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成都出土汉画像石中的持鸠杖老者
图2 武威汉墓出土的木雕鸠杖
古有“七十杖以国”,意思是人到了七十多岁,就可以持杖治理国家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好像古代医保制度没有,活到这般拄拐杖的年龄,凭社会经验,可以妄议国家大政了——这其实这和鸠杖的来历有关。
然而,鸠杖制度并非突如其来,它应该来自古老的太阳鸟崇拜;“鸠杖”当来自“权杖”。
图3 赵宝沟文化时期玉鸟权杖首
赵宝沟文化——公元前5200年-公元前4400年,在考古学碳-14测年上,它和北辛文化——公元前5200年-公元前4400年几乎时代相同。
北辛文化得名于北辛遗址,北辛遗址得名于山东滕州市官桥镇北辛村,北辛村地处于薛河故道南岸。薛河是古薛地一带的母亲河,因此也就孕育了北辛文化,孕育了东方最早的农耕文明。
北辛遗址是196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薛河两岸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78年冬和1979年春,由中央考古队和滕县博物馆联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发掘,经碳-14测定为距今7500年—6100年左右,属于山东省新石器时代的最早时期,也是母系氏族社会最为繁盛阶段,比大汶口文化早一千多年。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400年-公元前2500年),是学术界几乎公认的伏羲女娲民族集团活动于此阶段文化。一般人认为,大汶口文化发明了中华民族的龙凤崇拜的图腾。现在看来龙凤崇拜的发生时代还要早。当然伏羲女娲氏族集团是少昊氏图腾崇拜的继承人。而龙凤崇拜的发起者,与“少昊孺帝颛顼”的颛顼氏不无关系。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大荒东经》说的少昊“孺帝颛顼”,证明少昊氏是母系社会,颛顼氏被她乳养大了以后,其做法通神便“弃其琴瑟”——换句话说,颛顼氏可能另立了宗教章程,成了另一个民族族系。
民族发展到后期,民族分裂而另起炉灶,本身是常事,我们注意到这点就好。帝颛顼氏的“另起炉灶”可能是其发达的天文知识,促使其到地土广袤的前红山文化——兴隆洼文化或前赵宝沟文化等地寻求民族发展了。说实话,“东海之外大壑”毕竟可耕地的地土少了些。
《大荒东经》又说的少昊之国,“东海之外大壑”的地貌状况,更像北辛文化的白石村类型。
北辛文化白石村类型的遗址共发现近40处,近80%位于海边或距海很近的河口两岸,并多为贝丘遗址。其遗址比较重要的有即墨南阡和北阡、莱阳泉水头、长岛大钦东村、乳山翁家埠、福山丘家庄、烟台白石村、牟平蛤堆后和姜家庄、威海义和、荣成河口和北兰格等。当然公元前7000多年以前,中华民族居住的沿海地区已经今非昔比,许多我们现在的内陆,也是沿海地区。
写此文的笔者不是体制内的研究人员,除了根据体制内的研究人员写的报告,循迹实地考察而外,所依据的只有图像学的比较而已。
图像学侧重的是图腾学。
图4-2 商代三星堆绳躯龙——绳子和伏羲氏合体了,实际是和少昊氏的绳索崇拜合在了一起
图5 北辛文化时代之翳凫为本鸟的凤鸟
图6 红山文化之翳凫(天鹅)和鸱鸮异质同构的凤鸟
图7 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鹅颈鸱鸮体的异质同构的玄鸟
赵宝沟文化是继兴隆洼文化之后,其先民是西辽河流域有一定支配地位的民族集团,它对红山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据专家说,其主要经济形式为原始农业。这一时期先民已存在等级高低之分,社会分工已趋明显,表现出的原始宗教信仰是龙凤崇拜。
按传统的说法,龙凤崇拜突出的表现应该在大汶口文化时代。但大汶口文化时代,只有半抽象的鸟鬶(凤)而不见具象的龙。现在看来在赵宝沟文化时代已经有突出而较具象的龙凤形象出现:
图8-1 赵宝沟文化时期戴冠子的天鸡陶容器(左)
图8-2·三星堆商代太阳神神庙遗址出土的天鸡
图8-2·三星堆商代太阳神神庙遗址出土的天鸡
图9-1 现藏故宫博物院赵宝沟文化时期的玉雕鸟冠猪首蛇躯龙(左)
图9-2 猪首蛇躯龙之脊背中线上,出现的鸟翎毛之表现情况
图9-2 猪首蛇躯龙之脊背中线上,出现的鸟翎毛之表现情况
例如本文图3玉鸟权杖和图8-1带鸡冠子的鸟形容器——带冠子鸡的出现,说明赵宝沟文化时代已有“天鸡”的传说(一种太阳鸟,它一叫,天下的鸡皆叫。这种“天鸡”在三星堆商代文化遗址也出现过,见图8-2),赵宝沟文化的鸟崇拜已经联系到太阳鸟之文化特征。特别是图9-1、图9-2,其龙凤异质同构形成的鸟翎猪首蛇躯龙,则向我们提示特别重要的文化现象出现了!
