实现的。
不难想象: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与农夫村姑的情感;贵族人与小市民的情感,能一样吗?
所以“有感而发”不是说说就能变为文学艺术创作的。
舟笠翁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