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闹市区,我常常想起卓别林的最后一部无声电影《城市之光》;还有首歌叫《城市之光》,李健作词作曲并演唱;听说万科有个楼盘也叫“城市之光”。我的“城市之光”则是一幅幅影像。
卓别林的《城市之光》辛辣伤感而温馨,近百年过去了,仍不失其艺术价值,成为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指定典藏珍品。歌曲《城市之光》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像黑暗曲折隧道尽头的光明。而万科的“城市之光”真土,怎么给楼盘起这么个名称。我的城市之光,穿过虚幻的影像和反光,则多少反映出拍摄时有些戏谑与疏离的心态。
对,疏离。我感觉城市越繁华,建筑物体量越高大,建筑材料越复杂华丽,各种广告、招牌越所谓高大上越俗艳,城市对每个生存和行走其间的人就越冷漠越隔膜,越让人生发异己和排斥感。我看着那些鳞次栉比高耸入云的大厦,常常会想,它们和我有什么关系,与蝼蚁般穿行于其中其下的不计其数的人有什么关系。那些所谓标志性建筑、地标,不过是政绩和虚荣的标签,与老百姓的生计有什么关系?阳光下那巨大的阴影,常常让我感到彻骨的冷漠与傲慢,老百姓与它们的关系是虚幻的,疏离的,甚至是无奈的,敌意的。
如今我还常常会梦到儿时的商店,熟悉每一个柜台里的商品,和站在柜台里的售货员,总觉得那都是自己人和自己人的地盘。
我在英国乡村小镇旅游,在小小的酒吧里坐下来喝点儿吃点儿东西时,会依稀看到些类似童年的场景:进来的人都是柜台里伙计的熟人,也是早些时候进来或坐在桌旁或站着柜台边的人的熟人,他们聊着,哄堂大笑或你一言我一语交谈,我想他们不会有丝毫的疏离感。听说英国有些乡村的村民,会一起抗拒村升级为镇、市。
如今我回到家乡也见不到记忆中的场景,出入都是高大上的酒店餐厅。路见一些小餐馆里,有人埋头苦吃,彼此没有交流,吃完结账走人。而酒吧里大都充满小资味的窃窃私语和暧昧,疏离感越发浓厚。
我常去购物中心里一些特色餐馆吃点儿家里做不了的饭菜,某些馆子去得多了,与几个工作人员也熟络起来,但与来往的食客却永远是陌生人,绝无产生自己人感觉的可能。
城市之光照亮的是哪些人呢?
原载 散点对焦
2024年8月27日 20:20 山东
闲砚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