如:图9-1·现藏故宫博物院赵宝沟文化时期的玉雕鸟冠猪首蛇躯龙整体形象。图9-2·猪首蛇躯龙之脊背中线上,特意雕琢出的鸟翎毛:猪首、蛇躯,是阴性动物,鸟是阳性动物——赵宝沟文化的先民们显然有了阴阳的概念,龙阴鸟阳的概念。
我为什么说“权杖”最少来自少昊氏鸟崇拜的时代。因为:《左传·昭公十七年》载:“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这句话的意思是自颛顼氏之前的历史细节,作为少昊氏的后人我“郯子”说不太清楚了。也就是《山海经》里所谓的“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之“少昊孺帝颛顼”以前的事情,他不敢妄说历史——但“郯子”记述不清的事,《国语·楚语下》略有记载:
“少昊氏之衰也……民神同位,……神狎民则……嘉生不降,无物以享。……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是谓绝地天通。”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少昊氏衰败的迹象,乃民和神的位置混淆不清,各个小国家的人民之首领都成为神灵的代表,都为了各自的利益借着神灵的名义发号施令,各自为政,这样神灵不再普遍祐护大众,大众也“无物以享”神灵和领导,天下大乱。颛顼氏这时接受了这种乱局,改变乱局,成为一代新领袖,于是其命令少昊氏里古老的基础民族“重氏”管理着衰败的少昊氏整个民族集团的通天通神的工作,命令自己民族集团的“黎氏”管理着人间烟火的工作,这样就出现了意识形态和生产管理的两个体系,于是就出现了“绝地天通”的政体,社会一切事情理顺了。
大概这就是中国的大汶口文化时代来临了。
如果我说得可准,那么重氏和黎氏就是大汶口文化的领导集团。
重氏一定秉承着少昊氏发明的观察天象的“理天”之经验(重氏又称“南正”,根据伏羲八卦方位,天南地北。“司天”“理天”的人就是“南正”)。
黎氏秉承颛顼氏生活里利用火的经验(包括火播、制陶、生活用火等等)。“火正”就是“北正”,所谓的“女娲补天”,就是管理大地的黎氏补救兄妹兼夫妻的伏羲“理天”的不足。这可见伏羲女娲“理天”“理地”的工作不曾分开过)。这就是中华民族意识形态工作和生产管理工作混在一起不分的肇始。
大昊氏伏羲以龙名官。大汶口文化的龙凤图腾崇拜,其根本的文化特征是“龙中有凤、凤中有龙”。现在看“龙中有凤、凤中有龙”的文化特征来自赵宝沟文化之龙(包括凤)文化特征(图9-1、图9-2)。
少昊氏以鸟名官。女娲氏以鸟为主图腾。女娲氏出自少昊氏的“玄鸟”族系,显然赵宝沟文化的“鸟”形权杖是得自颛顼氏继承自少昊氏的文化特征(关于这些,还有拙文专门论述)。
赵宝沟文化是颛顼氏的原始文化吗?抑或赵宝沟文化的龙凤崇拜即“异质同构”的造型法则,是来自“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
可以肯定地说,后世颛顼氏的龟鳖与龙蛇性交图腾是伏羲龙蛇图腾和女娲龟鳖图腾的前身。按近代绘画先具象后抽象的规律来看,大汶口文化鸟鬶上面的鸟和龙的关系,是鸟具象的比例多,龙抽象的比例多——
图10-1 大汶口文化鸟鬶上以绳索借代龙的例子(左)
图10-2·大汶口文化鸟鬶上以竹子片借代龙的例子
图10-2·大汶口文化鸟鬶上以竹子片借代龙的例子
就此而言,大汶口文化“龙中有凤、凤中有龙”的发生,在赵宝沟文化之后。我们知道大汶口文化典型器皿鸟鬶上面的鸟更具写实性,而鸟鬶上面的龙,往往由竹子和绳索借代;借代的前提必须是被借代体的局部特征,要让人联想起叙述的本体。如图10-1、图10-2之大汶口文化的鸟鬶,前图以器腹上的绳索借代龙,后图以竹子片的器柄借代龙(更多的例证省略)。
图11-1 河姆渡文化的太阳和太阳鸟崇拜(左)
图11-2图·河姆渡文化崇拜的月亮神——猪(中)
图11-3·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鱼龙权杖
图11-2图·河姆渡文化崇拜的月亮神——猪(中)
图11-3·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鱼龙权杖
