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脑海里总是会闪现出母亲自言自语时的状态。
我知道那背后是母亲承受的巨大痛苦,以至于她多年后仍然耿耿于怀,甚至精神建康出现了问题。这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伤痕。
因此,在她的晚年,尤其是我父亲离世后,我们都极力让母亲享受到我们所能给予最好的生活。那时我时常到北京、上海等地,到北京总是去买有最有名的“天福号”酱肘子,那是母亲喜欢的口味,但又不能多买,怕放冰箱时间长了味道会变。也到北京燕沙国际商场买进口罐头。总想用这样方试给她抚平心中的伤痛。
当我给母亲送去时,她也总是看看,点点头,并没有我想的表现出那种出开心的样子。看到母亲的表情,我总觉得还是没买到让她喜欢的食物。现在我才想到,一个人小时候的印迹是刻在骨子里的,她习惯于默默接受别人对她的爱。
母亲的伤没有疼痛了。为了哄她开心,有时侯我还是半认真地埋怨她。有一次我说:老太太,“文革”时,人家孙老师母亲在大家面前说:你叔叔是毛主席办公厅的秘书,您怎么还脸红了!还不让人家继续说下去,母亲并没有回答我的问话。到现在我也不明白母亲当时心里咋想的。
我看母亲不吭声,就用开玩笑的口气说:老太太,讲讲你家“老八路”的故事吧!母亲这才轻松地笑笑说:“你五姥爷呀”,我说:“是”。
听母亲讲,我五姥爷和我姥爷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五姥爷是庶出。
他父亲陈阜,有一次去拜访客人,这家也是官宦人家,和陈阜经常来往。知道陈阜当时只有大太太并没有妾。就说:你年纪也大了,应该找个人伺候了!
正巧这家厨房里有个厨头是个老姑娘,此人非常能干,不但把厨房一众人管理得很好,并且有一手好活计,就是面食做得特别好。
当时,女眷们走亲戚或回娘家,带的礼物有一份就是面食。每当女眷们得到亲戚们的赞赏,她们家就觉得很有面子,所以这家主人总也舍不得让她嫁人走。这一留就留到了29岁了!主人终于良心发现,知道再留下去,就会有不好的评论了。
既然为主人家出了力,就不能找个穷苦人家。那就要找个好的归宿。都知道陈阜家名气大,家风好,最主要的是有钱。于是就嫁给了陈家,就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我五姥爷。可是不幸的是,当五姥爷才7个月时,陈阜就因伤寒去世了,只有52岁。
好在在大家庭生活,一切还是照旧。旧时父亲去世后,大儿子就管家了。俗语说长兄如父,因家风好,五姥爷的母亲守着儿子过着寡居生活,一切心思都在儿子身上。所以五姥爷从小得到大家庭认可!规规矩矩上学,认真读书,每天写毛笔字,是家里公认的好孩子。四九年以后,五姥爷一直在毛主席办公厅工作。
1960年代,田家英(右)和五姥爷陈秉忱在中南海永福堂合影
姥爷与五姥爷(后)在“文革”中
年轻时的五姥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