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已进入严寒冬季,气温反常,昨夜一场茫茫大雪,近半尺深的雪,一天之内便化为乌有,晚间又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无论如何,热烈张扬的夏日,绚烂斑驳的秋天已经逝去。原本寂寥的街道,除了疾驶而过的汽车,几无人踪;偌大的公园,只有我一人在夕阳斜照中徜徉、伫立……在这异国的冬日,拜读大著《两行居霜红录》,倍感亲切,就像多年以前我俩在校园湖畔促膝相谈一样。那时,聆听您睿智独特的见解,真是一种精神享受啊。此时,在对西方物质生活和多元文化近距离的观察和思考中,读到您的这本自选集,便有了更多深切而丰富的感受。
当年您对我说的两句话,记忆犹新:“我退休之后所要做的就是对我一生的学术研究进行解构和重建”;“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容易做到,‘穷则独善其身’,很难。这背后的原因很值得研究。”我一直觉得,这两句话听起来平淡无奇,背后却蕴含着一个学者丰厚学识和独立思考的积淀,它指向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术真谛。
收录在第一辑“昨夜星辰”的学术论文,足显大家风范:气势恢宏,辨丽横肆,飞扬着自由的思绪和浩荡的生命气象。中西文化相比较的多重视角;晨星般闪耀的真知灼见;缜密发散的敏锐哲思;爬疏抉剔的严谨考据,理性冷静激情汹涌的诗意语言。大文学史观之下“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因价值和母题意义”“知识分化过程迟缓形成的中国文化特色”“文史哲互涵互动”“文史哲的三座高峰”“老庄的异同辨析”等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成果,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视域。您关于文学是“文化、生命、语言三视界”这一新概念的阐述,高屋建瓴,颇富创意。以此而论,“昨夜星辰”不只是通常意义上的学术论文,更是具有中国古典文史哲特质的美文,文字深处融汇了一个学者历经人世沧桑孜孜以求的生命精神。学术研究的原点不在训诂,不在考证,不是章句之学,更非追逐风尚的人云亦云。人生深刻体验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相互观照才是学术研究的出发地。
意味深长的是,如此辉煌的学术硕果,您却将其留在了“昨夜”。不由得想起歌德的一句话: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这是否是您期望解构和重建的初衷呢?
在第二辑“雪泥鸿爪”的散文随笔里,您重建了生命历史记忆。这是我最爱读的一章。那些消失已久的人和事,梦牵魂绕一生,占据了您的心灵。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其分量之重远于学术研究。今天,凭借遥远记忆与平易而精纯的文字,您将往事一一复现。有一些,您以前对我说过;有一些,我是第一次知道。独立成篇的回忆,记叙了跌宕的生命来路,连缀起一部命途多舛顽强奋进平凡又奇崛的个人生命史。个人的生命记忆与民族苦难历史记忆相存相共,愈加突显个体生命的脆弱无奈和坚韧不屈。硝烟战火,全家人濒临绝境的生命突围;年幼的大妹在途中因病无法医治,夭折于逃亡终点;温婉的大姐,青春年华刚刚绽放即黯然陨落;正直的哥哥戴上“阶级异己分子”的帽子;20世纪30年代初大学毕业、文史功底深厚的父亲无辜遭冤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未等到昭雪,郁郁而终……令人唏嘘感叹的还有您传奇而辉煌的弈棋经历,这是与学术人生互为印证的另一种辉煌人生。人生如棋,江湖,还是庙堂;沉潜,还是显赫,仅在一念之间,不啻一个时代文化的隐喻。一个学中文专业具有古典文学造诣的知识分子,您在最好的年华,竟然当了医院里一名万金油式的打杂工,不受待见,被随意支使,长期成了游走于图书馆、住院处、后勤科、财务科等部门的多余人。下乡参加农村“四清”运动,阴差阳错竟被领导指派成坐诊大夫,幸亏靠着平时中西医知识的学习积累,您居然给村民解除了病痛……最终,全家下放到农村,住在四壁透风,屋顶漏雨的草屋里,一待就是八年,您主动要求不教语文课,只讲“卫生知识课”,以逃避难以预料的政治风险……
荒诞不经,黑色幽默,小说家虚构不出来的生动情节和细节,却是您亲身经历的生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在这片大地上的故事,是这个古老民族的切肤之痛。
您就是带着这样的生命磨砺走向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人生。
这些天,我一直沉浸在《两行居霜红录》的阅读感动中。您在“雪泥鸿爪”里真诚无伪地袒露了自己曲折的人生和丰盈生命,无形中,与“昨夜星辰”里的学术研究构成了一种奇特的文化景观。这两部分文字,无论文体、内容,还是表述方式完全不同,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论述;一个是中国现实生活叙事。在我读来,二者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互为映照,互为表里,互为解读,相辅相成,构建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古老文化与生活现实相融相悖的表述文本。从某种意义上说,“雪泥鸿爪”是“昨夜星辰”的最好注释。读懂前者,即读懂了后者。若想从书斋学术、实用学术的泥塘里超拔出来,洞彻中国悠久文化原典的本质意义,给其一个清醒、客观、准确、恰切的时代定位,就应当读这本书,把“昨夜星辰”与“雪泥鸿爪”置于一个共同的母题下阅读和研究,寻找深藏其间互为因果的文化密码。
在农村最失落绝望的日子里,中国古代经典想必是支撑您对抗逆境的精神力量。面对梦想破灭的现实,您决然践行前贤先哲的理念,在村外盖起两间茅屋,用柳枝扎起绿色庭院,期望在现代社会筑一个陶渊明的田园:竹篱茅舍,与世无争,“安于斯、老于斯、终于斯”。毋庸置疑,若不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这片古老的土地,相信您的梦会与中国历代失意士人的桃源梦一样,最终归于幻灭。离开了清明的社会变革,有谁能真正做到“穷则独善其身”呢?由此而言,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中,人的独立意识、自由生命以及终极价值的来源、指认与皈依又到底是什么呢?
诸多感想纷至沓来,一时不知还要说什么,待相见时再当面受教。您在微信里说,让我们“相约春天”。诗人曾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那就让我们共同期待春天的到来吧。
祝
冬安!
走出旷野 敬上
2023年12月16日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