其实少昊氏鸟崇拜的文化遗址在我国出土的例子甚多。例如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3000公元前年)——其遗址主要分布在宁波及舟山群岛。是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址。其稻作式农业发达。建筑呈防潮的干栏式。崇拜太阳和太阳鸟,同时认为月亮神是猪(图11-1、图11-2),这说明河姆渡文化已经有了阴阳概念,进入了少昊氏懂得日月变化的自然规律,地理地貌也近似“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这个地域把鱼和龙可能混淆,例如他们权杖的杖顶装饰以鱼——见图11-3)。这个地方离青岛金口北阡遗址、南阡遗址水路不远,就日月崇拜的角度上看,他可能也是少昊遗址的组成部分——可不要小看了少昊氏文化,它的跨度很大。很可能少昊氏的日月活动的观察的结论,是中华7000多年前统一民族的一种科学思想;如果真是这样,一个民族的凝聚,需要一个对民族发展提供长久利益的科学观念。
本文的论题是权杖是鸠杖的前身问题。好,让我们回归本题。
我们细看图3之赵宝沟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鸟,它的底部有一个孔,这个孔鑚在一个插销样的玉鸟底部装置,它是干什么样的?它是权杖的安装插口。这个插口要插在权杖的杖干上,然后用绳索通过这孔与杖干拴牢。也就是这个装置,让我们知道这只玉鸟是权杖的组成部分。
其实以玉石作为权杖的杖头至少在商代仍然存在着。像图12-1、图12-2之图例就是实证:
图12-1 商代妇好墓出土的伏羲女合体娲像权杖杖首(左)
图12-2·妇好墓出土的象征玄鸟(伏羲女娲)权杖杖首
图12-2·妇好墓出土的象征玄鸟(伏羲女娲)权杖杖首
图12-1,是商代的伏羲女娲同体像权杖杖首——女娲虽说人形,却生着鸟爪;女娲的头上,是伏羲的龙图腾的身躯;伏羲女娲显然是两者一个头,人头。
图12-2,是妇好墓出土的玄鸟图腾权杖杖首——伏羲女娲二者均化作玄鸟图腾;玄鸟的冠子就是伏羲龙图腾的龙躯,玄鸟的长长的尾巴,是玄鸟和龙躯的异质同构。
图12-1之伏羲女娲本次合体像下部之女娲鸟爪上长出的部分,和女娲屁股上的孔,就是嵌入权杖并与权杖栓系的地方。
图12-2伏羲女娲图腾像之玄鸟爪子部分,是嵌入权杖并与权杖栓系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玄鸟图腾的爪子上的孔没有钻透,这一细节说明这种权杖顶的玉雕,可能只是以权杖顶为命题的玉雕作品,有可能只是收藏而不一定使用。但是,这倒给我们提了个醒:商王族的权杖杖顶雕刻的内容,是商王族的老祖宗伏羲女娲。
商王族认为,权杖之威权,是伏羲女娲赐予的。
赵宝沟玉鸟权杖,意味着,使用者的威权是鸟图腾给予的。
商王族使用权杖,显然是一种传承。伏羲女娲出自少昊氏、大昊氏——可能赵宝沟文化不仅创造了“龙中有凤、凤中有龙”龙凤图腾之造型的基本规律,使中国往后几千年的龙必须生鸟爪、凤必须生龙蛇的腹甲;还给了几乎全世界权杖的基本意义——代表着神灵合法的利用政权。而且这之后汉代的刘邦自恃是天子,代天行命:凡年长的老人都赐“鸠杖”——像上古帝君代表神灵允许下面的部落头头有权杖一样。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拜讀王老師大作,感受如下:
柺杖,人間常用之物,沒想到曾有如此悠久話史。更沒想到齊魯大地居然有著公元前六、七千年的漫長歷史!加之現今的公元兩千多年,這山東的歷史豈不是近萬年乎?
實在難以想象滕州竟然是有近萬年人類生活、居住的地方,齊魯大地,寶地一方!
王老師大作追根溯源,將各個不同時期權杖的文化歷史,列舉並配以詳實的考古發現,講述了了權杖的演進歷程,受益匪淺!
欽佩王老師的勤奮耕耘和嚴謹執著的治學精神。
謝謝分享![强][强][强][强][强][强]
又学到了新知识,知道了为什么老人拐杖把握处常雕刻一只小鸟,竟然大有来处。这只小鸟斑鸠拐杖,是有历史传承的,学名叫“鸠杖”,它是皇上恩施的权利,提倡全社会敬老爱老。感谢王老师,考古研究出硕果,文化遗产留下来,后辈茅塞霍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