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银行牌与银行家 - 世说文丛

张勇丨银行牌与银行家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png

1946年12月8日出版的香港《大公报》,在头版有一则“银行牌”的香烟广告。
画面上是两位男士,一坐一立,正在吸食香烟、亲密交谈的场景。以银行牌的商标出现,让人首先想到是存钱和取钱的银行。但香烟外包装显示的英文,却是“银行家”的BANKER一词。
Banker的释义,主要是指银行家。其中还包括某些赌博游戏中的庄家、银行老板或是银行要员。由此再去理解广告的画面,两人或为银行业的同行或为同一银行内的同事或与金融界相关的专业人士。

2.png

“大号 银行牌 香烟”是由“中国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两句广告语是“用最高等原料 制最优美香烟”。最高等和最优美的两个极致,充分显示以银行为牌号所展现出的级别和档次。应当说,银行牌香烟拥有社会特定阶层的固有消费群体。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始自1905年广东南海人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在香港创办的广东南洋烟草公司。1909年,重新组建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916年,在上海和汉口开办分局,并在新加坡设立发行所等销售机构。1918年将上海厂改为总厂,业务迅速向长江流域及北方各省渗透。

3.png

1919年,通过社会招股得以扩大资本金总额。随之改组为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并且公告民族资本的身份。凭借万余名员工,南洋兄弟烟草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烟草企业。
抗战期间,宋子文出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董事长。“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南洋烟厂毁于战火。1942年,重新在胶州路建设厂房。汉口制造厂也因战乱西迁,1939年重庆制造厂开工,但因日军轰炸损失惨重。至1948年,又建广州制造厂。

4.png

简洁的报纸广告,并未提及香烟产地。其时,银行牌可能还是香港鹅颈桥老厂的出品。实际上,令人略带疑问的是,明明是银行家的BANKER商标,为什么在汉字表达时却是银行、理当是BANK才对。
Bank是银行,还有河岸的意思。那句名言“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或可进阶为“常在银行干,就要不湿鞋”的警句。
据悉,银行的英语单词bank,源自意大利语的banca,原意为“桌子、长凳”。‌中世纪的意大利,货币兑换是在大街上摆一张桌子进行,这张桌子就是banca并逐渐指向早期银行的雏形。后来,英语吸收了banca而为bank的“银行”。
另外,“河岸”之所以使用bank一词,是因土质斜坡形成的河岸,看起来像是用泥土垒起来的平台。

5.png

当古时货币兑换商或早期银行家资不抵债时,愤怒的债权人会砸碎他们的桌子或长凳。意大利语中的bancarotta,原指“砸碎板凳”,进而用于描述公司或个人因无法偿还债务而被迫停止运营。由此,bank(银行)与rupt(破裂、断裂)的组合,即为bankrupt的“破产、倒闭”。‌  
有意思的是,不管是破产还是倒闭,词源皆与是bank的银行有关。依照汉语的惯用词组,银行常常说“倒闭”、企业往往是“破产”。企业破产,与bank和bankrupt有关。银行倒闭,大多用failure(失败)或是collapse(崩溃、倒塌)表达。
回过头来再看,明明是“银行家”的BANKER、为什么最后要以“银行牌”向市场推介呢。

原载 rossen
2025年02月04日 00:00 青岛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银行牌与银行家》 发布于2025-2-5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