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时正是十月,报社即请刘先生奏刀,刻清人钱琪《台湾竹枝词》中的“秋高气爽雨初晴,排酒上城斗风筝”两句,作为尝试。月末刊出,反响甚好。
“新民”是全国知名的报纸,“夜光杯”是副刊的翘楚,作者当然不局限于上海。他们商定,祝先生负责摘选入印的古诗词、撰写赏析文字,刘先生向各地同道约稿。这样,从一九九六年元月李刚田先生开始,到十二月底刘一闻截止,每周一期,共刊出五十二位作者的九十三件印作。“春”印中的两方,为寿民先生所刻,诗句出唐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第四句,夫子以汉白文的形式刻出,笔画饱满但又自然随意,另一方印,不知是编辑还是姜先生,将前三句诗重新组合了一下,成“月色更深春气煖”七字,刻以朱文——笔画较粗,以方折笔为主的朱文。这种安排,稍有疏忽就会显得印面拥挤,夫子匠心独运,“气”字取其初文“气”,字的近一半留白,而“春”“煖”等字又做了借边的处理,统观全局,真正达到了“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效果。两印通观,笔法、刀法、章法乃至气韵,既可独立成篇,又能形成很好的互为补充、相互呼应的和谐、统一氛围。
喜爱篆刻者是不会放过这些佳作的,许多人翦报、辑存,但想弄全,极不容易,因此上海书店出版社请祝、刘相助,决定出版这部印谱。经过一番努力,《四季古诗印谱》终于在二〇〇一年三月出版。寿民先生的两方印,当然是收在“春”季。
王作亮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