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恒灏丨黑陶工艺美术大师刘德功专访 - 世说文丛

曹恒灏丨黑陶工艺美术大师刘德功专访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初识刘德功老先生,给我的印象便很深刻:儒雅、颇具长者风度。他慈眉善目,嘴角上扬,笑容可掬。我特意留意到,他的手指特长,且指关节突出,我知道,这正是他从事黑陶制作三十余年的缘故,一份尊敬之情油然而生。
刘德功有一系列荣耀的“头衔”:中国黑陶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黑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黑陶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济南民俗文化协会黑陶专业委员会会长等。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等7部门公布的第一批273名乡村工匠名师名单里,刘德功赫然在列,是济南市唯一的一位。
谈到这些“光环”时,刘德功淡然一笑,用浓重的章丘口音道一句:“其实我就是个农民,只不过对黑陶文化打小就痴迷爱好而已。”
其实,刘德功的这份“痴迷爱好”,却是一坚持就是三十多个春秋,过程何止“而已”可代言之。
刘德功自幼喜欢绘画。上初中后,其绘画才能,让老师同学刮目相看。因家境窘困,中学未毕业便无奈辍学,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生活担子。他学会了瓦工、木工等手艺,又先后开过木器厂、建材店。只是,再怎么为生计奔波忙碌,绘画这门爱好都没丢,这为他日后从事黑陶手绘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功底。
说起刘德功与黑陶的不解之缘,是始于他的另一爱好,即收藏。不过在开始研作黑陶的前五年里,街坊邻居居然都不知道。原来,他在家中平日里就把自个关在楼上,专心致志地搞研发。
当时刘德功最想克服的就是黑陶防水这一难关,他屡经试验,终于研发出防黑陶渗水、怕水的特技。后来,他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他的老师是被尊为“中国陶瓷界泰斗”的杨永善教授。当刘德功取出随身带的黑陶作品,并说这是自己研制的可防渗水的手工陶制品时,满堂收获的,不仅有惊讶,还有质疑的目光,因为当时黑陶怕水的难关在全国而言都尚未攻克,堪称黑陶制作“一号难题”。课后,杨教授把刘德功单独叫到办公室,加以赞评后,师生间进行了长时间谈话,自此,这对师生因共同的黑陶研制而结下了深厚情谊。
刘德功邀请我观摩珍藏的千余件宝藏。果然大开眼界,观摩下来,除了惊叹就是惊叹。他的收藏品展柜里,贝壳、错刀等千年藏品弥足珍贵,堪称无价之宝。我还近距离接触到连续四次获得“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的几件得意之作“东荷西柳”“和谐之珠”“高歌”“篱透天香”;获得“金凤凰”杯全国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金奖的仿古蛋壳盖杯等。
为参展第二届全国文博会,刘德功精心设计创作了一对名为“中华之魂 万福之巨”的两米高瓶状黑陶精品,堪称上乘佳作,因这届文博会在山东开,所以在创意方案时,刘德功便想到了增添许多山东元素,如黄河、泰山、大舜、孔子,还有齐长城等等。
刘德功又拿起一件陶鬶来,说:“瞧,这上面有龙山黑陶文化最具典型代表的鬶,四下里刻的是六棵章丘大葱!”接着解释道:“上端为龙山贡米、下面则是百脉泉。”如此一件“章丘元素”高度集中组合陶件,令观者无不会心一笑。
在被问及黑陶制品有何制作秘籍时,刘德功一笑,坦诚直言:“最主要一点,就是采用咱龙山武原河红胶泥这一得天独厚的制陶原料,再加以纯手工制作、古法烧制,较好地继承了远古龙山黑陶的传统制作技法,再将雕、镂、塑、阴阳刻,包括石雕木雕甚至剪纸等技艺灵活地运用到制陶工艺技法中。”他首创性开发了“手工描金”“手工影雕”等新刻陶技法,巧妙地将历史底蕴、传统制作技艺与现代审美元素、创新技法相结合,提高了黑陶作品的种类和档次,所以其黑陶作品极受业界尊崇。其中,他制作的蛋壳陶精品,被杨永善教授赞评为“基本接近了四千年前龙山黑陶的制作水平”,可谓评价至高。
在谈及文化传承这一话题时,刘德功介绍说,制陶工艺无非家族沿袭和社会教习两种方式。虽然他儿子是公务员无法承继,但令他欣慰的是,儿媳在跟着他学徒期间,便表现出了优于他人的极好天分。说到这,刘德功指着展柜展台上几件镂雕精品,不无赞许地说道:“这些都是儿媳的佳作。”
我来到一间题有“龙山黑陶制作技艺课堂”的教室,原来,刘德功身兼几所在章丘落户的大专院校的客座教授,他的黑陶文化艺术馆也成为大学生的龙山黑陶文化的研学基地。当初初中未毕业便辍学的刘德功,凭其三十余载对黑陶技艺的痴情,如今业已成为黑陶泰斗级创新创作大师,现在开课授徒,薪火传承,可钦可赞!

刊载于《青岛财经日报》“红礁石”副刊
2024.12.18 A8版
组稿编辑:周晓方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曹恒灏丨黑陶工艺美术大师刘德功专访》 发布于2024-12-1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